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拍照需要注意的事項

  現在數碼相機越來越普及,即便是寒冷的冬季也阻擋不了大夥拍照的熱情,雖然說冬天可以拍到其他季節不一樣的美景,但冬天攝影不比平時,尤其是在戶外拍攝時,低溫會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冬天拍照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保暖最重要

  俗話說得好,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在寒冷的冬季外出拍攝照片,最先要注意的肯定是自身的保暖是否到位,棉服、羽絨服、帽子、手套等通通能用都用上吧,尤其是生活在北方的同學們,畢竟有時候為了等好的光線或者拍盡興了,可不是一時半會就能結束的,特別是鼻尖、耳朵,手指等暴露部位最易凍傷,要格外注重保護,要經常揉搓,以加快血液迴圈,增強防寒能力。總之一句話“寧可穿的像熊,絕不凍的像狗。”

  除了人需要保暖外,相機同樣也需要保暖,沒錯,相機也是很怕冷的。相機裡的鋰電池在低溫下的使用時間會大大縮短,所以在冬季外出拍攝時一是要注意好電池使用時間的把握。在這有幾個解決方案可以分享給大家,一是最好多準備好備用電池,幾塊電池加起來的使用時間可以大大延長拍攝時間,第二在不拍攝時,最好把電池從機身上取下來,放入棉衣口袋中,這樣也可以有效的延長電池的使用時間,另外出門時記得帶幾片暖寶寶吧,一來可以給自己禦寒,再則把暖寶寶貼到相機電池的位置也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拍攝器材的選擇

  一般情況下,普通的相機拍攝環境是0-40℃左右,在這個溫度區間中拍攝,相機可以比較正常的工作。但我們在冬季拍照時可能環境溫度會下降至0℃以下,如果溫度過低,除了會出現剛說到的電池續航變短外,相機內部的電子驅動功能會受影響,並且如果是使用微單相機的話液晶屏的反映會變慢。所以,冬天拍照器材最好選擇防護效能高的高階機型,比如佳能5D Mark IV、尼康D500、富士X-T2等等都支援-10°C的環境下抗凍工作。當然,如果預算不足或者已有自己的相機,那麼記得做好相機的保暖工作。

  選擇防護型好、抗凍的拍攝器材  冬天拍照另一大環境劣勢在於風比較大,並且在寒冷的天氣下,一般人實在是沒有辦法長時間的手持相機,所以這個時候一款穩定的三腳架就很有必要了。風比較大的情況下,可以將隨身攜帶的相機包,掛在三腳架下面的小勾子上來增加配重,可以有效的解決大風吹翻三腳架的問題。

  注意事項

  冬天在戶外使用單反或者微單拍攝時,撥出的水汽會使相機取景器和螢幕蒙上一層霧氣,讓人無法看清楚構圖或者曝光是否得當,有時甚至鏡頭也會出現水汽,所以最好隨身攜帶一塊軟布來隨時清潔,在拍攝時也最好帶上口罩或者慢慢呼氣,如果拍攝時間比較短,那麼也可以暫時屏住呼吸。

  在拍完照片回家後,不要將相機直接從包裡取出來,因為室內的暖氣會在鏡頭、取景框等部位出現熱氣冷凝現象,這些小水珠有可能會腐蝕電路,影響相機壽命。當我們回到室內後,千萬不要急著拍照,最好把相機放在包裡或大衣兜裡將相機溫度緩慢恢復至室內溫度再取出使用。而南方的朋友則需要做好相機和鏡頭的防潮工作,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購買防潮箱和乾燥劑。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