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鳥畫名家作品

  國花鳥畫在唐代成為獨立的畫科,發展至宋代時期中國工筆花鳥畫達到了高度的成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的關於,僅供參考。

  欣賞

  1

  2

  3

  4

  5

  國畫鳥類的寫生

  鳥類除了結構複雜外,又活潑善動,要以真鳥直接寫生,對初學者是一大挑戰,剛開始不妨寫生鳥類標本。畫標本的優點是可以從各角度詳細的觀察細節,甚至重要羽毛的數目也可慢慢的數清楚,尤其是畫工筆翎毛,標本的觀察助益頗大。然而畫標本的缺點是容易畫出動態生硬呆板,甚至形狀比例失真的作品。標本雖從真鳥剝製而成,但經人工填塞棉花於體內,容易變形,鳥的眼珠亦不依類別的不同而變化,通常裝上統一的人工替品。張開的翼及腳都家鐵絲支撐重量並維持形態,往往因為製作者疏於觀察及技巧不足,而使關節變化失真,生硬挺直,或重心不穩,羽毛凌亂等缺點。初學者瞭解這些極可能發生的症狀之後,不妨比較鳥類的參考書籍圖片,或前往鳥店、動物園甚至野外觀察,並可藉照相機的功能,凝固瞬間的動作,作為寫生的輔助參考資料。

  作過鳥類標本觀察之後,即可嘗試籠中鳥的寫生。最好到鳥店選購一種平時熟悉而溫 馴的小鳥, 最好價格不要太高,又容易飼養者,作為寫生的物件。首先要觀察其各種動態,如踏枝、啄飲、搜翎、欲升、欲降、鳴啼、縮頸、飛翔..,等不同的動作,並將其特徵記憶下來。寫生之前不妨仔細的觀察,並發現它最常重複出現的動作,或持續最久的型態作為寫生的選擇,以鉛筆或毛筆做速寫,鳥的姿態改變時不妨依記憶修補,或等待其出現相同動態時,再迅速掌握,如做詳細的描繪較費時,需耐心的畫畫停停,分幾次描繪完畢,而創作時最好也能經常觀察,才容易捕捉到禽鳥的神態。

  籠中鳥的行為動作與在大自然中的秦鳥略有不同,就如同在監獄中的人和外面自由人的表情動作有別一樣,為了表現『好鳥枝頭亦朋友』的自然情趣,瞭解每一種鳥的生活環境與棲息之態,最好到山林野外做實地的觀察,配合望遠鏡賞鳥更佳。每一種鳥的習性與姿態不盡相同。如燕子與鴿子是不站在樹枝上的,鶴與鷺鷥是拳一足而睡,烏鴉與喜鵲的動態絕不相同若不仔細觀察,張冠李戴,舊部合乎物態,物理與物情。此外鳥類棲宿或非翔時,頭必迎風、如背著風、羽毛必定掀起來,這也應該注意到的現象。

  速寫時可先畫出鳥的主要形體***蛋型***在根據頭部的動態***如伸頭、縮頸、扭轉等***新增頭部***頭部大致也成蛋形***,再新增翅、尾與足部。爪在平地時需踏的穩,在枝上需抓的緊。非翔實縮頸則展足,縮足則展頸,不可兩者同時伸展。最重要得是身體要有重心,型態力求生動活潑,才能表現出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