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奠父母的文章

  清明節,,只會增添更多的思念雙親的情感,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清明祭祀,思念父母

  今天是清明節,雖然有些霧濛濛,天氣還算晴朗。母親離開我們已經九年了,父親離去剛滿五年,現在他們正雙雙靜臥在西山腳下的萬佛園公墓。墓碑是在2007年8月18日修建的,每年全家人都會到墓碑前獻上花籃和鮮花,寄託我們對父母的思念。墓碑的題詞是父親親手草書的蘇軾詩句: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鴻飛那復計東西

  這是父母最愛的詩句,也是他們人生的墓誌銘,他們為祖國的解放,為人民的戲劇和教育事業奉獻了畢生,就像鴻雁那樣,偶然留點指爪印,不求什麼,又展翅飛去了。他們永遠是那樣高潔、自信、契而不捨、淡泊名利。最近小妹來信說得好:爸媽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自尊清高、淡泊名利、為人誠信”已經長在我們的骨頭裡,流在我們的血液裡,成為我們做人待事的秉性。

  前商業部長鬍子櫻臨終前曾對我說“你母親是非常有骨氣的,抗戰時在重慶,她不去投靠當大官的哥哥、姐姐***國民黨中央委員***,卻帶著你們姊妹三個住在我家***章乃器家***的亭子間,她是為主義而生的人***當時母親是中共地下黨員***”。

  前兩年為收集父親文集的文稿,我和姐弟到國家圖書館查閱1938-1945年重慶的舊報紙和文件,看到父親在抗戰期間40年代那場“民族形式”大討論中旗幟鮮明地站在魯迅一邊,發表了許多言辭犀利的文章,成為那場論爭的代表人物之一。當時父親不過27-30歲,血氣方剛、鋒芒畢露,在原則問題毫不客氣;此後在周恩來、廖承志安排下父親去做孫科的工作成立“中蘇文化協會”,為中蘇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他翻譯的蘇聯名劇《帶槍的人》相繼在晉察冀邊區和延安等革命根據地演出,使中國舞臺上第一次出現了列寧、斯大林的形象。

  1946-1948年在上海,父親和戈寶權合作編譯出版了《高爾基畫傳》和《普希金畫傳》,並以中蘇文協的名義組織過多次介紹蘇聯民族生活、集體農場、工業、文化的大型照片展覽和千人以上聽眾的大規模介紹蘇聯歌曲的音樂會。當時我們住在靜安寺愚園路250弄25號二樓,趙丹、白楊住在三樓,家裡經常會有些文化人來聚會,後來才知道是周揚從延安來傳達黨中央的指示。那時我才八、九歲受父母的影響,反蔣情緒很明顯,有一次放學回來,看見國民黨軍警用水龍頭、警棍和馬隊衝散上海師範大學學生的反戰遊行隊伍,和我看到蘇聯木刻上沙皇鎮壓遊行的情景一樣,回來我就畫了一張漫畫.....1948年秋,形勢驟然緊張,因為父親在黑名單裡,地下黨的姜椿芳來通知父親必須迅速離開,於是父親和鬱文哉夫婦四口先走,十一月母親才帶著我們姐弟一起飛赴北平。本來到北平後立即就要轉程去解放區 ***西柏坡***,聯絡送我們出去的是北平地下黨城工部的石嵐同志***我的乾爸***,他成功送走了田漢、鬱文哉夫婦,不幸被捕。緊接著解放軍圍城,我們就只好等解放了。1949年1月31日終於迎來了解放,漫長的黑夜終於過去了,我們全家到前門樓前歡迎解放軍入城,那真是一個歡天喜地的日子……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這就是父母為之嚮往、為之奮鬥的日子!他們哪裡會想到以後17年的坎坷……在思念父母的時候,同樣要思念和他們一樣的那一代為祖國、為人民獻出了一切的進步文化人。

  :清明祭——懷念父母

  早就想在清明時寫點東西來祭奠我們的父母,但每每提起筆來,總是思緒翻湧,卻下筆艱難,深恐驚擾了逝去的靈魂,更怕憑我一支禿筆難以記述我對父母的思念和感激。

  我們親愛的父親和母親很多年前就已離開了我們。這麼多年來,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他們,隨著時間的流逝,那種思念雖已不再是錐心之痛,但只要想起他們,我的眼眶就會溼潤,思念就像扯不斷的絲線纏綿而下,永無盡頭。

  小時候,我們姐妹眾多,父親對我們嚴厲中摻著無盡的慈愛,如果誰犯了錯,一定會受到嚴厲的批評。但生活中,他又是慈愛甚至“護短”的父親。由於經濟條件不好,我們平時的零食很少,在外面別人送給父親一隻梨、一牙西瓜、哪怕是一把瓜子,他都會帶回家來,自己從不捨得吃。父親在單位是一個威嚴的領導,但回到家裡卻是我們無比慈祥的父親,雖然姐姐們有點怕他,可我眼中的父親很好,因為我是他最小的女兒。記得我上初二時患中耳炎發高燒,父親一路把我背到醫院,就連排隊拿藥都沒有把我放下,惹來許多詫異的眼光,現在回想起來還覺得很幸福。

