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知恩圖報

  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之前,首先要懂得感受愛,只有感受到他人給自己的愛,才會懂得怎樣去愛別人,去回饋他人之愛,擁有感恩之心。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的方法

  1·走在乾淨的馬路上,家長可以將清潔工人無論嚴實酷暑天不亮就要推著清潔車掃地的事講給孩子聽,讓孩子對清潔工人心存感激;當孩子捧著白花花的米飯時,要告訴孩子農民伯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勞作,讓孩子對農民心存感激。

  2·要讓孩子認識到別人為他付出的一切並非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無論是父母撫養他們,老師教給他們知識,朋友給予他們友情,還是其他人給予的幫助,這一切都是“恩情”

  3·在“知恩”之後,即認識到從親人,從他人,從社會那裡得到多少恩惠,當以更大的誠意和實際行動給予回報,而這樣回報不僅僅是物質上的,還包括情感方面的回報,哪怕是一聲簡單的道謝,要讓孩子長大並非報大恩大德的打舉動才叫報恩,對父母的點滴孝行,對他人看似微不足道的關心,也是一種報恩。

  4·父母要讓孩子明白這一點,就要言傳身教像春雨潤物一樣,浸透到孩子的心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生活中父母的言行舉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比空洞的說教更有效,這種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夫妻之間的關係對孩子也有較大的影響,所以即使是夫妻之間,也要表達對彼此的謝意。

  5·家長要結合生活中的點滴事情,讓孩子體會到自己是“被關心,被愛護,被幫助”的。形成孩子積極的情感,家長要讓孩子明白,爸爸媽媽不是保姆,書童,隨從,爸爸媽媽也有自己的工作和任務,為你做了很多事情,犧牲了自己休息的時間,你應該懂得感謝。

  6·此外還要重視孩子的情感體驗,並給予孩子表達的機會,現在的孩子可以說是很開放,他們可以大方的與班上的同學開玩笑說“喜歡你”之類的話,卻不會對自己的父母或長輩說,覺得“說不出口”,我認為原因在於兩方面,一是家庭中沒有這樣的習慣和氛圍,家長自己從不在孩子或自己父母面前表達自己的情感;二是孩子沒有意識到自己得到了大家的關心和愛護,應該要感謝。所以,家長適時的引導和榜樣作用至關重要。

  7·一個人,一件事或一個現象,甚至是大自然的某種美麗景象……這些都是感恩的物件。讓孩子從單純的感謝開始到懂得“感受到別人的關心,牽掛並能給予迴應”也是感恩和責任心的表現。家長自己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必然會影響孩子,讓孩子從小學會感謝父母,感謝朋友,感謝社會......

  教孩子學會知恩圖報的故事:鸚鵡救火

  有一隻鸚鵡,離開家去看外面更廣闊的世界。飛了幾天,它又累又餓地來到了一座山林,打算暫時在這裡安身。一隻小松鼠看到了這隻來自異鄉的鸚鵡,馬上蹦蹦跳跳地跑遍了整個山林,把這個訊息告訴給所有的動物:“快去看哪,來客人了,來客人了!”動物們為鸚鵡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鳥兒們唱起動聽的歌,小鹿們翩翩起舞,小猴們為鸚鵡採來了好多好多美味的漿果,讓它吃了個飽。鸚鵡面對這一切,十分感動。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所有的飛禽走獸都待鸚鵡特別好,鸚鵡也儘自己的能力為大家做事,大家都很喜歡它。

  雖然生活得很快樂,但是時間一長,鸚鵡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來。於是它向大家告別說:“這麼多天來,大家對我的照顧,使我非常感激,但我必須回家去了,希望你們多多保重。”動物們依依不捨地把鸚鵡送了一程又一程,還是不得不兩下分手了。

  過了些日子,不幸的事情發生了。這座山林忽然起了大火。這場火燒得可厲害了,烈焰滾滾,映紅了半邊天,百里之外都看得見。山林中的動物們無處逃竄,死傷無數,情況讓人慘不忍睹。

  鸚鵡遠遠地望見了這邊的大火,心中暗叫“不好”,它不辭勞苦地日夜趕路,趕到了著火的山林邊。它一次次地飛到附近的河邊,將羽毛在水中沾溼,然後把水灑向山林。也不知這樣來來回回飛了多少趟,鸚鵡累得頭昏眼花,幾次險些被熱浪吞沒,身上的羽毛也被燒焦了,但是火勢一點也沒有減弱,反而越燒越旺。鸚鵡毫不氣餒,還是不斷地灑著水。

  天上的天神看見了,就對鸚鵡說:“你也太自不量力了,憑你用羽毛灑的那一點水,是根本撲滅不了山火的,你這是何必呢,搞不好還會把自己的性命都搭進去!”

  鸚鵡回答說:“我知道也許幫不了什麼忙,可是我曾經寄住在那裡,那裡所有的動物都非常善良,待我非常好。無論如何,我一定要為它們竭盡全力,決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們活活被燒死!”

  天神聽了這番話,很受感動,立即撲滅了山林大火,鸚鵡的朋友們終於得救了。

  鸚鵡的這一行為確實很值得我們學習。重感情、講信義、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朋友、親人遇到危險或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不遺餘力地伸出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