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退燒的好方法

  寶寶發燒,父母固不必大驚小怪,卻也不能掉以輕心,導致病情不可收拾。父母應學會如何有技巧、有知識、有智慧地面對它。小編要介紹幾招給爸爸媽媽們。

  真正危險的發燒訊號

  嬰兒發燒病理原因可大可小,嚴重者敗血症、腦炎腦膜炎、心肌發炎等,不處理會導致殘廢或死亡;輕者只是輕微感冒,不理它也會自己好。但這中間的差異若非專業人員實難判斷,有時更須藉助檢驗技術才能確實區別。

  寶寶發燒,父母固不必大驚小怪,卻也不能掉以輕心,導致病情不可收拾。父母應學會如何有技巧、有知識、有智慧地面對它。當小孩子發燒時會合並其他的表現: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身體感覺極度不舒服,有食慾不振、全身無力的現象,幼小一點的嬰兒不會說話,甚至變得躁動、哭鬧不安。此時,適度的處理,使體溫不要太高是合理的,尤其具有發熱痙攣或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更是需要。

發燒是因各種疾病引起的身體防衛性反應。研究顯示,身體負責吞噬細菌的白血球,在體溫升高時***38℃~39℃***其吞噬能力加強。因此當小孩因感冒或其他感染疾患引起體溫升高時,運用各種可能的方法,要把體溫立即降到正常範圍,並非明智之舉,因為這樣可能降低病童本身的抵抗能力。

  有些父母會使用民間流傳的一些退燒方法,例如冷水或酒精拭浴來為孩子退燒,這是不適當的。寶寶發燒時燙熱的面板突然碰到冷水或酒精,寶寶反應會很劇烈,可能會造成抽搐;而酒精的氣味又會使幼兒昏睡,像喝醉了一般。

  此外,傳統老一輩的“寒到”的觀念,造成一般誤以為發燒時必須多穿衣服,其實剛好相反。發燒時全身能散熱的地方以面板的表面積最大,散熱效果最好,假使能將過多的衣服剝除,大量身體內熱可經由寬鬆清涼的外表排除,體溫很容易下降。

  正確的退燒方法

  1、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

  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於25~27℃之間。可將幼兒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2、脫掉過多的衣物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3、溫水拭浴

  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面板的血管擴張,將體熱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4、睡冰枕、用退熱貼

  有助於散熱,但對較小的幼兒並不建議,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區域性過冷或致體溫過低。使用退熱貼也可以,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

  5、多喝水

  以助發汗,並防脫水。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

  6、使用退燒藥

  當嬰幼兒中心溫度***肛溫或腋溫***超過38.5℃時,可以適度的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

  各種寶寶發燒體溫注意事項

  1、寶寶的正常體溫是36.5度和37.5度之間,如果覺得寶寶發燒了,首先要趕緊給寶寶量體溫!

  2、寶寶發燒時很容易哭鬧,使用安撫奶嘴的溫度計是測量寶寶體溫最簡便的方法,也是寶貝最舒服的方法。

  把安撫奶嘴放入寶寶嘴裡,大約3分鐘,讓溫度計變暖。按下開關按鈕開啟溫度計,讓安撫奶嘴一直留在寶寶嘴裡,直至發出提示音,此時螢幕上顯示的就是寶寶的體溫啦。

  3、如果寶寶之前剛喝了熱飲或冷飲,安撫奶嘴溫度計可能就會不準確,這時候,可以結合數字溫度計測溫。

  4、根據寶寶的狀態,媽媽們可以選擇使用直腸式測溫法,更加精確。

  開啟溫度計,用水溶性漿潤滑溫度計尖端,用一隻手分開寶寶的臀部。用另一隻手輕輕地將溫度計的尖端滑入直腸不超過12毫米的地方,溫度計發出提示音表示插入到位。然後取出溫度計,讀取度數就可以了。

  5、遇到寶寶體溫偏高,媽媽先做一下客觀的評估,比如小寶寶是不是剛洗完熱水澡?或是天氣太熱、穿太多?室內通風不良等等,媽媽可以先卸下寶寶的外衣,並且開啟門窗,保持通風。

  6、一般情況下,如果寶寶的體溫不超過38.5度,我們不建議吃退燒藥,可以多給寶寶喂水,增加寶寶的尿量,促進寶寶體內毒素的排出。

  7、同時,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也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每次擦拭的時間要在10分鐘以上。擦拭的重點部位在面板皺褶的地方,比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

  8、如果寶寶體溫長時間超過38.5度,就一定要立刻送到醫院進行治療,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