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按摩什麼穴位能止痛
胃痛是胃病常見的一種症狀,胃痛起來會給大家帶來很大的痛苦,這時要採取有效的方法來緩解,那麼胃痛按摩什麼穴位止痛呢?下面就隨一起來了解下吧!
胃痛可止痛的按摩穴位
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治胃痛
它們都在胸部,我們從腹部往上摸,會摸到兩塊骨頭,這就是肋骨,順著這兩塊骨頭往上,會發現它們有一個交點。這兩塊骨頭就像一個“人”字向下一樣,這個地方就叫劍突,從劍突的位置到肚臍是8寸,中間一半的位置,也就是4寸的地方就是中脘。從中脘向上1寸就是上脘,向下到肚臍的一半,也就是肚臍向上2寸就是下脘。
在腹部,肚臍上方5寸、4寸、2寸的地方有三個穴,分別叫做上、中、下脘。上中下是依據位置的高低來分的,就好像桃園結義三兄弟的年齡似的。最重要的是這個“脘”字,脘指的是胃,古人說“胃為太倉,三皇五帝之廚府也。”太倉是什麼呢?一個官名,古時候有太倉令丞,就是替皇帝管糧食的官。
中醫根據脾胃的作用,也將其命為倉廩之官,也就是人體的後廚房。上、中、下脘,表示這幾個穴分別處於胃的上、中、下部。
上脘在胃的上部,和賁門相對應,賁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食管,是食物進入胃的通道。上脘穴在這個位置,對於人們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飽,或者其它原因而導致的胃脹、嘔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療效。
中脘穴在胃的中部,佔據了胃的主體部分,因此對於脾胃疾病的治療效果是最好的。所以理所當然地成為脾胃病的常用穴。現代研究也發現,刺激中脘穴之後,胃的蠕動會增強,表現為幽門開放,胃下緣輕度升高。而且還可以提高機體免疫能力,使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增強。
下脘穴在胃的底下,胃和小腸連線的轉彎處。胃雖然是消化器官,但它只對食物進行粗略的加工,就好比我們榨果汁,先要用刀將水果切成大塊,再放到攪拌機當中。胃就相當於這把刀,只做一部分簡單的工作,真正的消化過程是在小腸中完成的。下脘穴位於食物從胃進入小腸的關口處。對於食物在胃中下不去導致的腹脹、胃痛、嘔吐等都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因為它在胃的下部,對於因為中氣不足導致的胃病、胃下垂等症狀也有很好的療效。
從這裡可以看出,上、中、下脘“三兄弟”在胃上形成一條線,相當於脾胃的衛士,對於和脾胃有關的疾病都有很好地防禦和治療作用,是胃的忠實護衛隊。所以,對於胃系疾病,就像某個廣告裡說的,胃痛、胃脹、胃酸等等,都可以來找這三兄弟“助陣”,將它們一網打盡,絕對比廣告裡的方法真實有效。
導致胃痛的原因
生活中有許多疾病都可能會導致胃痛,一旦患上胃痛對於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那麼哪些原因可能會引發胃痛呢?下面為大家介紹導致胃痛的幾種常見原因,供大家瞭解。
1、飲食傷胃
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其氣以和降為順,故胃痛的發生與飲食不節關係最為密切。若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損傷脾胃,飲食停滯,致使胃氣失和,胃中氣機阻滯,不通則痛;或五味過極,辛辣無度,或恣食肥甘厚味,或飲酒如漿,則傷脾礙胃,蘊溼生熱,阻滯氣機,以致胃氣阻滯,不通則痛,皆可導致胃痛。
2、寒邪客胃
寒屬陰邪,其性凝滯收引。胃脘上部以口與外界相通,氣候寒冷,寒邪由口吸人,或脘腹受涼,寒邪直中,內客於胃,或服藥苦寒太過,或寒食傷中,致使寒凝氣滯,胃氣失和,胃氣阻滯,不通則痛。
3、精神緊張
一個人在緊張、煩惱、憤怒時,其不良情緒可通過大腦皮質擴散到邊緣系統,影響植物神經系統,直接導致胃腸功能失調,分泌出過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縮、幽門痙攣、排空障礙,胃粘膜保護層受損,造成自我消化,形成潰瘍。
4、酗酒無度
酒精本身可直接損害胃粘膜,酒精還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過來加重胃的損傷。
5、濫用藥物
因為工作忙,一些上班族因為胃痛就去買止疼藥吃,這是錯誤的,容易導致胃病加重。止疼藥一般都是解熱鎮痛劑,解熱鎮痛片含乙醯水楊酸、咖啡因等,對胃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並能促進胃酸分泌,造成胃酸再次對黏膜及潰瘍產生強烈的刺激,使胃腸炎症加重,甚至潰瘍出血,等於抱薪救火,越治越痛。
治療胃痛的飲食
對於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首先要做的就是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每日三餐都要定時,間隔時間合理,並多食清淡、少刺激性食物。
飲用酸奶,因為它不但能夠提供蛋白質促進黏膜修復還能夠保護胃黏膜。即補充了營養,又栽免了抗菌素對人體產生的副作用,由於酸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桿菌,可以使抗菌素藥物引發的腸盜菌群失調現象重新獲得平衡,同時保護了胃粘膜。
腸胃不好吃飯要慢、爛、熱。饅頭:細嚼慢嚥。多咀嚼,攪拌,慢慢嚥下。爛:飯菜鬆軟疏脆、易嚼易化,不吃粗糙、硬韌的食物。熱:飯菜應溫暖,不吃燙食和偏涼冰冷食物。
胃病的人要絕對戒菸、酒、咖啡、濃茶、碳酸性飲品***汽水***避免胃癌的出現。
饅頭可以養胃,不妨試試作為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