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雜劇和南戲的區別

  元代和前代文學相比,元代文學中最突出的成就在戲曲方面,後人常把“元曲”和“唐詩”、“宋詞”並稱。詩、詞、散文等文學樣式則相對衰微。你知道北雜劇與南戲的區別嗎?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歡。

  中國文學發展到元代,由於政治上、經濟上和文化上以及文學本身的種種原因,傳統的詩詞古文創作侷限於少數文人的範圍,新起來的戲曲小說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愛好,流行南北。詩詞古文的語言風格一味模唐仿宋,有人還甚至標榜學習周秦漢魏,脫離廣大人民群眾,曲高和寡,與那語言淺近通俗的戲曲、小說相比較就不易的人們接受。戲曲、小說的題材大都取自人民群眾所關心和熟悉的生活,同時由於作者多數出身於社會中下層,他們看問題,談人論事,也都和人民群眾好惡接近,所以戲曲小說,特別是雜劇成了元代趺學創作中最受歡迎的劇藝。前人把它和唐詩、宋詞並稱,作為一個朝代文學藝術的代表,許多作家也享受很高的榮譽。

  作為元代文學上的兩朵奇葩,雜劇和南戲代表了元代文學發展的主流。然而作為戲劇的這兩種形式卻有異同之處。

  二者之異

  1、 產生的地點不同。元雜劇以元大都為中心,包括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而南戲則產生於浙江永嘉***溫州***一帶,所以南戲又被稱為“永嘉雜劇”南戲圈以杭州為中心,包括溫州、揚州、江西、福建等東南地區。

  2、 劇本結構不同。雜劇一般由四折一楔子組成一個劇本,雜劇的題目證明放於劇本末,一般用來作劇名;南戲的劇本由若干“出”組成,“出”數不作規定。南戲的題目證明放在劇本開頭,一般由四句七言詩來作。

  3、 扮演角色不同。雜劇一般由“末、旦、淨”三類組成;而南戲則由“生、旦、淨、末、醜”等各類組成。

  4、 演唱形式不同。雜劇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來唱,而且只能有一個人唱,一唱到底。雜劇當中,如果是由正末演唱的則叫“末本”,如果是由正旦演唱的則叫“旦本”;南戲的演唱多種多樣,既有獨唱、又可對唱、輪唱、合唱等,不似雜劇一唱到底。

  5、 宮調上的不同。雜劇的每一折只能有一個宮調,並且每折的宮調不能重複。南戲則不作規定。

  6、 表現的題材不同。北方戲劇圈的劇作,較多水滸故事、公案故事、歷史傳說等為題材,例如:關漢卿的《竇娥冤》、《單刀會》等。南戲則注重表現愛情婚姻、家庭倫理等社會問題,例如鄭光祖的《倩女離魂》、喬吉的《兩世姻緣》、《金錢記》等。

  7、 音樂曲風上的不同。雜劇在音樂曲風上表現得高亢,激昂;南戲則表現得纏綿,溫婉、淒涼。這與雜劇和南戲產生和發展的地域環境、人文環境有關。

  二者之同

  雜劇和南戲皆有完整的故事情節,都是在戲劇衝突中刻畫人物形象。劇本的唱詞,則更多表現人物在特定場景中的思想情緒,甚至是透露作者的心聲,具有強烈的抒情性。雜劇和南戲都是綜合性極強的藝術。

  雜劇是一種綜合性的戲曲,興起於唐末.元雜劇的結構,一般由四個不同宮調的四個套曲聯成***或叫四折,每折一個套曲***.不過為了劇情的需要也可以由五個不同宮調的套曲聯成***五折***.還可以在第一個套曲前與末一個套曲後,或在各個套曲之間新增一個"楔子".形成了北方以大都與汴梁為中心的"小冀州調"與"中州調"這兩大聲腔系統."楔子"常用一個只曲組成,但有時也可以再加一個"麼篇"***同一曲調的變體***;或者用二、三個不同的只曲,甚至也可用一個完整的套曲.元雜劇的每個套曲,全由同一宮調的曲牌聯成,所用的曲牌,多少不定,最多的如《魔合羅》雜劇曾用到廿六個,最少的如《追韓相》雜劇只用了三個.但是各個宮調的曲牌之間,已經形成了一些較常用、較固定的聯綴形式.元雜劇的唱法,多半由一個角色***旦或末***主唱全劇,其他角色或唱楔子,或者說白.不過也有例外. 元雜劇的伴奏樂器,以笛、鼓,板為主.有時也加用笙、琵琶、三絃、鑼等樂器.可見這種樂隊是由鼓板樂隊吸收其他樂器組合而成的.可見這種樂隊是由鼓板樂隊吸收其他樂器組合而成的.

  南戲是北宋宣和年間***1119—1125年***在浙東永嘉***今溫州***一帶的民歌、曲子的基礎上發展成的一種民間戲曲,又稱"永嘉雜劇"或"戲文",後來它又進一步吸收了唱賺、諸宮調及雜劇的新滋養,到南宋紹熙年間***1190—1194年***,它在杭州已風行一時,宋末又傳到蘇州一帶.南戲與元雜劇不同,其音樂由五聲音階構成,風格比較流利婉轉,與用七聲音階風格比較剛勁的雜劇***北曲***大異其趣.其劇本可長可短,所用的只曲與套曲也可多可少,不受一折一個宮調的限制,而可隨時轉換宮調.其套曲的形式則以纏令為最常用,而且各曲之間已經形成了一些有定的方式,此外,還運用了"前腔換頭"、"集曲"、"南北合套"等形式.纏令一般可分為有"賺"與無"賺"的兩類."前腔換頭"的"前腔",是指前一曲調的變體,也就是雜劇的"麼篇"."換頭",是指每個變體開頭第一句總要換用不同的曲調."南北合套",是南戲吸收北方雜劇的曲牌所創造的新形式.南戲的演唱方式,極其多樣化,可以有獨唱、對唱、輪唱、合唱等.而且登場的各個角色全能歌唱,每個套曲也不限制只能由一人歌唱,甚至一個曲牌也經常是幾個人分唱的.但更多的則是幾人分唱最後合唱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