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藥物毒副作用

  大家都知道對抗癌症的其中一種治療方法就是化療,那大家都知道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臨床使用的抗腫瘤化學治療藥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有些嚴重的毒副反應是限制藥物劑量或使用的直接原因。它們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又殺傷正常組織的細胞,尤其是殺傷人體中生長髮育旺盛的血液、淋巴組織細胞等。,而這些細胞與組織是人體重要的免疫防禦系統,破壞了人體的免疫系統,癌症就可能迅速發展,造成嚴重後果。化療的毒副反應分近毒性反應和遠期毒性反應兩種。毒性反應又分為區域性反應***如區域性組織壞死、栓塞性靜脈炎等***和全身性反應***包括消化道、造血系統、免疫系統、面板和粘膜反應、神經系統、肝功能損害、心臟反應、肺毒性反應、腎功能障礙及其他反應等***。遠期毒性反應主要是生殖功能障礙及致癌作用、致畸作用等。此外,化療由於其毒副作用,有時還可出現併發症,常見的有感染、出血、穿孔、尿酸結晶等。

  區域性反應

  一些刺激性較強的化療藥物當靜脈注射時可引起嚴重的區域性反應。

  A.靜脈炎:表現為所用靜脈部位疼痛、發紅,有時可見靜脈栓塞和沿靜脈面板色素沉著等。

  B.區域性組織壞死:當刺激性強的藥物漏入皮下時可造成區域性組織化學性炎症,紅腫疼痛甚至組織壞死和潰瘍,經久不愈。

  骨髓抑制

  大多數化療藥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而骨髓抑制又常為抗腫瘤藥物的劑量限制性毒性。骨髓抑制在早期可表現為白細胞尤其是粒細胞減少,嚴重時血小板、紅細胞、血紅蛋白均可降低,不同的藥物對骨饋作用的強弱、快慢和長短不同,所以反應程度也不同,同時患者還可有疲乏無力、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發熱、出血等表現。

  胃腸毒性

  大多數化療藥物可引起胃腸道反應,表現為口乾、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有時可出現口腔粘膜炎或潰瘍。便祕、麻痺性腸梗阻、腹瀉、胃腸出血及腹痛也可見到。

  免疫抑制

  化療藥物一般多是免疫抑制藥,對機體的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機體免疫系統在消滅體內殘存腫瘤細胞上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當免疫功能低下時,腫瘤不易被控制,反而加快復發或轉移程序。

  腎毒性

  部分化療藥物可引起腎臟損傷,主要表現為腎小管上皮細胞急性壞死、變性、間質水腫、腎小管擴張,嚴重時出現腎功衰竭。患者可出現腰痛;血尿、水腫、小便化驗異常等。

  肝損傷

  化療藥物引起的肝臟反應可以是急性而短暫的肝損害,包括壞死、炎症,也可以由於長期用藥。引起肝慢性損傷,如纖維化、脂肪性變、肉芽腫形成、嗜酸粒細胞浸潤等。臨床可表現為肝功能檢查異常、肝區疼痛、肝腫大、黃疽等。

  心臟毒性

  臨床可表現為心率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綜合徵***病人表現為無力、活動性呼吸困難,發作性夜間呼吸困難,心力衰竭時可有脈快、呼吸快、肝大、心臟擴大、肺水腫、浮腫和胸水等***,心電圖出現異常。

  肺毒性

  少數化療藥物可引起肺毒性,表現為肺間質性炎症和肺纖維化。臨床可表現為發熱、乾咳、氣急,多急性起病,伴有粒細胞增多。

  神經毒性

  部分化療藥物可引起周圍神經炎,表現為指***趾***麻木、腱反射消失,感覺異常,有時還可發生便祕或麻痺性腸梗阻。有些藥物可產生中樞神經毒性,主要表現為感覺異常、振動感減弱、肢體麻木、刺痛、步態失調、共濟失調、嗜睡、精神異常等。

  脫髮

  有些化療藥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脫髮,一般只說脫頭髮,有時其他毛髮也可受影響,這是化療藥物損傷毛囊的結果。脫髮的程度通常與藥物的濃度和劑量有關。

  其他

  如聽力減退、皮疹、面部或面板潮紅、指甲變形、骨質疏鬆、膀胱及尿道刺激症、不育症、閉經、性功能障礙、男性乳腺增大等也可由部分化療藥物引起。

  化療藥物選擇原則

  首先,要根據病人的病理診斷和分期。不同病理細胞型別對化療藥的敏感性不同,不同的病理分期決定了不同的治療目的,顯然應選擇不同的藥物和劑量;

  第二,根據腫瘤細胞的分裂週期,因為化療藥主要分成二類,一類叫細胞週期性特異***物,一類叫細胞週期非特異***物。這兩類藥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把這兩類藥進行有機的組合,則作用的效果增強,能對不同週期時段的細胞起最大的殺傷效果;

  第三,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選擇化療藥物;

  第四,在化療藥物中加入適當的化療增敏藥物和預防化療副作用的藥物,如止吐藥、抗過敏藥;

  第五,化療方案的選擇同時需考慮病人的經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