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人物畫的特點

  不容置疑,近三十年來,中國工筆人物畫多元發展的格局已然形成。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文化的逐步開放,為畫家們拓寬眼界提供了有利條件。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寫意性的藝術觀與“以形寫神”造型原則,在繪畫中的最初落實與實踐,即是通過工筆人物畫完成的,並在漫長的藝術實踐中得以完善,使工筆人物畫的造型很早即脫離了以形寫形的束縛,既不拘泥於形物,又不特別看重視視覺物件的真實。因此,主客合一的形態即成為工筆人物畫造型的典型特徵。

  工筆人物畫的造型,雖然工整嚴謹,但人物的形態卻是既尊重客觀的相對真實性,又強調主觀意志。它利用線作為人物造型的基本骨架,不僅巧妙地解決了藝術創造與客觀物象形態的對立關係,而且利用線的變化使工筆人物畫的造型具有了很強的藝術可賞性,並在此基礎上使工筆人物畫的造型具有了兩種基本形態。

  其一為人物造型的外在形態與客觀物件相對接近,強調形成在相對寫實的基礎上傳情達意,力求塑造出的人物形態與客觀物件、畫家心境達到情感合一。利用嚴謹工整的造型,相對客觀地表現人物形貌,於平和典雅中自然地表達出精神意蘊,使客觀與主觀、外在美與內在美融而為一,成為不可分割的藝術整體。如造型相對寫實的工筆人物畫即屬此類。

  其二為強調主觀體悟,以獨抒靈性為主旨,對人物造型進行大膽誇張、概括、提煉,形隨意至,以神寫形。形的外在表象雖然與客觀物件的外型相去較遠,但卻於稚拙、天真中表達出一種造型的特有韻致。如造型誇張變形的工筆人物畫即屬此類。

  以上兩種工筆人物畫造型的基本形態,雖然從藝術審美的角度,有見仁見智的不同,但外型單純、內涵豐富卻是工筆人物畫造型的藝術特徵。

  中國畫的造型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體,而單純化的工筆人物造型,由於捨棄了繁複的變化使作者的主觀意向更加宜於與造型目的有機銜接,也更易於表現作者的藝術追求。因此,造型的內涵也就更加豐富。這是著意於光影變化與色彩表現的人物造型所無法比擬的。

  工筆人物造型的單純化主要是指外型與以線概括後的內在藝術表現而言,並不排除細節的刻畫,而且也正是由於細節刻畫所產生的豐富而微妙的變化,才使工筆人物畫的造型於簡中寓豐富,既概括簡練又十分耐看,造型特徵也愈加典型。

  工筆人物畫的形式特徵首先體現線上與色的結合上。線在色取勝的工筆人物畫中具有骨架的作用。線在工筆人物畫中,不僅體現了主觀與客觀合而為一的意象性,明確肯定地概括表現了人物的形態結構特徵和形體質感,並且具有強化內在神態特徵的功能。同時,線的使用又寄託了畫家的情愫,展現了畫家的個性與藝術修養,使意與形匯,情與物融,當線所體現出的這種獨立審美價值與色彩而為一時,則不僅極大地豐富了工筆人物畫的表現功能,而且構成了工筆人物畫獨特的形式特徵。

  白描法不僅在中國畫技法體系中具有獨立性,也是工筆人物畫賦彩畫法的基礎。自北宋江大畫家李公麟使白描法由人物畫的“粉本”中脫穎而出之後,白描在發展過程中一直是中國畫技法序列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時至今,白描法對於中國畫的學習,更具有了使學習者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樹立正確的造型觀念、提高造型能力、理解和掌握中國畫用線的組織和運用規律的重要意義。

  就工筆人物畫白描法的技法而言,掌握線的運用和組織方法則是其最基本的程式規律。

  線,作為工筆人物白描法惟一的表現語言,從結構出發,以線造型是其最基本的表現原則。但由於中國線描藝術特有的東方繪畫審美情趣,線的運用既表現了物件,又表現了自身。表現了物件是指利用線各種方式的組合排列,相對準確生動地塑造了形象;表現自身則是指線的組合排列在近千年的發展過程中,不僅形成了中國線描藝術特有的表現程式,使線具有了東方意蘊的特有美感,強化了線的形式趣味,而且使線的運用方式帶有了個性化的特質。

