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骨質疏鬆的方法

  骨質疏鬆系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那麼,有什麼可檢查出的方法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檢查骨質疏鬆的病因:

  病因分類

  ***一***特發性***原發性***

  幼年型、成年型、經絕期、老年性。

  ***二***繼發性

  1.內分泌性

  皮質醇增多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

  2.妊娠一哺乳。

  3.營養性

  蛋白質缺乏、維生素C、D缺乏、低鈣飲食、酒精中毒等。

  4.遺傳性

  成骨不全、染色體異常。

  5.肝臟病

  6.腎臟病

  慢性腎炎、血液透析。

  7.藥物

  皮質類固醇、抗癲痛藥、抗腫瘤藥***如甲氨蝶呤***、肝素等。

  8.廢用性

  全身性骨質疏鬆見於長期臥床、截癱、太空飛行等,區域性性的見於骨折後。Sudecks肌萎汐傷後肌萎縮***等。

  9.胃腸性

  吸收不良、胃切除。

  10.類風溼性關節炎

  11.腫瘤

  多發性骨髓瘤、轉移癌、單核細胞性白血病。Mast-Cell病等。

  12.其他原因

  吸菸、骨質減少、短暫性或遷徙性骨質疏鬆。

  :

  1、體格檢查

  周身骨痛,以脊椎、骨盆區及骨折處為主,呈持續性痛,且與骨質疏鬆程度相平行,蹬樓或體位改變時尤甚。久病下肢肌肉萎縮,脊椎壓縮性骨折,致身長縮短;胸廓畸形,肺活量減少,可影響心肺功能。

  2、實驗室檢查

  血鈣、血磷、血鹼性磷酸酶***AKP***及尿磷皆正常,血漿骨鈣素升高,尿鈣可偏高,尿羥脯氨酸可能升高。如伴有軟骨病時,血、尿生化指標可能有相應改變。

  3、X線檢查

  當X線呈現骨質疏鬆時,骨礦物質的減少已在 30%~50%以上。主要改變為皮質菲薄, 骨小樑減少、變細或稀疏萎縮,類骨質層不厚, 以脊椎和骨盆明顯,特別是胸、腰椎負重階段尤重。早期表現為骨密度減低,透明度加大,水平方向的骨小樑呈垂直的柵狀排列。後期縱行骨小樑也被吸收,抗壓能力減退,胸椎呈楔狀畸形。由於海綿疏鬆骨較緻密骨更易脫鈣,故椎體受椎間盤壓迫而形成雙面凹陷,也可見脊椎壓縮性骨折或其他部位的病理骨折。X線上有時不易與軟骨病相區別,或兩者並存。近年來,多種新技術已應用於骨質疏鬆的檢測,如中子啟用分析法測定全身體鈣,單光束骨密度儀測定前臂骨密度,雙能 X線骨密度儀測定脊柱骨密度,椎體用計算機斷層***CT***以及放射光密度計量法等。必要時施行骨活檢對於早期診斷和隨訪骨質疏鬆具有重要的意義。

  檢查骨質疏鬆的預防:

  從青少年期就加強運動、保證足夠的鈣質攝入,同時防止和積極治療各種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與營養不良、吸收不良等,防止各種性腺功能障礙性疾病和生長髮育性疾病,避免長期使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減少今後發生骨質疏鬆的風險。

  成人期鈣劑是預防骨質疏鬆的基本措施,不能單獨作為骨質疏鬆的治療藥物,僅作為基本的輔助藥物。成年後的預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儘量延緩骨量丟失的速率和程度,對絕經後婦女來說,公認的措施是及早補充雌激素或雌、孕激素合劑。二是預防骨質疏鬆患者發生骨折,避免骨折的危險因素可明顯降低骨折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