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鍛鍊是慢走好還是快走好

  走路鍛鍊是最適合老年人的一個專案,強度不大又可以達到訓練的效果。對於慢走和快走兩種走路方式,呢?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每個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居住環境都各不相同,採用何種鍛鍊方式應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來確定,任何運動方式都各有利弊。關於關節欠好的老人來說,箭步走不如替換走,也即是快慢聯絡地走。箭步走對膝關節有必定的衝擊效果,假如3分鐘箭步走,聯絡10分鐘慢步走,對關節有一個減輕和維護效果。

  與年輕人的氣血旺盛不一樣,老年人氣血遍及偏虛,表現為簡單疲憊,活動量稍大就會頭暈眼花、呼吸短促、心跳加速等。快走或許一些劇烈的運動都歸於過勞的範疇,中醫以為會耗傷氣血。上了年歲後,關節、韌帶功用都明顯降低,和諧才能相對較差,假如走路過猛過快,簡單摔倒,導致軟組織傷害,乃至骨折。

  老人快走有什麼利弊

  “快走”是一種介於走與跑之間的有氧運動,其特點是運動強度適宜,對心肺功能的鍛鍊效果明顯,不需要特殊的場地,運動時間可長可短,比較適宜自我掌握,一般情況下也不 要支付費用,還可以結合日常生活和上下班靈活進行,總得來說,快走確實是一種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專案。

  每天快步走3次,每次15分鐘,不僅可以健身,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治肥胖症、糖尿病、下肢靜脈曲張等。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堅持快走鍛鍊,對防止大腦老化,預防痴呆有著積極作用。快走容易控制速度,對心肺的刺激小,不會給心臟等器官造成過重的負擔,而且能增加肺活量,加大心臟收縮力,促進血液迴圈,使大腦獲得充足的供氧,從而起到有效預防大腦老化的作用。

  但任何運動都有其對身體不利的另一面,“快走”也不例外,這種運動方式膝關節的負荷較大,如果運動者患有膝關節的各種疾病,如慢性退行性骨關節炎,就不適宜採用這種鍛鍊方式;另外快走時間如果長了,踝關節容易疲勞,在“快走”時有可能發生踝關節的扭傷;再有“快走”也要在適當場地進行,在行人和車輛都較多的大街上就不宜進行快走的鍛鍊。

  老人怎樣快走才健康

  3.1、先熱身

  在快走之前,建議做做胳膊伸展,兩腿拉伸等熱身動作,待身體稍微發熱,再進行快走。快走前熱身可使肌肉得到放鬆,防止運動後身體痠痛等問題的出現。

  3.2、選擇合適鞋子

  在快走中鞋子一定要合適,比如不要穿有跟的鞋,最好是選擇平底的運動鞋進行快走。選擇尺碼合適的鞋子,不能過緊,也不要過於寬鬆,以免腳過早疲勞,且容易受傷。

  3.3、減少摩擦

  因為快走是長時間的步行,腳的運動強度比較大。在雙腳和鞋摩擦多的地方,可事先塗些凡士林或油脂類護膚用品,以減少摩擦、防止腳受傷。

  老人快走要注意什麼

  高血壓老人儘量避免爆發性的、憋氣的、旋轉的運動,還要注意運動時頭部要高於心臟的位置。尤其是老年患者避免晨練時做一些角力推手之類的運動。糖尿病人不宜空腹鍛鍊,還應特別注意腳的衛生防護,防止糖尿病足的發生。同時應注重心理健康,保持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

  用的不良姿勢快走鍛鍊,非但起不到健身效果,還會加重膝蓋和髖關節損傷。走路姿勢不正的人,通常鞋子磨損也比正常走路者更快,建議鞋總在一個地方磨損的人最好去醫院諮詢,及時糾正走路方式。

  老人步行鍛鍊有什麼禁忌

  1、邊步行邊擺“龍門陣”

  有些人喜歡與人結伴鍛鍊,邊走邊嘮家常、聊天。這樣即使走上幾千米的路,也達不到鍛鍊的目的。

  如一邊鍛鍊身體、聚增元氣,一邊又擺“龍門陣”暗傷宗氣、分散精力,二者一增一減相互抵消,就等於白走路。另外,說話過多又易暗傷津液,加上步行出汗,將加重人體脫水。

  2、邊步行邊煲“電話粥”

  有人喜歡邊走路邊打電話,或邊走路邊玩手機等。這會讓人的心思無法集中,不能達到“形神合一”的境地,鍛鍊效果也大打折扣。

  3、邊步行邊吃瓜果食物

  步行時胃腸在不停地蠕動,如再進食予以刺激,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引發慢性胃腸道病變。

  除了這個之外,我們正在進行步行鍛鍊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呼吸的節奏,增快呼吸的頻率也是要有一定的規律的,一定要做到“氣門”開合的頻率一致,不可以太急,也不可以太緩,所以在走路的時候一定不要出東西。以防異物誤入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