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梨樹怎樣施肥好

  梨樹在種植的時候,肥料的使用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掌握好施肥的技術,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梨樹種植施肥技術

  一、多施有機肥,培肥改良土壤有機肥中不僅含有梨樹生長所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而且可以改良土壤的結構,增加土壤的養分緩衝能力,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改善土壤的通氣狀況,降低土壤的根系生長阻力,有利於梨樹的生長髮育。

  二、氮肥的施用氮是梨樹需要量較大的營養元素之一。氮肥每生產100千克果實約吸收0.4~0.6千克左右的氮素。氮肥的使用對梨樹的生長和發育均有很大的影響。在一定範圍內適當多施氮肥,有增加梨樹的枝葉數量,增強樹勢和提高產量的作用。但若施用氮肥過量,則會引起枝梢徒長,不僅引起坐果的營養失調,誘發缺鈣等生理病害的發生。

  在氮磷鉀三要素中,梨樹的幼樹相對需要的氮較多,其次是鉀,吸收的磷素較少,約為氮量的1/5左右。結果後,梨樹吸收氮鉀的比例與幼樹基本相似,但磷的吸收量有所增加,約為氮量的1/3左右。在施肥上應有所區別。一般梨樹在幼樹時期,依據樹體的大小,氮肥的施用量為每年畝施氮肥量以純氮計為5~10千克,進入結果期後逐步增加至15~20千克,個別需肥較多的品種可增加至25千克。

  梨樹對氮素的吸收以新梢生長期及幼果膨大期最多,其次為果實的第二個膨大期,果實採摘後吸收相對較少。因此氮肥的施用主要有三個時期,第一施肥期是萌芽後開花前追施一定量的氮肥,可提高坐果率、促進枝葉的生長,有助於提高葉果比,維持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特別是對於幼樹和樹勢較弱的結果樹追施氮肥可起到促進枝葉生長、增強樹勢的作用;一般施用量約為全年氮肥施用量的1/5。但對於樹勢較旺的果樹,一般不宜在此期追施氮肥,以防梨樹營養生長過旺,影響掛果。第二施肥期是新梢生長旺期後,果實的第二個膨大期前,適當追施氮肥並配合磷鉀肥的施用,有助於提高產量改善品質;但不要追施過早,以防枝葉的營養生長過旺,影響梨果的糖分含量及品質;此期的施肥量約為全年氮肥施用量的1/5。第三施肥期是梨果採收前及時追肥可為來年春天的萌芽和開花結果作好準備;一般此期的施用量約為全年氮肥用量的1/5。對於樹勢較弱和結果較多的梨樹,若採收後不能及時追施基肥,可適當再施用一定量的氮肥,並配施磷鉀肥,以恢復樹勢,緩和樹體的養分虧缺,為來年梨樹的生長髮育做好準備。

  三、適量施用磷鉀肥磷鉀也是梨樹需要量較大的營養元素,每生產100千克果實約需吸收0.1~0.25千克的五氧化二磷,0.4~0.6千克的氧化鉀。對結果的梨樹所做的試驗表明,配施磷鉀肥較單施氮肥的增高幅度在50%~85%。施用磷鉀肥不僅能提高梨樹的產量,還能促進根系的生長髮育,增加葉片中的光合產物向莖、根、果等部位協同運輸,同時磷肥有十分顯著的誘根作用,將磷肥適度深施可促進根系向土壤深層伸展,能顯著提高果樹的抗旱能力,減少病害的發生。

  梨樹在土壤含有效磷、鉀含量較高時,增施磷、鉀肥,往往沒有肥效,只有注意氮肥與磷、鉀肥的配合施用才能取得較好效果。

  四、合理施用硼、鋅、鐵等微量元素肥料施用硼肥能顯著降低梨樹的縮果病發生,提高坐果率,減少果肉中木栓化區域的形成。對於潛在缺硼和輕度缺硼的梨樹,可於盛花期噴施一次濃度為0.3%~0.4%的硼砂水溶液。嚴重缺硼的土壤可與萌動前每株果樹土施100~250克的硼砂,有效期可達3~5年,如再於盛花期噴施一次濃度為 0.3%~0.4%的硼砂水溶液,則效果更好。

  施用鋅肥對矯治梨樹的葉斑病和小葉病效果十分顯著,一般病枝恢復率達90%以上,可提高梨樹的坐果率,增加梨果產量,且能夠提高葉片中的氮磷鈣等的含量水平。較為有效的噴施方法是用0.2%的硫酸鋅與0.3%~0.5%的尿素混合液於發病後及時噴施,也可在春季梨樹落花後3周噴施,或發芽前用6%~8%的硫酸鋅水溶液噴施能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土壤施用硫酸鋅的效果較差,施用螯和態的鋅肥效果較好,但成本較高,一般較為經濟有效的防治仍以噴施為主。大量施用有機肥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減少缺鋅症的作用。

  七月份梨樹施肥澆水

  7月是晚熟梨果實迅速膨大期,這次追肥有助於果實膨大,提高一、二等級果實的比例,還可調節果實膨大和花芽分化對養分的競爭,減少大小年現象。肥料以氮磷鉀複合肥為好,追肥量要因樹而異,追氮肥時溝宜淺,以15-20釐米為宜,追磷鉀肥時溝要適當加深。追化肥時應撒施,以免肥料過於集中引起肥害傷根。此次追肥對結果量大的梨樹尤為重要,對產量少的旺樹可以不追或少追。

  此期葉面追肥的肥料仍以氮磷鉀複合肥為宜,生產中一般用0.5%的尿素溶液和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即將成熟採收的早酥梨,也應及時進行一次葉面追肥,以加速果實膨大,增加樹體營養積累。葉面追肥時以噴葉背為主,但兩面均要噴到,以利肥料的吸收和提高肥效。

  對定植後1-2年生的幼樹,在夏季乾旱時要及時灌水,確保水分的供應,促進幼樹生長。灌水次數及時間應根據土壤管理方式、降水量和土壤墒情而定。對3年生以上的幼樹及初結果樹夏季灌水次數一般為一次,盛果期樹灌水次數不得低於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