如何製作霍山黃大茶
霍山黃大茶,屬黃茶,亦稱為皖西黃大茶。中國地理標誌產品***農產品地理標誌***。產於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嶽西等地,以霍山縣大化坪、漫水河,金寨縣燕子河一帶所產的為佳。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霍山黃大茶的製作工藝,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霍山黃大茶的製作工藝
霍山縣位於安徽西部、大別山腹地、淮河一級支流淠河上游,距省城合肥120公里,105國道和商景高速南北穿境,318、209省道東西貫通,大革命時期為鄂豫皖紅色區域中心。縣域面積2043平方公里,地貌特徵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人口37萬,轄16個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25個村、17個社群,是一個集山區、庫區、革命老區為一體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其中以霍山縣佛子嶺水庫上游大化坪、漫水河及諸佛庵等地所產的黃大茶品質最佳,這裡的海拔高度在400m以上,山高雲霧多,雨量充沛,空氣溼度大,植被覆蓋率達到76%以上,土壤疏鬆,土質肥沃,PH值4.5-6左右,生態條件良好,適合茶樹生長。
霍山黃大茶是一部完整的霍山茶葉史。在2千年的歷史裡,穩固地佔領中國北方各省市場,直銷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內蒙、陝西、甘肅、甚至新疆、西藏、青海、寧夏、東北各省及外蒙、朝鮮。明清至民國時期,每年茶季,都有大批外省客商到源產地收集茶葉,並延續至今,且有外商加盟。解入後,列入國家重要管理區縣,由國家茶葉公司統購統銷。五十年代是黃大茶一統天下,年均產量800噸以上。
其中1951年達到1115噸,1966年受到黃改紅,紅改綠的衝擊,產量有所下降,1967年跌至451噸,1976年又回升到864噸。
1983年上升到979噸。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實行自由貿易,但黃大茶的市場地位未能動搖,經考核保持完整。
從九十年代起,年場量800——1000噸。全縣現有黃大茶專營戶500多家,其中形成較大規模的企業30多家,場農工商兼營,產購銷並舉,都在山東、山西、河北等開設銷售網點。
霍山黃大茶的製作方法
萎凋
可用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不論採用哪種萎凋方法,鮮葉應均勻攤放在萎凋竹簾上,厚度為15—20釐米,嫩葉要適當薄攤,老葉可適當厚攤。為使萎凋均勻,萎凋過程中要翻葉1--2次,動作要輕,避免機械損傷而引起紅變。室內萎凋,在室溫28℃的情況下,萎凋時間4—8小時。大葉青萎凋程度較輕,萎凋葉含水率春茶要求控制在65—68%,夏秋茶控制在68—70%。可見萎凋程度與青茶相當,其理化變化程度也大致相似。如果鮮葉進廠時,已呈萎凋狀態,則不必進行正式萎凋,稍經攤放,即可殺育。
殺青
是制好大葉青的重要工序,對提高大葉青的品質起著決定性作用。殺青方法可用手工或機械。現以84型雙鍋殺青機為例,當鍋溫上升到220--240℃。即投入萎凋葉8公斤左右,先透殺1--2分鐘,再悶殺1分鐘左右,透悶結合,殺青時間8—12分鐘,當葉色轉暗綠,有粘性,手捏能成團,嫩莖折而不斷,青草氣消失,略有熟香時即起錨。
揉捻
一般用中、小型揉捻機。要求條索緊實,又保持鋒苗、顯毫。揉捻程度不宜太重。以65型揉捻 機為例,投葉量約40公斤,全程揉捻時間45分鐘,第一次揉30分鐘,先不加壓揉15分鐘,再輕壓10分,鬆脆5分鐘,下機解塊;第二次揉15分鐘,先中 壓10分鐘,後鬆壓5分鐘,解塊篩分出一號茶、二號茶、三號茶,進行悶堆。
悶堆
是形成大葉青品質特點的主要工序。將揉捻葉盛於竹筐中,厚度30--40釐米左右,放在避風而較潮溼的地方,必要時上面蓋上溼布,以保持葉子溼潤,葉溫控制在35℃左右。在室溫25℃以下時,悶堆時間約4—5小時,室溫28℃以上時,3小時左右即可。悶堆適度時,葉色黃綠而顯光澤,青氣消失,發出濃郁的香氣。
乾燥
分毛火和足火。毛火溫度在110—120℃,時間12--15分鐘,烘至七八成幹,攤涼1小時左右。 足火溫度90℃左右,烘到足幹,即下烘稍攤涼,及時裝袋。毛茶含水率要求不超過6%。對於粗老的茶葉,毛火可用太陽晒到七成幹,再行足火。製成的毛茶如果大小、粗細、老嫩不勻,可適當揀剔和篩分,但加工時,力求原身長條和芽葉完整。 篩分後按標準樣級別拼配。
霍山黃大茶的地理標誌
根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規定,安徽省霍山縣茶葉產業協會申請對“三清山白茶”農產品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經過初審、專家評審和公示,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程式和條件,農業部決定於2010年12月24日准予登記。
保護範圍
霍山縣所轄的衡山鎮、大化坪鎮、太陽鄉、太平畈鄉、上土市鎮、漫水河鎮、落兒嶺鎮、諸佛庵鎮、黑石渡鎮、佛子嶺鎮、磨子潭鎮、東西溪鄉、單龍寺鄉、下符橋鎮、但家廟鎮、與兒街鎮等16個鄉鎮130個村。地理座標為東經115°52′00″~116°32′00″,北緯31°03′00″~31°33′00″。
質量控制技術
國家標準:AGI2010-09-00441。
霍山黃大茶的歷史見證
歷史依據:霍山黃大茶和霍山黃芽同根同脈,主產歷史悠久,明代許次紓《茶疏》記述:天下名山,必產靈草。大江以北,霍山縣茶生最多,名品也振於南***方***;山陝人皆用之。南方謂其能消垢膩,去積滯,亦甚寶愛。顧彼山中不善製造,就於食鐺大薪炒焙,未及出釜,業已焦枯,詎堪用哉。兼以竹造區筒乘熱便貯,雖有緣枝紫筍,輒就萎黃,僅供下食,奚堪品鬥。這篇著作記載了黃大茶的原產地,銷售市場,生產器具,貯存包裝,藥用功能等作了系統的論述,尤其是這被記載的工藝與現時黃大茶的製法,大致吻合。焦味和悶黃;正是黃大茶的本質特徵。中國茶葉泰斗陳椽在《安徽茶經》記述:黃茶產地較主闊,浙江的平陽、東陽,霍山、嶽西、金寨、六安及湖北英山出產黃大茶,臺灣也有黃茶生產,其中以霍山縣黃大茶為最著名,產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