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笛子技巧技巧

  吹奏笛子一定要一步一步地由淺入深,由易漸難地進行,不能急於求成。下面小編整理了吹笛子技巧,供你閱讀參考。

  吹笛子技巧:包吹法的練習步驟

  第一步:練前準備

  首先準備的是選好的笛子,一般來講選用E、D、C調***三孔為“1”***笛子為好,而且最好是有調節頭的雙節笛,吹奏時先把吹孔和音孔兩節轉動一下,使吹孔與音孔膜孔不要成一條直線***同哨吹法那樣成為一條直線,雖也可以吹奏,但手指按孔有些彆扭,所以不如轉動一下好***,要把吹孔向內側轉動與膜孔音孔約成20度的斜度,使雙脣包起來方便自然,使手指保持原吹笛姿態不變,如同吹巴烏那樣。

  用傳統的六孔笛吹奏,為了使包吹的音域增寬,可自己動手在第六孔上方適當處***準確位置應按音高的要求和個人持笛的習慣而測定***,增開一個附加孔,如果自己製作笛子***也可以定製***可將兩個後出音孔***又稱穿繩孔***去掉,在適當處改開一個附加孔***即增加笛子本調的一個4音***,這樣不但增加了一個音***包吹的本調是低音5***,而且使用起來也很方便。開始練習先要注意找到正確的口形,注意在雙脣將要包住吹孔的那一瞬間,嘴巴不宜張開的過大,不宜緊張,要自然鬆弛,要微微地把嘴張開似微笑狀,輕輕地包住吹孔。雙脣外側邊沿要把吹孔包完,但所包的面積不可過大,要儘量少佔一點面積,以外面看不見吹孔為宜。雙脣的內側邊沿要微微接攏,注意不可用力緊閉。氣息的流動衝擊,使雙脣之間形成一個自然的風門,氣流的衝擊***口風***使雙脣微微有麻感地振動,進而振動笛子發出所需的聲音來。

  第二步:練習發音

  練習發音時特別注意要平心靜氣,不可性急,也不可埋頭苦幹,要開動腦子,邊體會,邊摸索,邊吹奏。練習第三孔的發音***此音比較容易發出***。先不要顧忌音準,要爭取儘快使之發出音來。第三孔的音能發出來了再去發第四孔,第一孔,第二孔這幾個音。只要吹響了第一個音,後邊的音就能較容易地吹出來了。

  吹響了一個音,再往下吹別的音時,可採用連線吹奏法練習,就是說音與音之間***一個音孔轉向另一個音孔***不要換氣,不要停頓,不要改變和重新確定口形和調整風門。在正吹奏著的這個音不斷延響之時,在口形、風門、丹田控制等一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只把手指開放或按閉,這樣就比較容易發出各孔的音來,而且還能很自然地、慢慢地找到和掌握每個音在高低不同變化時,隨之而來的口形、風門、嘴勁,丹田控制的鬆、緊、緩、急、大、小、軟、硬等各方面的微妙變化。

  用包吹法最難吹奏的音是最高和最低的兩極音,吹奏兩極音的口形、風門和丹田控制的力度相互差別比較大,所以從吹高音突然跳轉到低音,或者由吹低音猛然跳轉到高音,就較為困難,因此在練習發音的過程中,當依次能吹出各音後,就應進行三度、四度、五度直到八度的跳轉發音練習。這樣由易漸難,由淺入深,步步練下去收效一定會很快。

  第三步:平吹練習

  當第二步練習基本達到要求時,即可進行平吹練習。平吹,就是不附加任何技巧的曲調練習,這一步除了吹奏一些練習曲外,還可以選一些音域在一個八度之內的民歌小調進行練習。平吹練習的主要目的是,使風門、口風、嘴勁隨著曲調的高、低、長、短、強、弱、快、慢的不斷變化而自如地變化,使發音更加鞏固,手指更為靈活。

  平吹是包吹法的基本功,一定要紮紮實實地練,要求發音準確,音色純淨、優美、明亮、節奏穩定和強弱的控制自如,在音符與音符、樂句與樂句之間的銜接轉化時要自然連貫,不能斷斷續續,不能虎頭蛇尾,開始很強很硬,結尾卻空虛無力。每個音發出時,要防止舌頭硬吐和氣息的猛衝,使發出的音呆滯難聽。

  第四步:吐奏練習

  平吹練習能自如地、毫無顧忌地、準確地吹奏曲調時,即可進行吐奏練習。吐奏練習要先從單吐練習開始,然後進行雙吐、三吐的練習。

  包吹的吐奏方法與哨吹的吐奏基本一樣。理論上講,凡是笛子上能運用的吐奏技巧,在包吹法中也同樣可以應用。不過這裡要說明一點的是:包吹法的吐奏應多用“內吐”***“齊”的發音***,因為吐奏在哨吹法中的使用,吐的效果結實、乾淨、有力、而且富有彈性,但用在包吹法中雖然也可以使用,但效果太剛硬、太死板,所以包吹法中應多用內吐。

  吹笛子技巧:練習注意事項

  練習時要特別注意:

  ***一***、事可挺肚、弓背和仰起脖子吹奏。

  ***二***、要用胸腹聯合呼吸法。

  ***三***、不可拚命使勁地蠻吹猛練,要注意摸索,體會巧練。

  ***四***、口腔、喉頭要放鬆,不可緊張,要使氣息通暢。不能漲脖子和喉頭髮出聲來

  ***五***、注意運用正確的吹笛姿勢,千萬不可躺臥,東歪丁斜和翹起二郎腿。

  ***六***、要集中精力,不可吹著笛子,而心卻另有所思。因為這樣最易不知不覺地產生許多毛病,久而久之成為惡習,改之困難。

  ***七***、不可遇難而退,喪失信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