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退燒推拿方法

  感冒發燒是最常見不過的病症了,不想吃藥打針的人都想找一種更舒服的方式退燒,例如按摩推拿。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

  是什麼

  1、保健四大手法

  操作手法:小兒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末節的羅紋面分別為脾經、肝經、心經、肺經和腎經。循拇指末節羅紋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節羅紋面即為補脾經。補脾經有健脾胃、補氣血的作用。

  摩腹即是用掌面摩小兒腹部3-5分鐘。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氣消食的作用。

  足三裡位於膝眼下3寸***相當於小兒四個手指的寬度***,脛骨外旁開1寸***相當於小兒中指的寬度***。按壓足三裡具有健胃和胃、調中理氣、通絡導滯的作用。

  脊柱穴位於背部的正中線,頸部到骶尾骨的連線上。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後自下而上捏脊柱穴3-5遍,即為捏脊。每捏三下將脊背提一下,即為捏三提一法。

  作用:以上四個手法合稱為小兒推拿保健四大法。合用具有調陰陽、理氣血、和臟腑、強體魄、促發育的作用。常用作小兒日常保健推拿,尤適合身體脾胃虛弱或病後脾胃失運的寶寶。

  注意事項:一般早上或飯前進行,每日1次。急性感染病期可暫停,病癒後再進行。可用滑石粉或潤膚油作為介質。

 

  2、固表止汗四大手法

  操作手法:循拇指末節羅紋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節羅紋面即為補脾經。

  循無名指末節羅紋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無名指末節羅紋面即為補肺經。補肺經有補益肺氣的作用。

  循小指末節羅紋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指末節羅紋面即為補腎經***注意,是指根向指尖直推***,300次。補腎經有補腎益腦、溫養下元的作用。

  腎頂,即小指頂端,按揉小兒小指頂端即為揉腎頂。揉腎機能收斂元氣,固表止汗。

  作用:以上四手合用,能達益氣固表止汗之功。用於自汗、盜汗、多汗。

  注意事項:自汗或多汗者,一般早上進行,盜汗可睡前1小時進行。每日一次。外感、發熱時可暫停。可用滑石粉或潤膚油作為介質。

  3、通便四大手法

  操作手法:用食指或中指揉臍旁開2寸***約寶寶2個手指的寬度***的位置即為揉天樞。揉天樞能疏調大腸、理氣消滯。

  摩腹***同上***。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面自上而下直推背部第四腰椎至骶尾骨端這一直線,即為推下七節骨,推下七節骨能瀉熱通便。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尾椎的骨端即揉龜尾,揉龜尾能通調督脈之經氣,調理大腸。

  作用:四法皆有通大便之功。合用於小兒便祕。

  注意事項:一般飯前進行。每日一次。可用滑石粉或潤膚油作為介質。

  4、治外感四大手法

  操作手法:用兩手大拇指指腹自兩眉中間直推至前髮際,即為開天門。開天門具有疏風解表、開竅醒神、鎮驚安神作用。

  用兩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緣向兩側分推至眉梢,為推坎宮。推坎宮有發汗解表、醒腦明目的作用。

  用拇、中指指腹按揉兩側眉梢與目外眥之間的太陽穴,為運太陽。運太陽有疏風解表、清熱、明目、止頭痛的作用。

  耳後高骨位於耳後入髮際,乳突後緣高骨下凹陷中。揉耳後高骨能疏風解表。

  作用:四法合用,能起到疏風解表、止頭痛的作用。用於風寒、風熱感冒。

  注意事項:外感發熱時可用,次數不定,高熱者每日可行2次。風寒感冒可用蔥、姜水作為介質。風熱感冒可用清水做介質,加強發汗、退熱之功。

  退燒推拿法準備工作

  1、先用食指和中指從孩子胳膊A點推擦到B點,手法要輕柔。按照這個方向推200次,在中醫按摩裡這叫推三關。

  2、用食指和中指從孩子胳膊C點推擦到D點,手法要輕柔。按照這個方向推200次,這叫推六腑。

  3、用食指和中指從孩子胳膊1點推擦到2點,手法要輕柔。按照這個方向推10次,叫清天河水。

  4、把從1到2的這段距離***就是天河水的位置***多沾溼點涼水,然後從1到2方向邊用兩個手指拍打邊用嘴吹涼氣,要感覺手指下面拍打的時候有涼涼的感覺,這樣方向邊吹涼氣邊由1到2方向拍打,做8-10遍左右。這一步是整個退熱推拿裡最重要的一步。

  常用的退燒穴位

  1、曲池、合谷、外關穴

  曲肘,橫紋盡處,即肱骨外上髁內緣凹陷處為曲池。合谷俗稱“虎口”,在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凹陷中。曲池與合谷均屬於手陽明大腸經,既能疏風解表,又能清瀉陽明。外關在腕背橫紋中點往上取兩橫指。外關穴是八脈交會穴之一,是解表退熱的要穴。用毫針刺這3個穴,能降體溫。也可按摩這3個穴,同時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向上推向肘部約300次。

  2、大椎穴

  大椎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處,是督脈與身體十二正經中所有陽經的交會點,總督一身之陽,是解表退熱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稜針點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

  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約推100—300次。

  3、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個。十宣穴急救用途較多,民間廣泛應用於熱病、癲癇、小兒驚風等。高熱時,用三稜針點刺放血,出血3—5滴為宜。

  刮痧療法是人們常用的民間療法之一,對高熱也有奇效。可以選用上述穴位進行刮痧,也可以選背部沿督脈和膀胱經、腋窩、肘窩較大面積處,自上而下,先輕後重,刮至區域性面板出現紫紅色痧點即可。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