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腦疝的急救與護理
當顱腔內某一分腔有佔位性病變時, 該分腔的壓力高於鄰近分腔的壓力, 腦組織從高壓區向低壓區移位, 部分腦組織被擠入顱內生理空間或裂隙, 壓迫臨近的神經結構和血管,產生相應的臨床症狀和體徵,稱為腦疝。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腦疝方面的急救與護理,供大家參考。
腦疝的護理常規㈠觀察要點
⒈密切觀察腦疝的前驅症狀,及時早期發現顱內壓增高:腦疝是顱內壓增高所引起的一種危及患者生命的綜合徵,顱內壓超過700cmH2O持續1 h即可引起腦疝。顱內高壓的臨床表現: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一旦患者有劇烈頭痛且呈進行性加重和頻繁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症狀,應警惕是腦疝前驅期。
⒉意識觀察:評估GLS意識障礙指數及反應程度;意識變化是腦疝出現之前的重要表現。
⒊瞳孔的監測:根據腦疝的五期臨床表現,一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已屬於腦疝中晚期。
⒋生命體徵的觀察:血壓進行性升高,脈搏慢且洪大,呼吸深而慢,提示腦疝前驅期。若腦疝發展迅速,呼吸可突然停止,急性後顱內凹血腫時呼吸變慢有提示枕骨大孔疝的意義。
腦疝的護理常規㈡護理要點
⒈急救護理
⑴立即建立靜脈通路,同時快速靜脈滴注脫水藥,並配以激素應用。有時可合用速尿以加強脫水作用。
⑵協助做好手術準備:根據醫囑立即備皮、備血,行藥物過敏試驗,準備術前和術中用藥等。
⑶消除引起顱內壓增高的附加因素:
①迅速清除嘔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保證氧氣供給,防止窒息及吸人性肺炎等加重缺氧;
②保持正常穩定的血壓,從而保證顱內血液的灌注;
③保持良好的搶救環境,解除緊張,使之配合搶救,同時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以保證搶救措施的落實;
④高體溫、水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等因素均可進一步促使顱內壓升高,應予以重視。
⑷昏迷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分泌物,必要時行氣管切開,防止二氧化碳蓄積而加重顱內壓增高。。
⑸對呼吸驟停者,在迅速降顱壓的基礎上按腦復甦技術進行搶救:
呼吸支援: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加壓給氧,予呼吸氣囊或呼吸機支援呼吸;
迴圈支援:如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臟按壓,保持心臟泵血功能;
藥物支援:遵醫囑給呼吸興奮劑、升壓藥、腎上腺皮質激素等綜合對症處理。
⑹嚴格記錄出人液量,注意電解質平衡的情況。
⒉術後護理
⑴與手術室護士進行認真交接,檢查意識、瞳孔及生命體徵變化,檢視面板情況,檢視手術記錄,瞭解手術經過。
⑵體位:術後6 h內去枕平臥,頭偏向健側或半側臥位將床頭抬高150~30°,每2 h更換體位1次。術後72 h內,取頭高位半坡臥位,頭部保持中位,避免前屈、過伸、側轉,以免影響腦部靜脈迴流,儘量避免過度刺激和連續性護理操作。
⑶準確執行脫水治療,記錄24 h出入量,保持水電解質平衡。
⑷呼吸道管理:
①保持呼吸道通暢,定時更換體位,拍背協助排痰,及時清除口、鼻腔及氣道內異物;
②昏迷患者頭偏向一側,以免舌根後墜及嘔吐時誤吸;
③鼻飼者注射前抬高床頭15°,以防食物返流入氣管引起肺部感染;
④常規氧氣吸入3~5天,氧流量2~4 L/min。
⑤人工氣道管理:氣管插管、氣管切開護理2次/日,口鼻腔及氣道用無菌鑷和吸痰管嚴格分開,防止感染;
⑥氣道溼化與促進排痰:予霧化吸入、氣管內滴藥等;
⑦加強營養,提高機體抵抗力,減少探視,避免外來呼吸道疾病的傳播引起交叉感染。
⑸引流管的護理:保持引流管通暢,留置腦室引流管的患者嚴格掌握引流管的高度和流量,引流管低於穿刺點15 cm為宜,密切觀察引流物的顏色、性質,每日引流量以不超過500ml為宜,並做好記錄。
⑹骨窗護理:減壓術患者一般行顱骨瓣去除或遊離術,成為骨窗或遊離骨瓣,骨瓣去除後腦組織只有頭皮保護,易受壓,應加以保護;通過骨窗可觀察到顱內壓的變化情況。
⑺高熱護理:遵醫囑給予物理降溫、藥物降溫或亞低溫治療***輕中度低溫***30 ℃~35 ℃***能明顯改善腦缺血後腦神經功能障礙,減輕腦組織損害程度***。用亞低溫治療,應注意監測體溫,加強面板護理。
⑻飲食護理:清醒患者術後第2天鼓勵進食;吞嚥困難和昏迷者術後第3天給予留置胃管,行胃腸外與胃腸內聯合營養,保證患者營養的需要。
⑼做好基礎護理:病室定期通風換氣,口腔護理2次/d,按時翻身叩背,及時吸痰,留置導尿管按尿管常規護理;康復期協助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鍊。
腦疝的護理常規㈢指導要點
⒈限制探視人員,保持病房安靜。
⒉指導患者提高安全意識;告知運動時的注意事項,保證安全防止外傷。
⒊告知患者疾病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做好心理護理,保持患者情緒穩定。
⒋避免劇烈咳嗽及用力排便。
⒌進行飲食指導。
⒍指導患者或家屬繼續進行肢體功能鍛鍊。
⒎出院患者若帶有留置尿管、鼻飼管予以相應的護理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