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書法顏體

  顏體書法之所以為歷代統治階級所重視,其流傳之廣泛,其影響之深遠,堪稱“獨步天下”。這不僅是因為顏真卿書法,衝破“二王”書體之束縛,其書風標新立異而獨樹一幟。更重要的是,由於顏真卿的忠節及其對於朝廷的忠心耿耿。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1

  2

  3

       4

        5

        顏體書法的藝術影響

  “舊唐書·顏真卿傳”如此評介顏真卿:“真卿少勤學業,有詞藻,尤工書。”顏真卿經歷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和唐德宗四朝,在史學家的筆下,他是以一位忠於社稷的忠臣而出現在歷史舞臺之上。後來,隨著顏真卿的書法聲譽日隆,書法名氣直接趨近於書聖王羲之。後來,乃至於出現二者之並駕齊驅的說法。毋庸置疑,顏真卿成為名符其實的一代書法大師,這是一條沒有任何爭議的歷史定論。

  顏真卿書法藝術在歷史上的地位,是與他的政治品質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的。顏體書法之所以為歷代統治階級所重視,其流傳之廣泛,其影響之深遠,堪稱“獨步天下”。這不僅是因為顏真卿書法,衝破“二王”書體之束縛,其書風標新立異而獨樹一幟。更重要的是,由於顏真卿的忠節及其對於朝廷的忠心耿耿。顏體書法的獨特書法風格,顏體書法所擁有的獨特的藝術魅力,是別的書家所沒有的。顏體書法獨特之書風,更加符合儒家雅正的藝術審美標準,所以得到後來的書法家的追隨與青睞。正所謂書如其人。人們認可顏體書法,也同時褒揚顏真卿的忠義之氣,二者相輔相成。眾所周知,顏體書法自始至終洋溢著一股忠義之氣和浩然之氣。學書者看到顏體書法,便會首先想到顏真卿的忠君思想。如此地代代相傳,顏真卿忠臣之名得以傳播,顏體書法藝術逐漸從而發揚光大。

  在中國書法史上,顏真卿是唐代藝術影響力最大的書法家。顏體書法,不僅可以用於小楷,而且適用於大字榜書。正是因為這一重要原因,顏體書法出現之後,學者及仿效者眾多。顏體書法,對後世書法藝術之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代以後的很多書法名家,都從顏體書法的成功之中,汲取許多有益的經驗。一千多年來,顏體書法是我國書壇上影響最大的一種書體。

  顏體書法在宋代的地位最為顯赫,宋代書家無一不受其影響。宋慶曆與元豐年間,蔡,蘇,黃,米四家,擯棄閣帖,師法唐碑,遂使宋代書學真正復興。宋嘉佑年【公元1056年至1063年】宋敏求編輯的十五卷本“顏魯公文集”,成為當時學者之必讀文字。根據史書記載,顏體書法在宋代極為人們珍重,其流行之廣,摹習者之眾,空前未有。米芾稱:當時“韓琦好顏書,士俗皆學顏書”。後來宋代的韓琦因學習顏體書法,而成為有影響力的書法家。有人如此評說:“宋人行書,無不出顏魯公”。

  元代社會,其書風依舊沿襲兩宋之風,書法界依舊宗法顏氏書體。元代書風,對於顏體書風亦步亦趨的潮流,並沒有任何之改變。書法界對於顏氏書體崇拜至極,但很多人是依樣畫葫蘆,元代缺少出類拔萃之顏體的大書家。明代之後,帖學復興,學書者大抵不出趙孟頫之書的範圍。明代之時,學顏體書法而又能獨樹一幟者,僅有李東陽【公元1447年至1516年】一人也。明朝李東陽學顏體書法比較到位,他的行書用筆矯健,不失顏書之規矩。清代道光年之後,帖學由盛轉衰。清宣宗統領朝野,整理文字,崇尚唐代之書風。上行下效,於是舉國上下學習顏體書法之人日益增多。縱觀清代之大書家,學顏體書法之佼佼者,當屬劉墉,錢灃,伊秉綬,何紹基和翁同龢等人。劉墉學顏體書法,兼用魏碑手法,結體森嚴而和宛通靈。錢灃學顏體書法,旁涉褚遂良,盡得顏書“神祕”之氣。伊秉綬學顏體書法,用隸筆寫之,氣韻渾厚,深得顏書之真諦。以學習顏體書法而名聲顯赫者,乃何紹基也。何紹基認真學顏體書法幾十年,他用筆空靈灑脫,令人耳目一新。翁同龢寫顏書,氣度渾厚,堂宇寬闊,用筆取之於隸法。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顏體書法的藝術影響是巨大的,也是超越時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