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豬飼養週期

  仔豬斷奶是豬隻生長過程中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疫病是造成斷奶仔豬死亡的主要原因。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保育豬的飼養要點,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保育豬的飼養要點

  仔豬斷奶是豬隻生長過程中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疫病是造成斷奶仔豬死亡的主要原因。

  加強保育豬的飼養管理可以提高整個商品豬的健康狀況,提高成活率。加強保育豬的飼養管理可提高保育豬的期末體重,進而提高出欄體重,縮短飼養週期,增加經濟效益。

  1、保育豬的生理特點

  保育豬的消化系統發育仍不完善,生理變化較快,對飼料的營養及原料組成十分敏感,因此在選擇飼料時應選用營養濃度、消化率高的原料,以適應其消化道的變化,促使仔豬快速生長,降低營養性腹瀉的發生機率。

  2、保育豬的營養需求

  保育豬的增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量的供給,仔豬日增重隨能量攝入量的增加而提高,飼料轉化效率也將得到明顯的改善;同時仔豬對蛋白質的需要也與飼料中的能量水平有關,因此能量仍應作為斷奶仔豬飼料的優先順序考慮,而不應該過分強調蛋白質的功能。

  保育豬在整個生長階段生理變化較大,各個階段生理特點不一樣,營養需求也不一樣,為了充分發揮各階段的遺傳潛能,日糧仍需高營養濃度、高適口性、高消化率,消化能3300~3400Kcal/kg,粗蛋白18.5%~19.0%,能蛋比在178~180之間適宜,賴氨酸1.22%以上,賴能比在3.6 ***g/Mkcal***左右;在原料選用上,可降低或取消乳製品和血漿蛋白的含量,增加豆粕等常規原料的用量,但仍要限制常規豆粕的大量使用,可以用去皮豆粕、膨化大豆或發酵豆粕等替代;保育仔豬後期,仔豬消化系統已日趨完備,消化能力較強,營養需求可以根據豬場實際情況有所降低,飼料應用上可以逐步跟小豬料進行切換過渡。

  3、保育豬的健康管理

  當豬圈和豬舍空出後,對所有的周圍環境及設施,包括天花板、風扇、主幹道、料槽和飲水器都要進行嚴格的清洗、消毒;並在進豬前應徹底乾燥和空欄,並在進豬前控制房間溫度。斷奶仔豬由於應激反應,使體內脂肪減少,體內的水分分佈會有所改變,對溫度變化較為敏感,所以斷奶後最初10天內的環境溫度應稍高於斷奶前的分娩小豬欄溫度,溫度過低,則仔豬表現不安,容易出現拉稀等現象。注意防止賊風,根據測試,即使15cm/分的風速也會使仔豬的實際體表感受溫度下降4℃,嚴重影響仔豬的生長。

  4、保育豬的飼養管理

  通風換氣在集約化養豬條件下,加強豬舍通風,改善豬舍的空氣質量,是日常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通常在此階段,人們往往重視保溫而忽視豬舍的通風換氣,結果造成仔豬易患呼吸道疾病,增重速度下降。轉入保育舍的仔豬,按體格大小和強弱分圈飼養,儘量使每圈的仔豬個體均勻,並把最小的豬放在房間最暖和的特別看護欄內,留下一個或更多的空欄給處於劣勢的弱小豬。對初轉入保育舍的仔豬應加強調教,訓練其養成採食、排糞、睡覺均在固定位置進行的習慣,以保持豬欄干燥、清潔、豬體衛生。在仔豬保育階段,應加強日常豬群觀察,及時掌握豬群狀態。健康正常的豬群應散開活動式睡覺,無相互擠壓,行走是步態正常,被毛光亮,當有人進入豬舍時反映出注意及警覺的神態,喂料時會積極搶食,豬尾捲起,糞便正常。 來源:中國移動農信通

  保育豬的飼養要領

>
進入保育期的子豬對環境和飼養管理措施要求都比較嚴格,生產上要注意做好4方面的工作,確保子豬成活率。

  控制環境

  儘量創造與哺乳期相似的環境,讓子豬儘快適應新的圈舍環境,也可在斷奶後將母豬趕出,子豬留在產房內,7天后再將子豬放入保育舍。保育期的子豬對溫度變化很敏感,因此,保育舍須保持合適的溫度,前期溫度為25℃~27℃,後期為20℃,一般每10天降低1℃~2℃。注意防賊風侵襲,避免人為因素造成圈舍溫度過低。保育舍過於潮溼會引發子豬多種疾病,一般舍內相對溼度以65%~75%為宜,保持適當通風,防止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對子豬健康造成危害。

  合理飲食

  供給子豬斷奶料,並在斷奶料中新增酸化劑、益生素和低聚糖以促進消化,防止拉稀。飼料更換要有10天的適應期,每天按10%的比率減少乳豬料,增加斷奶料。保育前期,可採用多餐少食的方法,每天飼餵5次~6次,每次以七八成飽為宜,14天~21天后逐漸減少採食次數,逐步過渡到自由採食。由液體乳汁過渡到固體飼料後,子豬對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子豬缺水容易吸飲尿液或汙水,引起消化道感染,因此,一定要給保育期子豬供應充足清潔的飲水。使用自動飲水器時,水頭必須設定在子豬容易找到的地方,必要時,應加以引導,讓子豬及時到水頭上飲清水。

  防止應激

  保育豬免疫力低下,保育期應激因素較多,因此,子豬對應激的反應比較強烈。為控制應激,要儘量保持原有群體不變,便於子豬產生依賴感。必須混群時,要拆多不拆少、拆強不拆弱,便於穩定子豬情緒。保育舍周圍要保持環境安靜,避免突然出現響聲。調教生活習慣要耐心逐步進行,不能抽打子豬。遇到天氣突變時,應及早做好防範,平時要細心照顧,仔細觀察,發現子豬打架要及時制止。

  控制疾病

  保育期子豬生長迅速,食慾旺盛,內臟器官負擔過重,主動免疫系統無法同步發展,斷奶後母源抗體急劇下降,機體抵抗力相對較差,容易發生多種疾病。控制疾病的主要措施是加強飼養管理,同時還要根據當地的疫情特點,及時接種疫苗,需要重點預防的傳染病主要有豬瘟、藍耳病、偽狂犬病、氣喘病、子豬副傷寒、鏈球菌病等。子豬轉入育肥舍前後各5天內,在1噸料中加氟康王400克、黃芪多糖粉或板藍根粉500克,連續飼餵10天。或在1噸料中加入利高黴素1.2千克、阿莫西林200克,連續飼餵10天,可有效預防傳染病的發生。保育末期,要及時進行藥物驅蟲。平時若發現子豬精神狀態不佳,應立即隔離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