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與素質教育的關係

  目前就有不少大學將茶文化教育結合社團活動進行,使其服務於學生素質教育,為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素質提升形成良好的促進作用。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大學生或高等教育學習瞭解傳統文化的一個手段

  民族性和傳統性應是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內容的兩個突出的基本性質.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中國茶文化廉儉育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的傳統內容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自身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和審美功能,在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將發揮著特殊作用.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為適應社會對新興職業的需要,從人才市場需求的角度開發新崗位群,許多高職院校都開設茶文化或茶藝等與茶有關的課程,以擴大學生的就業面和知識面。其結果是客觀上使茶文化逐漸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自身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和審美功能對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

  茶文化與素質教育的意義

  1.有利於培養學生民主協作意識

  茶文化社團是一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參與指導的學生社團,社團成員的招募本著自願、平等的原則進行,在社團內部,社團成員之間是一種平等、合作的關係。組織者與參與者都處於同一地位,社團的組織者由社團成員民主推選,活動內容由社團成員集體協商,社團經費支出透明,在社團開展活動前,由組織者提出方案,全體成員討論修訂,民主表決,在活動過程中,也是全體社團成員相互協作,共同努力來完成。

  茶文化社團主要的活動有邀請茶文化專家、教師講座,參觀茶園,學習茶藝,走向社會進行茶藝表演及參與茶葉品牌營銷活動。在茶藝學習的過程中,奉行幫帶原則,優秀的茶藝師指導後學者,源源不斷,輸出合格的茶藝能手。在參與社會茶藝表演活動時,有的成員負責外聯、有的負責茶具的運輸、有的負責茶藝表演,形成完整的團隊運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體會到每個環節的重要性,學會尊重他人勞動,理解自己的工作在整個團隊中的分量,形成團結協作的工作意識,為今後走向社會開展工作奠定基礎。

  2.有利於學生社會能力的培養

  學生社團是高職學生與社會聯絡的橋樑,近年來,高職教學提出以市場為導向培養應用型人才,重視與加強學生社會能力的培養,社團活動的開展,無疑是這一方針的有力補充。茶文化社團面向全校招募,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甚至不同國籍的留學生均表示強烈的興趣,志同道合的社團成員聚集於一起,相互學習、工作,正確的認識自我及欣賞他人,為了共同的興趣努力工作的同時,其溝通、協作、組織的能力就得以形成。

  由於近年來茶文化在社會中頗受歡迎,社會的各項活動也會邀請社團參與。如柳州城市職業學院茶學社,就多次參與“柳州市大中專院校、技工學校茶藝技能競賽”、“柳州市名優茶評比”等活動的組織實施工作,並多次接受行業企業邀請,參與品牌宣傳、茶葉營銷等活動。並代表學院參加中外文化交流活動,學生在這些活動中,逐步接觸活動的組織、執行,並通過茶藝表演等增進自身的自信心。

  3.有利於學生組織決策能力的提升

  茶文化社團具有其它社團的共性,同樣是學生施展理想、展現才華的場所,成員間具有很深的情感性,社團也多以興趣相投和友誼為基礎,雖然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追求使成員走在一起,但整個組織仍處於不斷適應、不斷重新組合當中,因此對社團的組織者有一定的要求,社團在進行新成員招募、茶文化知識的傳授、各種外聯工作及活動的策劃、實施與評價上,均需形成規範的制度,並落實到每一個部門,學生參與活動時,在整個活動的框架下進行團隊合作與分工,學生的組織決策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4.有利於專業技能的提升

  茶葉的健康知識逐步普及,社會上很多商務會談、工作接洽都選擇在茶樓,高職專業中一些要求與人交流密切的專業,諸如市場營銷、企業管理、會展旅遊等,都要求對茶文化有一定的瞭解。這些專業的學生也會選擇與自身能力要求提升相關的社團進行輔助學習。如柳州城市職業學院茶學社的成員,主要以茶藝、酒店管理、會展服務、市場營銷、報關與國際貨運等專業的學生為主,在社團活動中,社團成員通過聽報告、講座、選修相關課程、參加各種茶文化活動獲取知識,瞭解行業的最新動態,熟知各類茶的品質特點,掌握每種茶類的沖泡技巧;並通過開展志願者服務、參觀考察、行業品牌營銷等活動,把學到的知識用於實踐,靈活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問題。同時通過參與實踐活動反思自身技能,把握重點,調整學習方向,促使知識得到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