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曲春江花月夜賞析及歌曲視訊
《春江花月夜》是中國古典民樂的代表作之一,歌曲意境深遠,樂音悠長。下面就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春江花月夜》樂曲賞析的相關內容吧!
《春江花月夜》樂曲賞析
《春江花月夜》是中國古典音樂名曲中的名曲,是中國古典音樂經典中的經典。這是一首典雅優美的抒情樂曲,它宛如一幅山水畫卷,把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在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盪漾,花影在西岸輕輕搖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現在我們眼前。樂曲通過委婉質樸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奏,巧妙細膩的配器,絲絲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盡情讚頌江南水鄉的風姿異態。
全曲就象一幅工筆精細、色彩柔和、清麗淡雅的山水長卷,引人入勝。此曲擴充套件為10段,分別為:一、夕陽簫鼓;二、花蕊散迴風;三、關山臨卻月;四、臨水斜陽;五、楓荻秋聲;六、巫峽千尋;七、簫聲紅樹裡;八、臨江晚眺;九、漁舟唱晚;十、夕陽影裡一歸舟。各分段標題是:迴風、卻月、臨水、登山、嘯嚷、晚眺、歸舟。
《春江花月夜》意境優美,樂曲結構嚴密,旋律古樸、典雅,節奏比較平穩、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現了深遠的意境,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此曲音樂的主題旋律儘管有多種變化,新的因素層出不窮,但每一段的結尾都採用同一樂句出現.聽起來十分和諧。在漢族民間音樂中,這種手法叫“換頭合尾”,能從各個不同角度揭示樂曲的意境,深化音樂表現的內容。《春江花月夜》構思非常巧妙,隨著音樂主題的不斷變化和發展,樂曲所描繪的意境也逐漸地變換,時而幽靜,時而熱烈,實現了大自然景色的變幻無窮。
第一段“江樓鐘鼓”描繪出夕陽映江面,薰風拂漣漪的景色。然後,樂隊齊奏出優美如歌的主題,樂句間同音相連,委婉平靜;大鼓輕聲滾奏,意境深遠。第二、三段,表現了“月上東山”和“風回曲水”的意境。接著如見江風習習,花草搖曳,水中倒影,層迭恍惚。進入第五段“水深雲際”,那種“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的壯闊景色油然而生。樂隊齊奏,速度加快,猶如白帆點點,遙聞漁歌,由遠而近,逐歌四起的畫面。第七段,琵琶用掃輪彈奏,恰似漁舟破水,掀起波濤拍岸的動態。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欸乃歸舟”,旋律由慢而快,由弱而強,激動人心。表現歸舟破水,浪花飛濺,櫓聲“欸乃”,由遠而近的意境,達到了情緒的頂峰。隨後音樂在快速中戛然而止,又回覆到平靜、輕柔的意境之中,然後便轉入尾聲。尾聲的音樂是那樣飄渺、悠長,好像輕舟在遠處的江面漸漸消失,春江的夜空幽靜而安詳,全曲在悠揚徐緩的旋律中結束,使人沉湎在這迷人的詩畫意境中……
《春江花月夜》樂曲簡介
這首琵琶曲的曲譜最早見於鞠士林***約1736年—1820年***所傳《閒敘幽音》琵琶譜***現今所見者,是其弟子1860年的傳抄本***,以及1819年《南北二派祕本琵琶譜真傳》,還有1842年江蘇松江張兼山的手抄本《檀槽集》琵琶譜、1875年吳畹卿的手抄本、1898年《陳子敬琵琶譜抄本》、1929年《養正軒琵琶譜》等。
《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樂曲以鼓聲、簫聲起始,主題富於江南水鄉情調,其後各段運用擴充套件、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和水波聲、槳櫓聲等擬聲樂匯以豐富樂思。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於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
《春江花月夜》樂曲有關發展
該曲先後被黎英海改編為鋼琴曲,劉莊改編為森管五重奏,陳培勳改編為交響音畫。全曲為民族器樂中最常見的多段體結構。
中國古典吉它演奏家殷飈將此曲改為吉它獨奏曲《潯陽夜月》,在1988年廣東、香港、澳門舉辦的吉它大賽中獲古典吉它冠軍。而黎海英則將它改編成鋼琴獨奏曲,劉莊將此曲改編為森管五重奏,陳培勳則改編其為交響音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