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風景用什麼濾鏡

  今時今日,絕大多數的數碼相機都可通過設定白平衡來調整色溫,已取代上述濾鏡的功能。如果使用 RAW 格式拍攝,也可以在計算機上進行白平衡後期調整。但在某些情況下,例如照明狀況不佳,或者是水下攝影等場合,這些顏色濾鏡仍然會大派用場。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拍攝風景濾鏡選擇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偏光鏡***Polarizers***

  用途:過濾反射光線。

  使用場合:拍攝水面、商鋪櫥窗、植物和天空。

  偏光鏡對拍攝風景照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主要用途是消除不同表面的反光,令藍天更藍、樹木更綠;此外,它也可以減少水面及櫥窗的倒影。

  要理解偏光鏡的原理,先要明白光線是以波形傳播,正常的光波震動的方向並不限於單一平方向,而是不規則地從四方八面而來。但在特殊情況下,也就是經過反射,光波震動的方向就會變為單一方向。

  由於偏光鏡只容許光線在單一震動方向通過,在調整偏光鏡的角度後,其他震動方向的光波就會被“過濾”掉。當偏光鏡和反射光形成某一個角度,反射光就自然被消除,達到減少反光的效果。

  使用偏光鏡時有幾點要留意:由於偏光鏡只容許光線在單一震動方向通過,光線的強度因此隨之減低。意味著在同一光源下,使用了偏光鏡的相機,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假設光圈不變***。在手持相機拍攝的情況下,手震影響也會比較明顯。偏光鏡若是用於超廣角鏡頭上,也可能會發生光暗不均的情況。

  減光鏡***Neutral Density ,ND***

  用途:減少進入鏡頭的光量。

  使用場合:在強光下拍攝瀑布及河流。

  ND 鏡可以將投射在感光元件的光量平均地減少。當你相機的設定***光圈、快門和 ISO***已不能再進一步減低相機的進光量,或者你想在某一個設定下獲取更慢的快門值或者更大的光圈值的話,ND 鏡就派上用場了。

  ND 鏡主要是在慢快門的設定下使用,如:在陽光下拍攝如絲綢般的流水,使流水更富動感;讓移動中的物件***如人和車***變得不明顯,甚至在影像上消失;增加移動物件的動態等。

  注意,一些質量較差的 ND 鏡會令照片偏色,不同廠商對 ND 鏡減光量的表達方式也不一,大家使用時應加以留意。

  漸變鏡***Graduated Neutral Density,GND***

  用途:控制光線的強度,控制光差。

  使用場合:應對風光攝影中明暗差距太大的情況。

  漸變鏡可以將一張照片的亮度,由照片中某個位置開始***大多由上到下***逐漸減低,這種濾鏡十分適合一些光差簡單的風光照,例如日落照***近太陽的天空較亮,近地面的位置較暗***。

  在數碼攝影未流行時,漸變鏡可說是每個攝影者的必需品。現在不少數碼相機已經具備 HDR 功能***將多張不同曝光的照片合成***,但效果與漸變鏡不盡相同,所以不能完全取代。

  UV 鏡***UV,Haze***

  用途:保護鏡頭。

  使用場合:任何時間。

  在膠片機年代,UV 鏡主要藉著減少射進膠片的紫外線,來提升照片對比度。今天一般的數碼相機,感光元件並不紀錄紫外線,因此已無需再對紫外線進行過濾了,所以主要起保護鏡片之用。

  暖色鏡、冷色鏡***Warming,Cooling***

  用途:改變照片白平衡。

  使用場合:風光攝影、水底攝影、特殊燈光下的攝影。

  暖色鏡和冷色鏡能改變照片色溫,可用來糾正光線、或者讓照片展現出奇妙的色彩。例如,在陰天時增加一些溫暖色調,令照片看起來更像在日落時分拍攝的。

  單反拍攝風景的技巧

  拍攝題材

  ·霧景的拍攝

  霧景的風光照,畫面別有一番情趣,清新淡雅,似一幅水墨畫。在廣闊平坦的田野,霧氣較為穩定,攝影者可以從容構思創作;而山區的霧則飄浮流動,變化多端,攝影者要把握時機,在主體半遮半掩之時按下快門。

  霧中的大自然似有似無,時隱時現,在視覺給觀賞者宛若仙境的感受。但是,旅遊攝影者應瞭解的是,如果霧過於濃厚則不宜攝影。

  霧天的光線是散射光,物體形態和畫面的色彩較難表現出來,近景較為清晰,景物愈遠愈模糊。旅遊攝影者在選景時,應取具有一定輪廓,色調有明暗對比的景物;處理好前後景的關係,表現出畫面的層次。攝影者可以在前景納入色彩鮮豔的花卉,或安排一個身著紅色服飾***或用其它道具***的模特點綴,從而使整幅畫活躍起來,營造視覺的強烈對比。在單一色調的景物中,只要有很少的不同色彩的物體在其中,這個物體就顯得特別顯眼,這就是色彩對比的原理。需要注意的是,在構圖時,色調突出的景物所佔的畫面比例不宜過大,否則會破壞霧景應有的視覺效果。

