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學習傳統文化
在傳統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提倡要順應兒童自然身心發展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提出因勢利導、分辯善惡、兼用體罰等教育方法。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培養孩子學習傳統文化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培養孩子學習傳統文化的方法
言傳身教讓孩子理解國學
“古文艱深難懂,很多家長怕孩子年齡小弄不明白,其實這些問題很容易解決。”在給孩子講解國學時,我們根據他的理解能力,解釋的深度和廣度也應不一樣。比如“凡是人,皆須愛”,三歲孩子能明白“儘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就夠了,五六歲的孩子可以跟他講懂得愛就是替他人著想,而十歲左右的孩子應明白尊重和理解一個人也是愛的表現。
國學教育不應為了教國學而教。重要的是能在生活中切切實實地用國學規範孩子的言行,或者說用國學裡的格言指導孩子做事。因此,讓孩子跟讀、聽爸爸媽媽講解、背誦國學不是終極目的。關鍵是通過日常生活中具體的場景,讓孩子感同身受,理解其中的意思。
比如,《弟子規》中所說的“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汙穢”,是教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回家後脫下的衣物要放在固定位置,不要亂扔亂放,以免汙損褶皺,用的時候找半天。如果平常父母這樣以身作則,在教孩子的時候會起到更好的作用。
再比如,當孩子說話不算數時,答應自己收拾玩具,或者看完一集動畫片後不再看第二集,結果又反悔、耍賴。這時候媽媽可以用“言必信,行必果”來教育孩子,這些格言言簡意賅,讀來朗朗上口,孩子在記誦的過程中能潛移默化地接納它們,逐漸養成美德。
通過環境激發孩子的探索熱情
中國傳統文化包括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非常豐富的內容。尤其是民俗和節日,不僅給人們帶來快樂,更是一方水土的標誌。孩子學習瞭解這些風土人情對於將來融入社會,尊重多樣文化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媽媽們利用節日教給孩子製作傳統禮品是一個不可多得好機會。比如製作月餅、麻糖和麵人等禮物,既讓孩子體會到樂趣,又對這些傳統節日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
在家裡佈置好琴棋書畫等讓孩子耳濡目染,由被動到主動,自發的學習瞭解這些文化用品。
不同的環境可以設計成不同的教學場所。很多孩子正是在觀看傳統戲曲和皮影表演的過程中,對這些民族文化精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中國的很多大師都是在家庭文化氛圍中逐漸成長起來,
比如著名的京劇大師梅蘭芳,在長輩的薰陶下,他從小就喜歡看戲、聽戲。八歲的時候,就開始學戲了。其實他天賦並不好,被老師評說"不行,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但是在這種濃厚的氛圍激勵下,經過刻苦努力後仍成長為一代名家。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不可小視。
多種方式培養學習興趣
有人說國學很枯燥,很難學,可是學英語、學彈琴也很枯燥,為什麼孩子也得學呢?為什麼孩子也能學會呢?
