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學習做家務勞動

  讓孩子做家務是幫助孩子成長的最好機會,它不僅可以增加孩子做事能力,更可培養其責任心。那麼作為父母的應該如何引導培養孩子做家務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如何培養孩子做家務,希望能幫到你。

  如何培養孩子做家務

  1、從個人份內工作開始

  父母不妨讓孩子從個人份內工作開始學習,其中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學習將衣服穿好、放好;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好;把髒衣服放進籃子裡;讓孩子慢慢習慣其實做家務也是自己份內的工作。

  2、工作計劃表

  父母可以設計一份工作計劃表,並和孩子一起討論他能做些什麼?想做些什麼? 

  3、從趣味活動***遊戲***中學習

  A。清潔隊員與收購員。寶寶假設自己是一位清潔隊員,開著一輛清潔車,清掃各種玩具和東西,然後交給收購員***即媽媽***處理。藉由遊戲培養孩子做家務興趣。

  B。扮家家。利用玩具、餐具***杯、盤、湯匙、鍋***等與孩子玩做家務遊戲。“娃娃,平常都是媽媽做飯給你吃,今天你也炒個菜給媽媽吃好嗎?”“娃娃做的菜真好吃。吃完了,現在我們一起將桌子、盤子、碗收乾淨好嗎?”藉由遊戲達到教育效果。

  4、引導

  ***1***擇菜:讓孩子一起參與,從擇菜到洗菜,讓孩子知道所吃的菜餚需要經過這些步驟才能食用,從學習中教導孩子做家務。

  ***2***洗米、煮飯:從開啟米缸舀米,家長與孩子一起參與,並告訴孩子舀量多少。洗米時,也可以告訴孩子,這水除洗米外,還可以留著做其他用途,如洗菜,讓孩子除了參與家務外,還能教育孩子節約概念。

  ***3***掃地、擦桌子:先找出一塊孩子專用的抹布及掃把,讓孩子試著去做家務,或由父母教孩子如何做,才能將桌子、地板弄乾淨。

  ***4***晒、收、疊衣服:晒衣服時可請孩子幫忙拿衣架,由媽媽晾衣服;收衣服時,孩子還小,可由他負責拿自己的衣服;疊衣服時,孩子也可以學習摺疊及分類放好。

  給孩子安排勞動注意事項

  1、用商量的口吻囑咐孩子從事簡單勞動

  很多時候家長叫寶寶做某件事情時習慣擺著大人的姿態和用命令式的口吻,但是寶寶大多都會討厭,因為你剝奪了寶寶的選擇權利!如果想要寶寶幫忙家務,你應該以“能幫我拿面紙嗎?”等商量的口吻,委婉地囑咐孩子。給寶寶提供選擇比直接地安排任務更能讓孩子感到快樂。再小的孩子都喜歡被家長尊重的感覺,所以媽媽可以列出一張家務清單讓寶寶在這些選項中選擇一兩項家務,家務是自己主動選擇的,因此心理上會承擔起完成任務的責任心。

  2、當寶寶玩遊戲的時候,不能讓寶寶做勞動

  在房間裡玩得正高興投入,媽媽在這個時候讓孩子去做家務活,肯定只會引發寶寶對家務勞動的厭煩心情。因此,你要選擇好一個合適的時機。在指派任務時不該採用強迫的方式,可以適當地留給寶寶一個緩和的過程,比如“我讓你再玩十分鐘,之後要去把地上的書放到書架上整理好。

  3、事情做得好積極誇獎,做錯時候給鼓勵

  對孩子來說,積極參與勞動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所以家長不必糾結於結果的細緻與完美。如果寶寶這次做得很好,或這次結果和以前相比進步很大,家長都應該積極誇獎寶寶,用這種成功的愉悅情緒來強化寶寶的行為。

  但如果寶寶做錯事了,桌子擦得還是不夠乾淨,或者擺放碗筷時不小心打破飯碗,家長都不應該隨便責罵孩子,而是應該給孩子一些鼓勵、指導,讓孩子有信心下次做得更好。

  孩子做家務勞動的重要性

  1、有助於孩子建立自我價值感

  家長們有沒有發現,當自己請孩子幫一個小忙之後,孩子會特別地快樂,他們也特別願意家長們下次再請他們幫忙。這就是自我價值的體現,孩子們覺得自己是這個家庭的一分子,他們能幫助家裡做點小家務,從中找到自我價值和自信。所以,家長們不妨給孩子一些做家務的機會,盛飯、洗碗,這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妨交給孩子去做,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大有幫助。

  2、有助於練習動作技能

  不同的家務可運動到不同的部位,禮物折衣服可練習到小肌肉,擦地板則可運用到大肌肉。

  3、培養責任感

  做家務看起來似乎只是簡單的重複性動作,但讓孩子先從和自己相關的事情做起,再擴充套件到其他家人,從小學著為家中盡一份心力,便可培養出責任感。因為家務本就是家中每個人的共同責任,整理自己的東西更是責無旁貸,大家生活在一起,自然都有責任參與整理和打掃。

  4、增加自信心

  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孩子還能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雖然年紀還小,不能做得很完美,但在練習的過程中,孩子會發現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所以從中獲得自信。

  5、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剛開始學習做家務,一定有做不好的時候,但是媽媽不需要著急,在練習過程中,孩子會觀察媽媽的做法,媽媽也可一步一步地進行示範講解,讓孩子通過模仿媽媽的動作來完成家務,這樣能讓孩子思考“怎麼做才能做得好”,進而學習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6、練習分類與收納的能力

  家務中除了常見的打掃、清潔外,也包含了許多收納整理的部分,這個部分可讓孩子練習分類與配對等收納能力。例如襪子手套要一對一對地折在一起,還要將衣、襪、裙、褲等衣服根據屬性放進不同的抽屜。

  7、可以讓孩子懂得感恩

  孩子平時都是坐享其成,從來不知道做飯的辛苦。如果父母讓孩子也體驗一下在廚房裡做飯有多累,多辛苦,孩子就會明白,這些香噴噴的飯菜有多來之不易,從而懂得感恩。很多孩子從小到大,手指頭兒都沒碰過丁點家務,他們甚至連廚房都沒有進過,不知道飯是怎麼煮出來的,不知道菜要如何下鍋,總之就是一個連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孩子,這樣子的孩子爸爸媽媽能把他們放心交給社會嗎?

  8、有助於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

  許多父母不讓孩子做家務的理由很簡單,他們認為孩子做不好,所以不讓他們做。或者說想等他們大一點之後再讓孩子做。其實,父母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三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幫家裡做些簡單的家務了,比如倒垃圾,把垃圾倒到垃圾桶內,這雖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也可以鍛鍊孩子養成做家務的好習慣!父母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只要你讓他們參與,有了參與的熱情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孩子在七歲之前可以基本學會所有的家務,當然做飯要稍微延後些,一般需要等到孩子十二歲左右才能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