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餐桌禮儀
有人粗暴地把這些老規矩視為“陳規陋習”。隨著上一代人漸漸老去,如今年輕人中懂“規矩”的越來越少。其實,老規矩用一個字概括就是:禮——充滿著古老的人文關懷與換位思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中國古代
餐飲禮儀問題可謂源遠流長。據文獻記載可知,至少在周代,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特別是經曾任魯國祭酒的孔子的稱讚推崇而成為歷朝歷代表現大國之貌、禮儀之邦、文明之所的重面。
餐桌禮儀在中國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們認為,用餐不單是滿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頭等重要的社交經驗。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飲規則的知識便顯得特別重要了,無論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須掌握一些規則。
作為漢族傳統的古代宴飲禮儀,自有一套程式:主人折柬相邀,臨時迎客於門外。賓客到時,互致問候,引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客齊後導客入席,以左為上,視為首席,相對首座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讓菜,客人以禮相謝。席間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講究:應先敬長者和主賓,最後才是主人。宴飲結束,引導客人入客廳小坐,上茶,直到辭別。這種傳統宴飲禮儀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保留完整,如山東、香港及臺灣,許多影視作品中多有體現。
餐桌頗受歡迎。因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對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並不像西方長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過他的座位而辨認。客人應該等候主人邀請才可坐下。主人必須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為一大忌。
須等到所有人到齊才可以開始任何形式的進餐活動---即使有人遲到也要等。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開場白了。進餐期間,主人必須承擔一個主動積極的角色---敦促客人盡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燈片,每一次一道菜。令人驚訝的是,米飯不是與菜式同上,不過可以選擇同吃。由於菜式各有特色,應該個別品嚐,而且一次只從碗中吃一種,不是混合品嚐。不可用盤子吃,只能用碗。骨頭和殼類放在個別盤中。不乾淨的盤子必須經常用清潔盤子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