興趣是靠培養的,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喜歡認字、彈琴。現在,大多數爸爸媽媽小時候也沒有讀過這些國學經典,也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沒有父母的以身作則,家中沒有學習的榜樣,孩子自然興趣也不大。
如果父母能夠靜下心來,每天情感豐富、抑揚頓挫地讀半個小時書,每次都叫孩子一起來讀,並配上古典音樂,雖然有些調皮的孩子開始不配合,但是時間一長,孩子一定會開始願意跟著讀了。哪怕他只跟讀5分鐘、10分鐘,家長也要給予適當的表揚、肯定,讓他有成就感。平時,可以隨身攜帶《笠翁對韻》、《唐詩三百首》等口袋書在路上讀,或是在車裡播放相關音訊,充分利用這些時間,讓路上的時光也能進行國學教育。
如果孩子對於誦讀不感興趣,家長還可以改變一下策略,將國學教育融入故事和遊戲中,設計一些國學手指操、國學武功操;爸爸媽媽還可以表演一些國學故事情景劇,如孔融讓梨、黃香溫席,孩子一定會興趣大增,並迫不及待地要求加入。
參觀遊歷,學習優秀人物
在青春期到來之後,孩子逐漸變的獨立,思考能力也逐漸增強。這個時候家長應增加孩子的動手實踐機會,參觀古蹟人文,擴充套件其視野。
中國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人文古蹟遍佈中華大地,英雄人物身上彰顯著中國精神文明的脊樑。在寒暑假時間裡,帶孩子旅遊不應止於遊山玩水。去陶瓷之都唐山和景德鎮體驗,陶瓷製作的神奇和各式藝術品的美麗。去紅色旅遊區,瞭解中華大地上曾發生的真實故事。
在回來之後再次捧起歷史課本,也就不僅限於紙上文字。思想的範疇也不會陷於言情小說的空虛小世界。
動手實踐古為今用,最近有不少高中女生喜歡優美的古裝,自己動手做一套優雅的唐裝或漢服,甚至在上了大學之後仍是漢服傍身,為校園增加了一道亮麗風景線。
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家庭教育原則的形成
1、重視早期教育的原則
我國傳統家庭教育很重視對兒童施行早期教育,提倡及早教育。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的精闢見解。先哲們認為人的幼年時期注意力集中, 記憶力強,學習過的知識不易遺忘,因此應及早教育。“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以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這是顏之推的原話。
在培養子女的行為習慣方面, 提倡以預防壞習慣的產生教育應走在前面。比如《顏氏家訓.教子》中談到“驕慢已習,方複製之,捶撻至死而無威。憤怒日降而增怨,逮於長成, 終為敗德。”而北宋的程頤也認為“蓋人之幼也,智愚未有所立,則當以格言至論日陳於前, 盈耳充腹,久之安習,若固有之者。”這段話說了這樣一個道理,人在幼小的時候,還不能辨別是非,應該選擇一些有教育意義的格言,天天在他們面前講說,使其耳朵聽的,腦子記的全是這些內容,久而久之子女對這些教誨就習慣了,好象本來就有這些觀念一樣。這裡他不僅論述了教育應及早及時同時也提出了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2、重視社會環境對孩子教育影響的原則
民間廣為流傳的“ 孟母擇鄰”的故事, 雖然有輕視體力勞動者的一面, 但它也說明我國古代父母對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視環境的選擇。也正因為孟母善擇友鄰,才導致“及孟子長,學文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之謂孟母善以漸化。”
古人不僅善於利用好的環境去影響人,使子女在好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同時,也重視周圍人的思想品德和行為對子女的影響。西周時有人提倡小孩“與善人居”, 而不與惡人交往。可見為了教育好子女,古人提倡有意識地創造一個和諧、良好、優美的環境,為子女提供一些正面人物做為學習的榜樣。
在這方面顏之推的論述更為絕妙“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 久而自芬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
3、重視做人真誠的教育原則
在家庭中,父母與子女生活的時間較長,對子女影響最大的是父母的言行舉止。故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像孟子所說的那樣“言必信,行必果”不能欺騙。
韓非子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汝還,顧反, 為汝殺彘’。適市米,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 嬰兒非可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乏,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逐烹食也。” 曾子殺豬的故事說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做父母的不應欺騙子女,因為子女年幼無知,模仿力強,判斷力差,容易模仿成人,假話說多了容易養成欺詐的習慣,長大以後很難進行糾正。
