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冬天的養生水果

  冬季氣候寒冷乾燥,人體水分易流失,容易上火。因此,通過多吃水果來補充營養,提高人體免疫力,成為不少人的養生之道,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1、梨

  梨中含有蘋果酸、葡萄糖、果糖、檸檬酸、鈣、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具有潤喉生津、潤肺止咳、滋養腸胃等功效。所以,梨是最適合冬季食用的水果,特別對緩解肺熱咳嗽、咽乾喉痛、大便燥結等情況食用。現代醫學研究表示,梨還能降低血壓、清熱鎮靜。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如果出現頭暈目眩、心悸耳鳴的症狀,經常吃梨,可減輕這些症狀。同時,梨富含糖分和維生素,有助於保肝和幫助消化。但要注意因為梨性寒冷,脾胃虛寒,消化不良及產後血虛的人不可多食。

  2、甘蔗

  甘蔗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具有滋補清熱的作用。其能作為清涼的補劑,有助於治療低血糖、小便不利、大便乾結、反胃嘔吐、虛熱咳嗽和高熱煩渴等病症。由於甘蔗是性寒水果,脾胃虛寒和胃腹疼痛的人都不宜食用。

  3、棗

  棗富含維生素C、微量元素鉀和鎂。其中,鉀能增強機體興奮度,而鎂可避免神經興奮過度並能調節體溫。經常吃棗能健胃健脾和改善血液。紅棗有很多好處,無論是生吃、泡水還是熬粥,都是不錯的選擇。

  4、柚子

  柚子不僅能理氣化痰、潤肺通便,還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胡蘿蔔素、維生素C、鉀、鈣、磷等營養成分,有助於人體保健和疾病預防。柚子中含有的柚皮苷,能使血液黏稠度降低,從而減少血栓的形成,這能很好的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5、山楂

  山楂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有機酸和維生素C含量都較高。有機酸具有開胃助消化的作用,能促進食慾、止渴解煩等。山楂還富含礦物質,其中果膠含量較高,果膠具有吸附作用,能在腸道上使細菌及毒素清除,從而束縛住水分。所以,山楂能有效的緩解腹瀉。但要注意山楂不宜空腹吃,不然,容易出現胃脹滿和泛酸。因此,最好在飯後吃。山楂雖好,但不能吃太多,每次吃3-5個就可以了。

  6、橙子

  橙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磷、鉀、鈣、胡蘿蔔素、檸檬酸等,不僅能生津止渴、行氣化痰,健脾溫胃,還能解油膩、消積食,清腸通便,醒酒。多吃橙子有助於預防膽囊疾病,使毛細血管韌性增強和降低血中膽固醇,並促進機體對藥物的吸收能力。要注意橙子性涼,飯前或空腹時不應該食用,不然,對胃不利。而且,吃橙子前後1小時內不要喝牛奶,避免對消化吸收造成影響。

  冬天養生的方法

  1、面板乾燥多喝水

  冬天天氣較幹,而現在又處於逐漸變冷的時期,一些過敏體質較容易產生一些面板問題,比如慢性溼疹,面板瘙癢、乾裂等症狀。尤其是老年人,身體抵抗力較差,則容易出現面板問題。

  要及時補水,但是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也不要說每天非得喝夠十杯、八杯。要保持飲水量,應間斷性喝水。一次喝一杯左右的量,不要超過300毫升,間隔一段時間後再喝,不要一次大量飲水,這樣對腎的負擔太大。

  2、起居上要注意保暖

  初入冬季,此時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中醫認為“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天氣寒冷,則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

  保暖是第一要務,尤其是對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對於老人家,則在保暖的同時還要注意通風,密切防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3、飲食增苦少鹹

  冬天腎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鹹味食品,腎氣會更旺,從而極大地傷害心臟,使心臟力量減弱,影響人體健康。

  因此,在冬天裡,要少食用鹹味食品,以防腎水過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常用食物如:檳榔、橘子、豬肝、羊肝、大頭菜、萵苣、醋、茶等。

  4、早睡晚起身體好

  中醫理論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人應該順應自然的四時變化,合理安排起居休息。當太陽升起時,人體生物鐘就會發出指令,交感神經開始興奮,這就意味著你該起床了。

  冬季白天縮短,夜晚增長,人也應順應“冬藏”原則,適當延長睡眠時間,將作息調整為“早睡晚起”,比其他季節早睡一兩個小時,再晚起一兩個小時。專家提醒,本就陽氣偏弱的老年人,最好等太陽出來再起床,以避寒邪。否則,很可能因受寒引發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甚至誘發心絞痛等意外。

  5、食物溫補來幫忙

  冬季選擇屬性溫熱的食物或藥材進補,讓身體血液迴圈順暢、氣血活絡,能達到禦寒的作用。有溫補作用的食物一般是紅色、有甜味的食品,辛辣味調味品及食物,也有暖身的效果,有助促進新陳代謝。

  適合冬天食用的溫、熱性食物如,羊肉、牛肉、海蔘、南瓜、栗子等。在烹調或食用寒性的食物時,可加入一些熱性的蔥、姜、蒜、胡椒、辣椒、人蔘、黃芪、陳皮等調味料或中藥材來調和。女性日常可以用枸杞子、紅棗、人蔘、龍眼肉或生薑,沖泡茶水飲用,也能發揮禦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