  程式,是藝術規律,也是對線條的組合排列藝術化的制約,它蘊含著深厚的中國文化積澱。當程式規律的運用與生活物象的特質融匯為一體時,線的運用不僅可以達到表現生活物件的目的,而且體現出了民族性的審美品格,這同時也是東西方繪畫用線方式上的明顯區別。

  工筆人物白描法的表現程式主要體現線上條的組織方法,可分為頭部、衣紋、手腳3個部分。

  筆墨、色彩與新技法運用的基本原則

  “墨非蒙養不靈,筆非生活不神”,石濤在畫語錄中已十分透徹地說明了筆墨與生活的關係,色彩與新技法的運用亦然。但同時他又認為:“能受蒙之靈而不解生活之神,是有墨無筆;能受生活之神而不變蒙養之靈,是有筆無墨也。”畫家的筆墨功力發展不平衡,其根本原因在於蒙養***技巧與修養***與生活***生活體驗***的不平衡。所以,筆墨與色彩及以及新技法的出神入化,生活與蒙養是至關重要的條件。

  生活是筆墨、色彩與新技法產生的基礎,學養是提煉與發掘其美感的前提。中國繪畫的傳統遺產是十分豐富的,但當初的創造鄧是來源於生活。師古人之跡,固然是為未來的創造所作的必要準備,但重在師古人之心。傳統的學習、筆上的功夫畢竟是一種表象,古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思維方法才是傳統的本質。

  只有面向生活,以生活作為創造的基因,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生活的積累和蒙養的勃發才會產生創造的衝動;筆墨、色彩以及新技法的產生才會是心靈的跡化;才會不同於前人,有別於他人,從而在創造中得到本質的滿足。

  自石濤提出可謂振聾發聵的“筆墨當隨時代”後,其衝擊力至今不衰。中國畫的筆墨觀,不僅僅源自生活並服從一定的主題內容,同時又是時代脈搏和作者心態,情感的直接反映。所謂“筆墨當隨時代”,不是指筆墨要與時代的政治脈搏同步。在歷史的長河中,輝煌的時代未必能產生藝術巨匠;沒落的時代也出現過藝術大師。但時代不同,人文心態、審美觀念也必定不同,因而必定導致藝術追求的不同。這種種不同於前人的藝術追求,即是因為時代的不同而奠定的富於時代特徵的藝術特色。

  傳統的筆墨與色彩運用,其藝術語言可謂發展到了極致,寫意文化的書寫成就和色助墨光的主從關係,在世界藝壇中堪稱獨樹一幟。雖然它極其典雅精湛,如何向生活深層索取,向其他畫種優化選擇、優勢互補,為中國畫的筆墨與色彩注入新鮮血液,增加新的活力,便是中國畫新技法產生的原因。而如何利用傳統筆墨與現代審美觀念的結合,創造出既不失民族特色,又富有新的形式美感和時代氣息的中國畫,則是當代畫家面臨的重要課題。

  時代的更移,藝術樣式的演變,是人的主觀創造意識的體現。因此,筆墨與色彩以及新技法的匠心獨運,是藝術創造的個性本質特徵。

  藝術創造當隨已意,其追求體現著自己的意圖,作者素質的優劣決定了筆墨與色彩運用的優劣。追隨時尚和模仿前人,都是盲目性的表現。已意來自於使之動情的生活感受,沒有生活感受的技法創造不會發之於情,自然也不會應之於手;已意來自深厚的蒙養,沒有蒙養不可能完成對生活感受的提煉乃至昇華;已意來自於情感,自身的氣質、心態、個性等主觀因素決定了藝術創造手法的種種變化。

  已意可以說是中國畫種種技法的承革演進和運用發生轉機的重要因素。早在宋代,蘇軾就已提出“畫適吾意”“施為巧贍“的藝術觀點,因為通過已意強化意念,是擺脫繁雜、完成昇華的過渡,凝重老辣還是清麗娟秀因人而異,不必過分強求。以自己情感的眼睛去觀察生活,去感悟妙境,才有可能使中國畫的筆墨技法達到意超物表,墨妙天下的至境。