  拍攝霧景,在曝光量要適當增加1EV,如果想拍攝出具有高調效果的風光照,拍攝時的曝光量可增加1.5——2EV。雖然霧天多為散射光,但我們認真觀察陽光的照射方向,還是有逆順之分的。在順光情況下,畫面宜流於平淡,逆光情況下拍攝霧景,可以增加畫面的透視效果。

  順便一提,霧天的溼度大,旅遊者注意為嬌貴的相機防潮,應到需要拍攝時再從包內取出使用,旅遊回家後要及時放入乾燥箱內吸溼。

  霧天氣候是有季節性的,那麼攝影者在無霧的天氣就無法創作這一題材的內容嗎?不是的。在無霧的天氣,攝影者可以用高堅霧化鏡***150、151***人為模擬霧景效果,在使用時調整鏡座中的霧化鏡位置可改變前景和背景的清晰度,背景距離愈遠,霧的效果愈自然。

  ·如何拍攝日出、日落

  在高山上拍攝日出時要事先了解日出的時間和方向,並根據遠近景物安排畫面,選好拍攝點。

  如果天際無雲,火紅的太陽會突然出現,當紅日露出剛剛呈圓形時,正是拍攝的好時機,稍有遲疑,旭日那特有的紅色就會迅速消失。

  如果天際有較低的雲層,紅日往往被遮住,但云層間常會出現絢爛的彩為提高拍攝成功率,可以設計幾種曝光方案組合拍攝。

  日落時,太陽顯得又大又園,若周圍有火燒雲,景緻相當迷人。為正確曝光,也應該設計幾種曝光方案組合拍攝。

  ·水景的拍攝

  旅遊,人們所到之處不外乎山山水水,大到江河湖海,小至山澗涓涓細流,所謂山重水複又一景,因而風光攝影中水景的拍攝佔有很重要的部分。況且,廣東地處沿海,夏日眾多的遊人多往海邊一旅。 水景的拍攝大致分為:海灘、河流、小溪、湖泊等。

  在海邊拍攝風光,海灘上往往顯得空曠,攝影者選取畫面時要多觀察勤思考,適當選擇安排前景***礁石、椰樹***、中景***行駛在海中的漁船***、遠景***天邊的雲彩***。在海邊取景構圖還要注意海平面的平衡,否則照片中搶眼的斜線就會使觀者感到彆扭。同時,因海灘線條缺少變化,攝影者可選擇較高處位置以海浪或海灘為對角線拍攝,營造出一種視覺效果。構圖相對多用橫幅以表現大海的寬廣。這裡還可以告訴攝影者一個辦法,如果海面天空沒有云彩,畫面平淡,可在鏡頭前裝上用高堅彩虹鏡,拍攝出來的效果會讓你有眼前一亮的驚喜。拍攝河流時,攝影者構圖時應裁取河道彎曲部位,利用曲線引導人們的視線,注意調整不同的影調層次,利用岸邊的花草樹木做前景。早晚拍攝河流***海景***,可用加減補償曝光的辦法多拍幾張,以獲得不同影調效果的照片。

  拍攝山澗小溪時,由於場景小,攝影者可多選擇在溪正中或對角線拍攝的構圖手法,同時用豎拍以加深畫面的縱深感,獲得較大的場景效果。拍攝小溪多為信手拈來的小品,故攝影者還要在用光線和色彩上取勝。由於山澗溪流光線較暗,拍攝時應用三腳架穩定照相機。拍攝小溪或瀑布,攝影者既可用較高的快門速度***1/500秒***來凝固清晰的畫面,也可以用慢速***1—3秒,具體視流速而定***創作出如夢如幻的似煙霧一般的流水。如果光線明亮,也可以在鏡頭前裝高堅的減光鏡,如果旅遊者沒有減光鏡,可採用多次曝光的辦法達到同樣的效果。只是此種方法要進行曝光值的換算,故不建議初學者使用。

  拍攝湖面景色時,由於水面平靜如鏡,旅遊者可注重拍攝水中倒影,表現出湖面的寧靜。當然,在平靜的水面投入一塊石子,激起層層瀲灩,或劃過一葉扁舟,可以增加畫面的動感,形式就活躍起來。所以說,拍攝湖面水景可動可靜,都不失為創作的辦法。

  戶外拍攝小貼士:

  ·忌陽光直射攝影

  亮麗的陽光提供良好的照明條件,使景色有生氣,色彩飽和,併為使用高速快門和小光圈提供了條件。但是強烈的陽光也會帶來問題,最為突出的是它那耀眼的光線會使被攝人物睜不開眼,同時,高角度的直射光還會在人物臉上造成濃重的陰影,損害人物的形象美。所以在戶外拍照,應多讓陽光從側面照射被攝者,忌臉部直接面向太陽。