  我們的母親是一個偉大的母親。母親一生養育了我們姐妹七個,那時養育七個子女該是何等的艱辛,我們所有的衣服大到棉衣,小到內衣褲都需要母親一針一線親手縫製,鞋子當然也是親手做,那時可不像現在隨處可買,即使有賣,這麼多孩子的衣服鞋子也買不起。母親是典型的賢妻良母,集中國婦女的各種優良品格於一身,父親工作很忙母親很早就辭掉了工作在家照顧我們,還要會精打細算地過日子,父親的工資在當時還算是比較高的,但要養我們,還要照顧農村的爺爺奶奶,另外還有我的小叔和農村的親戚,所以每個月的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母親是一個幹練、細心的女人,我們從沒有因為姐妹多而缺失母愛穿的破衣爛衫或邋里邋遢。但也就是因為操勞過度再加上生了這麼多孩子,沒有照顧好自己,母親的身體一直不好。現在我已為人 妻、為人母,更加理解母親當時的艱辛,也就更加欽佩我的母親。

  但最令我們欽佩和感動的,是父母在對我們姐妹幾人受教育問題上的遠見。在我們生長的年代,做為礦工的後代,我們的同齡人受教育的程度都不算高,特別是女孩子,人們的觀點是讓她們上學唸書,會認字能算帳足矣。所以我們的許多同齡的女孩都只上到小學畢業,頂多是初中畢業,而我們的父母卻持不同觀點,特別是我的母親,她常說:我的所有孩子,只要她願意、只要她有能力,她們上到什麼時候,我就供到什麼時候,就是“砸鍋賣鐵”都要讓她們上。這就是我們的母親,我們偉大而又有遠見的母親。在那個經濟困難的年代,家裡有這麼多張嘴吃飯,還要同時供三、四個孩子上學 ***雖然那時的書學費並不太貴***,可想而知,日子過得是多麼的緊巴,可我們姐妹幾個都受到了較高程度的教育,這就是我們慈愛的父母努力的結果。

  回想成長過程,往事歷歷在目。但我的父母把我們養大成人後,並沒有享受多少福壽。父親很早就因病遽然離去,父親去得太突然走時才剛剛五十九歲,而母親的去世也給我們太大的打擊,當時我生完孩子才三個多月,母親常說:“養兒才知報母恩”。可我剛剛才體會養兒的辛苦,母親卻沒有等到我好好報答她的養育大恩就匆匆而去了。母親去世後的一段時間,我怎麼都不能接受這一事實,以至於憂鬱成病,差點就撇下襁褓中的兒子隨母親而去……

  因為是么女,小時候父母對我特別寵愛,就是我的小弟,家裡唯一的男孩都得讓著我,所以我十分依戀母親,以至於上學都沒離家太遠。但上學工作後和母親相處的日子很少,直到後來結婚懷孕以及孩子滿月後,為了更好地照顧我,母親把我接回家,那與母親朝夕相處的幾個月是我成年後最幸福的日子。母親年齡大了,可慈愛有增無減,記得夏天的一個夜晚停電了,懷孕的我耐不住熱,母親就坐在我的床頭為我扇扇子直到天亮。***寫到這裡我淚眼模糊,已不能下筆***。那時的我想著過幾年條件許可一定要把母親接去與我同住,我一定會讓我親愛的母親安享晚年。 可誰承想……現在真是應了那句話:"子欲養而親不待也”。那年春節第一次聽到陳紅唱【常回家看看】那首歌,“逢佳節倍思親”的我隨即淚流滿面,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敢聽這首歌。母親,我真的很想你。

  又是一年清明至,父親、母親,你們的靈魂是否還因為擔心你們的兒女仍在附近徘徊?放心吧,父親、母親大人,我們姐妹都過得很好,我們平安、健康、團結、恩愛。

  安息吧,我們親愛的父親、母親!

  :清明時節祭奠父母

  又到清明節,昨天遠在浙江家鄉的哥姐及全家親人去墓場祭奠已經在天堂的父母。他們來電話說:已經給我買了香火等祭奠用品替我拜祭了父母親,並託付父母如果在天有靈一定要保佑我全家健康、平安、工作順利、生意興隆、兒子學業進步……。

  感謝哥姐及親人,因為最近幾年我在外地做企業,每逢清明節都不能親自去父母墓地祭奠,心裡好生愧疚。但是,我每年都會在網路上拜祭父母,如果在天有靈,雙親一定會每年收到我的祭拜之情和祝願,也一定會理解和諒解你們最小也最愛的女兒的不便。

  日月山河,天經地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父母對兒女們的愛!滄海桑田,歲月輪迴,人間裡最深的愛是兒女對父母深深地懷念!無以回報父母之愛,只以我腳踏實地的人生來安撫你們在天有靈的心!

  小女兒在千里之外北方的網路上祝父母在天堂健康、幸福、快樂並能過上富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