4、嚴與愛相結合的教育原則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人類最偉大最生動的一種情感體驗,它發生在每一個家庭中。父母的愛是子女健康成長的首要條件,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礎。然而愛子女也是有學問有講究的, 並不是怎樣愛都有積極作用,要使父母對子女的愛起積極作用,必須對子女施以正確的愛。 那麼,怎樣愛子女才是合理正確的呢?寬嚴相濟,愛與教結合。古人對子女,既提倡嚴格管教,又提倡熱愛孩子,把愛子和教子結合起來。
如果把孩子的壞習慣歸於孩子身上而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是家庭教育中本末倒置的現象。這種父母不但沒有教育好子女,還往子女身上推責任。而為了使子女健康成長,孩子幼時必須嚴格教育,同時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要給予適當的關心和愛。愛子女必須教育子女,嚴格教育子女才是真正的愛子女。《陽玉閣五種》中也談到“愛子之道在於教,教子之道在於嚴,嚴斯威也。愛而不教猶不愛也,教師不嚴猶不教也。” 同時指出教育要講究方式。“教得其道,則子孫賢良,教失其道則子孫不肖。”
傳統家庭教育還提倡對待子女要公平,要平均施愛。袁採在《袁氏世範》中說道“父母愛子貴均。父母均其所愛,兄弟自相和睦。”提出:父母對子女應該一視同仁,不可偏愛。偏愛會導致許多弊端。
中國傳統文化對家庭教育的意義
1、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注重對孩子品德培養
家庭教育是在教人的修養和價值理念。中國人的修養是什麼呢?從傳統的觀念上來講,家庭首先是建立倫理關係的地方。其次是人在社會上,叫做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謹而信,一個人態度要謹慎,言語上不能太冒犯,不能太狂妄,而要篤誠守信。再者,叫做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如果你把家庭學習、社會學習都完成了還覺得有餘力,你可以去進行專業的文化學習了。
2、注重個性化教育 搞好因材施教
家庭教育是因材施教、揚長避短,建立一個孩子充分的想象和自信的地方。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只能以學科出發,以知識出發去進行一種物件化的教授。而只有在家裡,每個家長才真正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喜歡什麼,知道自己的孩子長項短項都在於什麼。可以說,個體差異有先天的氣質,有後天的習慣,天淵之別。偏科的孩子一定不是好孩子嗎?我們今天面對的什麼是人才?有的時候單純信任一種專業化教育會把一個天才教成庸才。某種意義上來講,每個孩子來到世界上都是一個天才,帶著他的奇思妙想。但是他的想象力受到鼓勵嗎?他的興趣受到尊重嗎?他個人的潛能被敏銳地發現了嗎?指望著老師從一個班50個孩子去發現,且鼓勵每個孩子不可替代的優點,這幾乎是一種奢望。但是每個家長面對自己的孩子,你有理由把他當成世界上唯一的這一個。他的氣質、他的興趣可能是獨一無二的,這一點是家庭教育的優勢。
3、注重孩子的發展教育 成長勝過成功
家庭教育它的出發點和終極目標都是使這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讓一個孩子有愛、有自信、有夢想,不在物慾橫流的世界上輕易妥協,這種教育也許要伴隨他終其一生。一個家庭教育最好的狀態,不僅僅是長輩對晚輩以言語或行動的施教,而是一個家庭中的迴圈教育。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家庭教育是隨時隨地都在發生。
好的家庭教育是什麼呢?是父母,甚至是祖母祖父都在隨著孩子與時俱進,一起成長。所以說,家庭教育是迴圈教育,它有長輩對晚輩的教育,也有晚輩對長輩的教育。因為我們的晚輩處於一個網際網路的時代,處於一個光速的時代。他們在說他們自己的語言,有他們的遊戲方式。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元素是構建學習型家庭,不僅孩子需要成長和學習,而且家長也需要不斷學習和進步,還需要長輩向晚輩學習。我們要學習一種開放的態度,一種成長的生命狀態,讓這個家庭保持一種蓬勃新鮮。讓全家一起去淘氣,大家一起去玩一個遊戲,一起去郊遊,或者一起完成一次顛覆性的行動。越多這樣的融洽行為,家庭教育就越容易成功,孩子也就能夠順利成長。
-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傳統文化
- 好聽的背景音樂集錦
- 江西創業加盟做什麼好
- 減肥創意平面廣告圖片
- 教師個人培訓工作總結精選範文
- 孕婦夏季感冒應該怎麼辦才好
- 會計實習自我評價範文
- 洗手間素材溫馨提示語
- 爸爸祝願寶寶說的話語
- 管理會計年終工作總結精選範文
- 英語作文求職信範文帶翻譯
- 一個銷售年終獎的標準是什麼
- 陝西省契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 有關愛國的演講稿範文小學
- 最新宅基地買賣合同範文
- 歌頌祖國的散文詩短歌
- 孕晚期日常生活起居需要注意什麼
- 網路創業成功名人故事
- 臨床醫學系畢業論文
- 生薑水晚上為什麼不能吃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