  ·忌人物與有色環境過近攝影

  在明亮的光線照射下,物體的反光會增強,在這種情況下,人物應儘量遠離那些色彩明豔的景物***如新油漆好的建築物的外牆、大型遮陽棚等***,否則那些景物的色彩會對映到人物身上,造成偏色。

  ·忌頂光時人物站在水泥地上拍照攝影

  因為水泥地表面較平整,且顏色淺淡,會形成較強的反射光,這種自下而上的“腳光”,往往造成一種恐怖效果,應儘量避免。

  ·忌立於樹旁拍照攝影

  光與影相輔相成,光愈強,影愈深。當人物站在樹旁拍照時,陽光時常會把樹葉投影到人物身上、臉上,造成斑駁的陰影,有損畫面的美感。

  ·忌忽視濾光鏡攝影

  在戶外無雲的藍天下,所有避光處都帶上藍色色罩。在如此環境中,若想讓攝得的景色保持原有的色彩,就必須在鏡頭前裝上相應的濾光鏡。

  構圖原則

  必須學會透過鏡頭在取景框中觀察被攝的景物及周圍的環境,選擇最佳的拍攝點,以得到最為滿意的構圖。在取景、構圖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突出主體

  在拍攝之前,心裡要像繪畫前那樣首先“立意”,考慮照片畫面中,主要表現什麼,被攝主體安排在什麼地方。然後通過光線、色彩、線條、形態等造型手段,來達到突出主體的目的。

  ·視覺平衡

  一幅構圖達到視覺平衡的照片、能給人以穩定、協調的感覺。平衡有對稱平衡及非對稱平衡兩種、非對稱平衡的構圖,往往比對稱平衡的構圖更富有動感。景物的大小、形狀、重量和方向、以及色彩等都對視覺平衡有重要影響。

  ·虛實相映

  虛實是指被攝主體與空間前、後景的清晰、模糊的程度。運用的手法不外乎藏虛露實、虛實相間、虛賓實主、以虛托實。其目的是為了突出主體,渲染氣氛,增強空間縱深感。實,主要是表現被攝物件的主體;虛、主要是表現被攝物件的陪體,以襯托主體,它是構成畫面意境的重要環節。

  講究節奏與旋律攝影構圖,被攝物件以相同或近似的形式交替出現,有條理地重複,便形成節奏;節奏如果表現出線條、舒暢、和諧、起伏等動態變化,就成為旋律,從而使畫面優美、抒情而流暢。節奏與旋律是深化主題的重要環節,它們包含線上條、色彩、光線的反差與色調中。

  ·簡單

  實際上攝影是“減法”,就是說畫面上跟主題無關的物體最好全部去掉,越簡單就越好。特別是對初學者,構圖更是應該從簡單開始。

  ·天空

  在風景攝影裡,天空是很重要的部分,很多時候天空是構圖的主要部分,而自然界的很多自然想象的美就足以讓人震撼。所以,好的攝影愛好者,應該要時常留意天氣的變化,這樣就會總結到一些自然的規律,例如雨後的晚霞是最漂亮的,雨後如果出太陽,你就會見到彩虹等等。

  ·參照物

  單憑照片裡的景物,有時候我們很難判斷物體實際的大小,而通過我們熟悉的參照物,對比後我們就能“感覺”到景物的大小了。這種參照物通常用來表大自然的雄偉,壯觀。

  光線運用

  攝影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對光線的運用結果。光線直接影響色彩和影調,影響線條和形態。因此,在同一景點,拍攝同一景物,如果光線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構圖意境和不同氣氛的照片。

  ·順光

  光線來自景物的前方,景物不會有陰影,反差小,其色彩、線條、形態、氣氛都能得到真實的表現。

  ·側光

  光線來自被攝景物的一側,景物便會產生陰影,形成反差,使形態、線條、質感得以突出,從而產生多變的構圖。這是攝影時所經常採用的。

  ·逆光

  光線來自被攝景物的背面,景物大部分處在陰影之中,而強烈的輪廓光可勻勒出物體的清晰形狀,從而創造出鮮明而簡潔的畫面。

  ·漫射光

  在這種光線下,景物沒有明顯的反差,色調平淡而變化少。因而景物的形態、線條和質感都不太明顯。

  線條運用

  線條是構圖的骨架。任何形象化的作品,都離不開線條。

  通常起線條作用的有樹、草、電線杆、河流、波浪等,不同的線條能給人以不同的視覺形象,如水平線能表示穩定和寧靜,垂直線能表示莊重和力量,斜行線則具有生氣,活力和動感,曲線和波浪線顯得柔弱、悠閒,富有吸引力;濃線重,淡線輕,粗線強,細線弱,實線靜,虛線動,構圖時可晃活地加以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