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文章優秀

  青少年處於身體心理髮展的快速階段,學習壓力等等許多問題隨之襲來,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關於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於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文章篇一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為:

  1.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鉅細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得當,身材均勻,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易發炎。

  8.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齒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9.頭髮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面板有彈性。

  其中有四條為心理健康的內容,可見心理健康已經成為判斷一個人是否健康的重要依據之一。那麼我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如何呢?

  中國兒童中心釋出一份題為《中國兒童的生存與發展:資料與分析》的報告顯示:中國17歲以下的少年兒童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5.2%的兒童存在明顯的軀體化、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敏感、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中國心理衛生》雜誌一篇文章稱:國內有77.9%的中小學生心理存在輕度不良反應。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4年對9015名中小學生***主要年齡為10-14歲***進行了一次調查,發現17.4%的孩子“認真想過自殺”,8.2%的孩子甚至“做過自殺計劃”。浙江省一項研究同時發現,70%的中小學生存在焦慮等問題。哈爾濱醫科大學今年對城鄉中小學生的調查則發現,城市兒童抑鬱檢出率為19.23%,而農村的則高達32.5%。2013年天津社科院“青少年心理障礙實證與教育對策研究”課題組對天津市2000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佔35.31%,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佔6.72%。2013年對西部五個省市20個地區的中學生做過調查,發現有77.9%的中學生存在各種輕度的不良反應,有5.2%的中學生存在著各種明顯的心理障礙。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調查發現,27%的中學生存在心理障礙或患有心理疾病;著名心理學家鄭日昌等對全國幾個大城市在校學生的調查結果表明,小學生中有心理和行為問題的人數佔13%。深圳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表明,中小學生心理問題檢出率為13.2%,但如果把心理問題達到臨界程度的考慮為需要心理干預,則需要個別心理指導的學生達到32%。鄭州市採用《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及有關因素調查問卷,對989名中小學生進行測試。結果***1***受試者焦慮傾向檢出率為36.80%,其中高焦慮者佔5.29%;

  從已經報道的調查資料來看,我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現狀堪憂,是時候採取行動來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了。

  關於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文章篇二

  我們知道,青少年正值青春期,他們生理上急劇變化,心理動盪發展,學業上緊張繁重,他們所面臨的生理、心理和社會變化的壓力相當大。加之近年來,由於家庭教育的偏差,應試教育的壓力以及不良的社會風氣、文化的負面影響,在物質生活上日趨豐富的今天,學生精神世界卻走上另一種不健康的軌道。

  當今青少年心理素質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學習方面

  有調查顯示:中學生在學習方面有症狀者為54.46%,症狀明顯者為23%,其主要表現為厭學,學習壓力過大,注意力不集中,考試焦慮,學習困難。比如,①厭學問題,②學習壓力問題,③學習困難問題,④注意力不集中問題,⑤考試焦慮症等等。

  2、人際關係方面

  中學生人際關係方面的問題主要在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友伴關係和對異性的看法等方面。調查中顯示中學生在人際關係方面存在心理問題佔42%。①師生關係問題主要表現是,部分教師缺乏平等意識,教育方法有失妥當。②在親子關係上反映出來的主要問題是一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要求過嚴,教育方法不當,父母與子女缺乏溝通,影響了父母與子女的關係。③友伴關係上的問題主要是部分學生不善於與同學交往,人際關係緊張等等。

  3、“自我”方面

  心理健康的人瞭解自己,並悅納自己。“人貴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確客觀的認識自我,瞭解自己的能力、性格、需要、他們既不自卑,也不盲目自信;他們經常進行自我反思,看到自己的長處更能容納自己的不足,並尋求方法改進。心理健康的人常常能正確的認識自我,體驗自我和控制自我。通過我們的研究,我們發現,中學自我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①自我評價問題,調查顯示,59.2%的學生不能正確評價自己,對自己的評價過高或過低。一般女生對自己的評價普遍偏低,男生對自己的評價過高,低年級的學生自我評價高於高年級的學生,成績優秀學生的自我評價高於學習困難的學生。由於自我評價上出問題,於是不少學生自尊心、自信心上出現問題。②自我體驗問題,心理健康的學生對於新事物,新任務充滿了興趣和嘗試的渴望。樂於接觸他人和新鮮事物,具有飽滿的熱情,情緒穩定。調查顯示,不少學生情緒不穩定,情緒情感激盪,消極體驗過多。③自制力問題。心理健康的人意志堅定,自制力強,耐挫力強。調查表明,中學生普遍缺乏自制力,意志較薄弱。

  面對中學生越來越多的心理健康問題,迫切需要開展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要切實有效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必須弄清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通過研究,我認為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下列因素相關。

  1、學校因素

  學校生活中有許多因素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由於種種原因,目前“應試教育”頗有市場,學校“重智輕心”現象仍存在,學生學習負擔太重,壓力過大,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所必須的時間和空間。

  2、家庭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生存的最重要的場所。在家庭因素中,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氣氛和家庭結構是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①家庭教育方式,當前,獨生子女增多,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方式、活動空間、生存狀態與非獨生子女迥然不同。如家長對獨生子女過分溺愛,造成自我中心、依賴性強、缺乏自立、獨立性差、交往能力、責任感和挫折承受力差。家庭教育方式過分苛刻、嚴格,對孩子要求過高,會造成學生偏激、固執、孤僻、自卑。②家庭氣氛,民主寬鬆和睦的家庭有利於學生的心理健康,家長專制,家庭關係緊張,容易造成學生孤僻、自卑、缺乏自信、性格怪異。③家庭結構,完美的家庭結構有利於學生的心理健康。當前社會轉型,家庭結構極不穩定,父母離異後的單親家庭或重組後的家庭結構都會使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傷害,造成學生膽怯、對立,使他們冷漠、自卑、不適、偏激、缺乏責任感。

  3、社會因素

  社會變革時期,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一方面原有的社會利益平衡關係被衝破,難免出現社會的區域性失衡和心理失範;另一方面各種消極因素也可能應運而生。這些消極因素影響著社會生活的每一個人,尤其是處於心理轉型的青少年。

>>>下一頁更多精彩“關於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