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賞析

  《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詩人張若虛所作。詩人張若虛遺留下來的詩僅兩首,《春江花月夜》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春江花月夜原文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詩人張若虛所作。詩人張若虛遺留下來的詩僅兩首,《春江花月夜》就是其中之一。張若虛所創作的《春江花月夜》以其詩歌意境美被廣大文人學士所喜愛和傳誦,因而得以流傳千古。詩人張若虛以其“一篇《春江花月夜》,就奠定了他在唐詩使上的大家地位”。

  《春江花月夜》的體裁是長篇歌行體,採用的是樂府舊題。此詩雖為舊題,但作者用其獨特的才情和創造力使舊題化腐朽為神奇,讓舊題產生了新內容,新意境,創造出了“將畫意,詩情與對宇宙奧祕和人生哲理的體察融為一體,創造出了情景交融、玲瓏透徹的詩境” 從詩歌《春江花月夜》題來賞析。該詩的題目就開門見山的給出“春”“江”“花”“月”“夜”五種物象組合成的畫面。且這五種物象組合在一起非常和諧自然,沒有帶一點凡塵,無任何雕飾。如果能身臨其境會感覺這是一幅動靜結合的畫面,“花”“月”都是靜景,而只有江是動景,因而《春江花月夜》這題給人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生動的畫面。該題首先給人以誘發和開拓了審美想象空間。

  詩人在詩的開頭寫到“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豔豔水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婉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的景色,也即是詩人先從春江月夜的寧靜美景入筆。這幾句詩歌與題《春江花月夜》相呼應。詩中“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則與題中的“春江”與“月夜”相照應,而“江流婉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散。”中的“花林”則與題中的“花”相照應。前四句詩作者不僅入了題,還寫出了在月色中,煙波浩渺而透明的春江與海水連成一體,伴隨著海潮的上漲,月亮也在水天相接的地平線徐徐升起的壯觀場面,月光靜靜地瀉在海面與江面,隨著海浪蕩起水波,水波著成同心圓一圈圈的盪漾開去,水波和月光結合則江面於海面是波光粼粼。因此詩人寫出月光下春江的遠景,展示出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而後一句“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則寫出了天與地的空曠與遼闊,而且還寫出了月亮的完美無瑕與夜晚的寧靜和諧的自然風光。作者寫景的詩句一塵不染,超凡脫俗,彷彿把人帶入了夢幻般的仙境。詩句營造出了無限的意境。

  詩人在感受這美景的同時,詩人也不乏對人生和宇宙進行思考一番。因此,詩人因景生情,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詩人用設問的形式來表達他時間和宇宙的思考。詩人通過自己的人生經歷,與長時間觀察、體悟、總結後,詩人發出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詩人面對光陰如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則表現出一種迷茫,還帶有一絲感傷。我的體會是詩人想到“春江”“花林”“皎皎明月”的美景,再聯想到隨著光陰流逝自己會慢慢變老,總有那麼一天再也無法見到人士如此之美景。

  “白雲”四句總寫在月夜中思婦與遊子的兩地思念之情。“白雲”、“青楓浦”託物寓情。白雲飄忽,象徵“扁舟子”的行蹤不定。“青楓浦”為地名,但“楓”“浦”在詩中又常用為感別的景物、處所。“誰家”“何處”二句互文見義,因不止一家、一處有離愁別恨,詩人才提出這樣的設問,一種相思,牽出兩地離愁,一往一復,詩情盪漾,曲折有致。

  接下“可憐”八句承“何處”句,寫思婦對離人的懷念。然而詩人不直說思婦的悲和淚,而是用“月”來烘托她的懷念之情,悲淚自出。詩篇把“月”擬人化,“徘徊”二字極其傳神:一是浮雲遊動,故光影明滅不定;二是月光懷著對思婦的憐憫之情,在樓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婦作伴,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輝灑在妝鏡臺上、玉戶簾上、搗衣砧上。豈料思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趕走這惱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還來”,真誠地依戀著她。這裡“卷”和“拂”兩個痴情的動作,生動地表現出思婦內心的愁悵和迷惘。共望月光而無法相知,只好依託明月遙寄相思之情。“鴻雁長飛光不度”,也暗含魚雁不能傳信之意。

  最後八句寫遊子,詩人用落花、流水、殘月來烘托他的思歸之情。“扁舟子”連做夢也念念歸家——花落幽潭,春光將老,人還遠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遊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襯托出他悽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霧隱遮了落月;碣石、瀟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麼遙遠。“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無限路”也就無限地加深了他的鄉思。他思忖:在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幾人能乘月歸回自己的家鄉。他那無著無落的離情,伴著殘月之光,灑滿在江邊的樹林之上。

  這首《春江花月夜》前面的詩句寫景與後面詩句抒情相結合,從而使整首詩呈現出一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意境美。詩人由寫美景到經過自己的思考,聯想到是空的無限,生命的無限,最後再想到個體的生命是有限的,通過這樣對比,詩人的詩句使我體會到人生苦短,一個人與整個人類的歷史和整個宇宙相比人顯得是那麼渺小,是那麼的微不足道。詩人由寫景升化到抒情,寫人生哲理,則使詩的意境更加深遠,耐人尋味,給讀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間,使讀者也隨著詩人一起思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