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養生吃的水果及小竅門

  冬至寒冷,養生上要注意養腎、養心,外出要注意保暖,運動養生要適度,而且冬至也是一個養生的好時機,那麼冬至的時候要吃哪些水果呢?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冬至養生吃的水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至養生吃的水果

  柚子

  柚子是秋季成熟的水果,因為它皮厚耐藏,等到這樣寒冷的冬季來吃是理想的選擇,柚子有“天然水果罐頭”之稱。它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有機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鎂、鈉等人體必需的元素,這是其他水果所難以比擬的。

  除了營養價值高,還具有健胃、理氣化痰、潤肺清腸、補血健脾等功效,能促進食慾、治消化不良等症,理氣散結。可促進傷口癒合,對敗血病等有良好的輔助療效。冬季容易上火,柚子可以降火氣、抑制口腔潰瘍。

  提醒,一個人一天吃100-200克的柚子,是比較容易被人體所吸收的。柚子味微酸因此不適宜空腹食用,飯前1個小時吃可促進食慾。鮮柚留皮去核,配以正北杏、貝母、未經漂染雪耳各50克,加數瓶蜜糖,燉後食用。

  栗子

  栗子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較少。此外還含有胡蘿蔔素、核黃素、抗壞血酸等多種維生素。栗子所含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礦物質能防治高血壓、冠心病、骨質疏鬆等,同時也能抗衰老。

  中醫認為,栗子味甘、性溫,有補腎壯陽、健脾和胃、活血止血的功能。適用於腎虛、腰膝痠軟無力、筋骨疼痛、尿血、便血等症。栗子對人體的滋補功能,可與人蔘、黃芪、當歸等中藥材相媲美。

  栗子可與雞肉搭配,更具有養胃健脾、強筋健骨之功效。雞肉味甘,性微溫,入脾、胃、肝經,具有溫中補脾、益氣養血、補腎益精之功效。更重要的是脂肪含量較少,尤其適合中老年人食用。特別提醒糖尿病、膽囊炎患者忌食。因含糖及澱粉高,對於過於肥胖的人要少吃。每次30克左右。

  山楂

  在寒冷的冬至節氣到來之時,吃一些美味又營養的山楂,讓它來幫我們調節我們的身體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每百克山楂果肉中含膳食纖維3.1克。俗話說:“欲得長生,腸中常清”。膳食纖維是身體的“腸道清道夫”,充足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和消化腺的分泌,有利於食腸的消化和廢物的排洩,促進體內的物質代謝。果膠具有降低膽固醇和血糖、預防膽結石形成的功效。

  山楂有重要的藥用價值,自古以來,就成為健脾開胃、消食化滯、活血化痰的良藥。山楂以果實作藥用,性微溫,味酸甘,入脾、胃、肝經,有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收斂止痢之功能。對肉積痰飲、痞滿吞酸、瀉痢腸風、腰痛疝氣、產後兒枕痛、惡露不盡、小兒乳食停滯等,均有療效。

  提醒,山楂除生吃或製成果脯、山楂糕、罐頭、糖葫蘆等休閒食品外,還可以做成美味的菜餚。山楂雖然是營養品,也不是多多益善。山楂吃多了會傷中氣。所以,中氣不足的人,尤其是食用人蔘等補氣藥的要慎食。山楂味酸,食用後應及時漱口,以防損傷牙齒。

  石榴

  秋季水果品種豐富,石榴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人都比較喜歡吃石榴,不僅是因為口味酸甜,而且顏色鮮豔。就算是加工成飲料也十分受人喜歡。當然,石榴的營養價值也是很高的,專家表示,十六中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維生素、有機酸、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礦物質,而其中的維生素含量比蘋果還要高出1-2倍。

  石榴不僅可以助消化,還具有降低血脂血糖以及膽固醇的多種功效,更是可以預防多種心腦血管疾病。歷代醫藥書籍對它的醫療用途也有不少記載,至今仍作藥用。民間用酸石榴一個,連其子一齊嚼爛嚥下,治療胃口不開,消化不良。

  紅石榴中富含礦物質,並具有兩大抗氧化成份--紅石榴多酚和花青素,還含有亞麻油酸,維他命C、B6、E和葉酸。紅石榴中含有的鈣、鎂、鋅等礦物?a href='//' target='_blank'>瘦腿【???苧杆儼鉤浼》羲???藎?罘糝矢??髁寥崛蟆L嶁眩??袼浜茫??遠噯菀諮順藎??擔?皇室?a href='//' target='_blank'>便祕者、尿道炎患者、糖尿病者、實熱積滯者。

  香蕉

  香蕉香糯可口,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食物纖維和鉀、鎂、鈉等礦物質,能有效維護面板、毛髮的健康,可以預防中風和高血壓。同時,有鎮定安眠,潤腸通便,潤肺止咳、清熱解毒,助消化和滋補的作用,對減肥也相當有效。

