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外匯儲備風險

  外匯儲備風險是指外匯儲備所有者或投資人在持有、經營儲備資產過程中,因偶發性、不完全確定性以及其他各種因素所引起的收益的不確定性和儲備資產損失的可能性。那麼具體它是怎麼樣的呢?請看小編下面的資料整理。

  

  外匯儲備風險***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Risk***是指外匯儲備所有者或投資人在持有、經營儲備資產過程中,因偶發性、不完全確定性以及其他各種因素所引起的收益的不確定性和儲備資產損失的可能性。作為一國持有的特殊金融資產,外匯儲備既面臨金融資產普遍面臨的一般金融風險。

  而國家外匯儲備風險是指一國所有的外匯儲備因儲備貨幣貶值而帶來的風險。它主要包括國家外匯庫存風險和國家外匯儲備投資風險。

  象徵

  自1973年國際社會實行浮動匯率制以來,世界各國外匯儲備都面臨同樣的一種運營環境,即儲備貨幣多元化,儲備貨幣以美元為主,包括美元在內的儲備貨幣匯率波動很大。這樣,就使各國的外匯儲備面臨極大的風險。由於外匯儲備是國際清償力的最主要構成,是一國國力大小的一個重要象徵,因此外匯儲備面臨的風險一旦變為現實,其造成的後果是十分嚴重的。

  外匯儲備風險的特點

  由於其來源和用途的特殊性,存在一些特殊風險。其特點是:

  1、除了面臨金融風險,還面臨一定的非金融風險。

  2、首期風險主要由國家承擔,一旦風險暴露會呈梯次推進,進而影響到整個經濟體系的發展。

  3、風險高度集中,一旦風險變成現實,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甚至打亂金融秩序,帶來社會動盪。

  4、風險程度受多種因素影響,且容易因外部衝擊而加劇。

  5、受損國和地區會採取緊急救治措施,但這些措施可能會影響到其他國家和地區金融乃至經濟局勢的穩定。

  外匯儲備怎麼管理

  原則外匯儲備管理的原則如下:1,保持外匯儲備的貨幣多元化,以分散匯率變動的風險;2,根據進口商品、勞務和其它支付需要,確定各種貨幣的數量、期限結構以及各種貨幣資產在儲備中的比例;3,在確定儲備貨幣資產的形式時,既要考慮儲備資產的收益率,也要考慮流動性、靈活性和安全性;4,密切注意儲備貨幣匯率的變化,及時或不定期調整不同幣種儲備資產的比例。

  原則歸納國家外匯儲備的管理原則可以歸納為“安全、靈活、保值、增值”。第一位是安全,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保值和增值才有基礎。但由於儲備資產是支付工具,應該隨時能變現,因此必須具有靈活性,這兩者缺一不可。這裡所說的安全,不僅是貨幣匯率、利率風險的防範,更重要的是變現、流通、兌換風險的防範。因此,為減少儲備資產風險,在考慮對外支付的情況下,應該採取積極主動的手段,把儲備當作金融資產進行管理和運營。在保值的基礎上,不僅要獲取基本利息的收益,還要努力爭取獲得較高的投資收益,實現儲備資產的增值。

  經營原則各國政府管理和經營外匯儲備,一般都遵循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三個原則。安全性是指外匯儲備應存放在政治穩定、經濟實力強的國家和信譽高的銀行,並時刻注意這些國家和銀行的政治和經營動向;要選擇風險小、幣值相對穩定的幣種,並密切注視這些貨幣發行國的國際收支和經濟狀況,預測匯率的走勢,及時調整幣種結構,減少匯率和利率風險;還要投資於比較安全的信用工具,如信譽高的國家債券,或由國家擔保的機構債券等。流動性是指保證外匯儲備能隨時兌現和用於支付,並做到以最低成本實現兌付。各國在安排外匯資產時,應根據該國對一定時間內外匯收支狀況的預測,並考慮應付突發事件,合理安排投資的期限組合。現金和國庫券流動性較強,其次是中期國庫券、長期公債。盈利性是指在保證安全和流動的前提下,通過對市場走勢的分析預測,確定科學的投資組合,抓住市場機會,進行資產投資和交易,使儲備資產增值。但是,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三者不可能完全兼得。一般高風險才能有高收益,盈利大的資產必然安全性差,而安全性、流動性強的資產必然盈利低。所以,各國在經營外匯儲備時,往往各有側重。比如富國多重視流動性,以隨時干預外匯市場或用於對外支付,小國和資源貧乏國家多看重價值增值和財富積累。一般來說,應儘可能兼顧這三項原則,採用投資組合的策略,“不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實行外匯儲備的多元化經營,降低風險,實現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