  當代

  一、寫實性

  傳統的工筆人物畫大都突出繪畫的“寫意性”,用簡練、概括的筆墨描繪物象的意態神韻,強調將客觀物象與自我的審美情趣、思想觀點相融合,最終達到託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藝術境界。隨著西方繪畫藝術流傳入我國,西方的繪畫風格對工筆人物畫的發展也起到一定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西方寫實繪畫。寫實繪畫的造型藝術以寫真為主要特徵,這與工筆人物畫造型“以形寫神”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補充。

  當代工筆人物畫的主要特徵之一是“寫實性”。當代工筆人物畫家受到的美術教育,或多或少都涉及西方寫實主義所凸顯的造型觀和色彩觀,這就使得當代工筆人物畫家在審美態度、創作觀念、表現手法上發生變化,寫實性具有了可能。當代工筆人物畫的許多技法相比傳統形式更注重造型的真實感和形式技巧上如光、色彩、質地、空間透視等的運用。由此可見,當代工筆人物畫在造型原則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傳統工筆人物畫“以形寫神”、“隨類賦彩”的特徵向追求寫實與意向相結合的特徵轉變。

  對於當代工筆人物畫沒有完全延續傳統工筆人物畫,而是將西方的藝術元素融入其中,我們應當正確的看待這個問題。工筆人物畫的發展不能把自身侷限於一個範圍之內,,應該提倡創新、積極學習外來文化,經過長期的融合,最終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藝術形式。

  二、題材多樣性

  由於宗教、文化、政治等的影響,古代的工筆人物畫題材較為單一。題材大致可分為仙佛羅漢、帝王君傑、宿世人物、高逸雅士、絢羅仕女、市井雜流、婦孺嬰戲等等。進入到現代之後,隨著文化的發展、政治制度的變化,當代工筆人物畫在題材上趨於多樣化,涵蓋了現實社會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更多的描繪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日常生活。如可愛的兒童、慈祥的老人、樸實的農民、勤勞的工人等,都成為了當代畫家的繪畫物件。此外,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逐步轉變,人體藝術才成為中國工筆人物畫的繪畫題材。工筆人物畫家才利用毛筆、宣紙等工具來描繪具有東方內涵和魅力的人體之美。值得一提的是,當代工筆人物畫注重將繪畫題材和感情表達相結合,通過畫作來表達畫家的個性和精神內涵。

  三、選題的典型性

  藝術形象的塑造需要具有典型性,只有這樣畫家才能很好的實現創作意圖。當代工筆人物畫家通過對生活的認真觀察,憑藉獨特的生活經驗和文化修養,建構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和精神世界,將生活的各個方面描繪得淋漓盡致。而每個畫家藝術化語言的確立與選擇的題材有著緊密的聯絡。即使畫家選擇的繪畫題材相似,也因為每個畫家的觀察角度、審美追求、創作方法的不同,表現出個性化色彩。因此,當代工筆人物畫家始終追求繪畫題材的典型性。

  工筆人物畫的繪畫題材雖然只能是人物畫,但畫家卻不斷追求這一題材的典型性。從古至今,表現女性之美便是歷代工筆人物畫的主要題材,如漢代的帛畫、魏晉時敦煌石窟的壁畫、隋唐的宮廷仕女圖等。這些不同時代的作品都是對女性之美的不同詮釋。在今天,女性題材仍然是眾多工筆人物畫家的主要表現內容。

  當代工筆人物畫家不斷探索新的創作思維角度,將自己對生活的感受融入作品之中,努力擴充套件題材範圍。通過挖掘素材中的審美價值,把當代工筆人物畫的發展帶到一個新的高度。

  四、技法、用料的創新

  當代工筆人物畫要繼續發展就必須進行創新。工筆人物畫家已經認識到了創新的重要性,他們不斷探索,從技法、用料等方面創新,嘗試將西方繪畫藝術元素融入工筆人物畫當中,抒發自己的情感,為畫作灌入新的血液,讓工筆人物畫呈現出豐富的表現手法和審美趨向。

1.工筆人物畫畫法

2.何家英的工筆人物畫的特色

3.古代人物畫特點

4.工筆人物畫欣賞

5.陳子工筆人物畫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