  香蕉性寒,過量食用會引起胃腸功能紊亂,並造成體內鉀、鈉、鈣、鎂等元素的比例失調,對健康產生危害。特別適合溫熱病、口煩渴、大便祕結、痔瘡出血者和減肥者。體質偏虛寒者,如胃脹、腹瀉、腎炎者,最好少吃。有明顯水腫和需要禁鹽的病人也不宜多吃。

  橘子

  桔子含水量高、營養豐富,含大量維生素C、枸櫞酸及葡萄糖等十餘種營養物質。食用得當,能補益肌體,特別對患有慢性肝炎和高血壓患者,多吃蜜桔可以提高肝臟解毒作用,加速膽固醇轉化,防止動脈硬化。

  橘子富含維生素C與檸檬酸,前者具有美容作用,後者則具有消除疲勞的作用。如果把橘子內側的薄皮一起吃下去,除維生素C外,還可攝取膳食纖維——果膠,它可以促進通便,並且可以降低膽固醇。此外,橘皮可以加強毛細血管的硬度,降血壓,擴張心臟的冠狀動脈。因此可以說,橘子是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食品。

  據研究,每天吃3個桔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若食用過多,過量攝入維生素C時,體內代謝的草酸會增多,易引起尿結石、腎結石。另外多吃對口腔和牙齒有害。吃桔子的前後1小時內不宜喝牛奶。

  冬至養生小竅門

  1、精神調養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要養生先要養心,要想養心先要做到本性善良、寬厚待人處事,要做到靜心少慮,保持精神上的樂觀與豁達,不要為一些瑣事煩心勞神,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不可以長時期的超負荷運轉,上班的人可以在午後的時候小憩一下,休息好了才能夠更好地工作。

  2、運動保健

  運動是非常好的鍛鍊方式,但是冬天的時候晨練最好是等到太陽出來之後,否則可能會損傷人體的陽氣,冬天的時候最好是在午後小睡一會兒,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著涼,冬天鍛鍊需要注意的是不適宜太過於劇烈的運動,最好是做一些動靜結合的運動,比如太極拳、瑜伽等。

  3、飲食調理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冬至來臨的時候多吃一些美味的食物,不僅僅可以使得身體得到充足的營養,還愉悅了感官實在是一舉多得的事情,冬天的時候比較適合多吃一些滋補的東西,這些東西能夠給身體帶來更多的陽氣,讓人更加健康,適合冬季食用的食物有羊肉、白蘿蔔、紅薯、栗子、枸杞等。

  4、熱水泡腳

  睡前用55-70攝氏度的熱水泡腳,既解乏,又有助於睡眠。人體的足部穴位很多,在熱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絡,加速血液迴圈,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對於凍瘡、足部靜脈曲張的患者。方便時可用中藥泡腳,這裡有個藥方,可以在水中放幾片當歸、紅花、川斷及金銀花等,可以活血補腎,還可以防止冬天面板乾燥、皸裂。

  5、穿衣適溫

  穿衣要講“衣服氣候”,指衣服裡層與面板間的溫度應始終保持在32―33攝氏度,這種理想的“衣服氣候”,可緩衝外界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其次,要注重雙腳的保暖。由於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少且慢,因此腳的皮溫最低。中醫認為,足部受寒,勢必影響內臟,可引致腹瀉、月經不調、陽痿、腰腿痛等病症。

  6、常晒太陽

  我國傳統醫學理論十分重視陽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認為常晒太陽能助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冬季養生,由於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而人順應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陽,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

  冬至節氣要警惕的高發病

  1、高血壓:冬季是高血壓病人需格外注意的季節。多數高血壓病人在冬季的時候容易出現血壓偏高的情況。因此每天首要注意定時服藥、定期測量血壓。生活起居上要注意保暖,勞逸結合,避免情緒波動,引起血壓升高。飲食要清淡少鹽,多吃蔬果,保持大便通暢。如有頭暈目眩、手指發麻、動作不便、說話含糊不清的症狀出現,應引起重視立刻就醫,因為這通常是中風的前驅症狀。

  2、呼吸道疾病:天氣寒冷,晝夜溫差大,人們多數時間在室內活動,加之冬季習慣緊閉門窗,導致通風不足。長時間處於這樣的情況下大大增加了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尤其是流行性感冒,特別容易在集體單位等辦公場所爆發。

  對於流行性感冒,在預防措施上應注意保暖,增加體育鍛煉,儘量減少去公共場所或空氣混濁的地方。老年人、體弱者可考慮注射流感疫苗進行免疫預防。一旦有類流感症狀出現,應及時就診治療和休息。

猜你感興趣:

1.24節氣冬至養生食譜做法推薦 

2.冬至養生要點有哪些

3.冬至中醫養生之道

4.冬至養生吃什麼堅果好

5.冬至養生小常識

6.冬至養生重點

7.冬至養生食譜有什麼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