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級高考考試試卷題

  我們高考要想考的好的話就少不了做語文的試題,小編今天下面就給大家整理高三語文,就給大家一起閱讀哦

  第二學期春季高考語文試卷

  一 積累應用l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家住吳門,________________。周邦彥《蘇幕遮》

  2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謂伊人,________________。《詩經•________•蒹葭》

  3杜甫《望嶽》詩“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以光的明暗寫山的高大,王維《終南山》詩中運用了相似手法的一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選擇。5分

  1小明跑步健身,堅持一段時間後想放棄,以下句子適合用來激勵他的一項是 。2分

  A.行百里者半九十。 B.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C.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 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班幹部改選,小潔被選為班長後發表感言,以下用語得體的一項是 。3分

  A.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我們將翻開新的一頁。 B.謝謝大家的信任,我會盡心盡力,做好工作。

  C.感謝大家的支援,我樂意為大家效犬馬之勞。 D.很榮幸當選班長,我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二 閱讀70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3—8題。16分

  天開圖畫即江山 王風

  ①李白詩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天然”就是自然而然。“天”與“人”是一組對舉的概念,二者同為創造者。“人”在創造,“天”更在創造。大自然的自我創造,稱為“天工”,與此相對的“人工”,通常認為是遠遠不及的。而對於人的創造,最高貴的讚美就是“巧奪天工”。與此相類,大自然的聲響被稱為“天籟”,對於人間的歌唱,其最高讚美也就是用這個詞來形容。

  ②孔子“知者樂水,仁者樂山”,人格在山水中獲得共鳴,這種人與山水的關係延續至今。音樂中大量的是對大自然的抒寫,古代最著名的器樂曲,古琴演奏的《高山》《流水》,引發了千古的讚歎和惆悵。人與人,藉助音樂描摹的山水達成最高的和諧,正是中國文人精神的一個縮影。

  ③魏晉是中國文學藝術的自覺時期,以自然為題材的山水詩和山水畫蓬勃而出,並延續至今,形成詩畫中最引人注目的傳統。開創山水詩的謝靈運好遊,曾經驚動地方官,以為山賊。人的情感與山水相通,則以山水為友。唐代李白“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都不將山水看作客體。

  ④至於山水畫,最早的文獻也出自東晉。畫家宗炳,因為老病,不能親歷山水,所以圖繪下來以了卻山水之思,山水畫就成了真山水的替代品,可供“臥遊”。中國山水畫,固然有不表現人之活動的純粹山水,但更大量的,則在山水間繪有或行或臥、其小如豆的高人雅士,以及結于山坳水濱的幾椽草廬茅屋。在古人的觀念中,這是人與自然的最高和諧,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離開了人,雖然完整,但那是寂寞而缺少生命的。山水畫集中了畫家對山水的觀察和想象,移於尺幅間,石濤山水卷軸所鈐“搜盡奇峰打草稿”正是中國藝術的真精神。也就是,從發現到創造,人可以集自然山水之美於畫幅,咫尺千里,條掛廳室,朝夕相對。

  ⑤山水可以現於畫幅,同樣也可以再起於庭園堂室之中,二者都可以稱之為“縮地移山”。從巨大的皇家園林,到小康之家庭院周遭,千百年來,人們都在模擬山水,這同時也是中國園林美學的最高原則。園林中,有山、有水、有花、有樹,而一定要婉轉曲折“直奪天工”,一若自然。一方面提煉自然山水,成就繪畫的藝術創造;另一方面根據“畫意”再造濃縮的自然。既以自然為師,又以自然為友。中國藝術就在自然與創造、“天工”與“人工”之間不斷轉化,融合無間。

  ⑥所謂“天工”,古人欣賞的不止是山水這樣的巨集觀景象,也包括超出一般經驗的單獨的個別物件,諸如一塊石頭、一截樹根,都能引起人們對自然的驚歎之情,得到審美的愉悅。園林中沒有奇石,反而是不可想象的了。奇石或採于山間如靈璧,或取於水中如太湖,並非因其材質若寶石之高貴,而在於形狀奇異超過人的想象,所謂“鬼斧神工”讓人驚異於大自然的奇妙,從而得到審美的愉悅。也有很多木質器物,多取樹根的天然奇崛,為鎮紙,為筆架,為筆筒,為花插,或僅作擺件賞玩。無論“木者”還是“石者”,強調的是不俟人力,沒有人的干涉,亦即所謂天然的“雕飾”。這也許可以稱之為中國式的一種“雕塑”,只不過這種立體的藝術,崇尚的不是藝術家的雕琢,恰恰相反,它要求的是人的絕不加以干涉。換言之,這種藝術需要的不是創造美的雙手,而是發現美的雙眼,這是用所謂“眼光”創造的藝術。

  ⑦几案上的奇石也有類於奇巒疊嶂者,與庭園中的疊石成山,背後皆襯以粉壁,黑白映照,也恰是水墨畫的意境。人居之外,極目更遠處,則是真山真水,藍天白雲可為背景,是最大的畫幅——“天開圖畫即江山”黃庭堅詩。從天地到庭園到堂室到几案,層層與山水相遇,處處與自然共處,這就是中國傳統的文化生活方式。

  有刪改

  3.概括第①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作者在第③段中舉李白、王維的詩句為例,對其目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用來說明以自然為題材的詩歌蓬勃而出。

  B.用來說明以自然為題材的詩歌綿延不絕。

  C.用來說明文人視山水為朋友,情感相通。

  D.用來說明文人將山水視為主體的一部分。

  5.對第④段寫作特點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繪有或行或臥、其小如豆的高人雅士”一句,描寫細膩,文筆生動。

  B.用“寂寞而缺少生命”形容沒有人的自然,含比擬手法,形象而深刻。

  C.引用石濤“搜盡奇峰打草稿”一語,說明山水畫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

  D.“咫尺千里,條掛廳室,朝夕相對”,照應上文中宗炳“臥遊”的例子。

  6.第⑤段畫線句在結構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對第⑥段畫線部分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這種藝術需要人力對天然材料的加工和雕琢。

  B.這種藝術需要從天然材料中發現美的藝術眼光。

  C.這種藝術是指繪畫、園林等不俟人力的藝術品。

  D.這種藝術崇尚天然本真,不主張人的參與。

  8.“天開圖畫即江山”意思是“山水就是天畫出的圖畫”。用“天開圖畫即江山”作標題,有哪些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9—12題。15分

  白蘭瓜 畢淑敏

  ①聽說我要西行,所有朋友第一個反應都是:“你可以吃到白蘭瓜了!”

  ②北京的街頭也常見到白蘭瓜,並不白,像個磕碰過的籃球,也不甜,帶有青草的氣息。不過,這並不影響我對白蘭瓜的仰慕希冀之情。

  ③蘭州果真是白蘭瓜的大本營,十步之內,必有瓜陣。刀鋒傾斜著刺入,濃郁的香氣沿著刀柄湍湍流出,光聞著,就知道同北京街頭的不同。每人搶一塊,吞進嘴裡,像喝粥似的往下嚥。

  ④嚮導笑眯眯地看著大家的貪婪,很為家鄉的特產自豪。有人言傳了:“鬧了半天,白蘭瓜也不過如此嘛!真是空有其名!”嚮導的臉色難,忙解釋:“今年雨水多……”平心而論,白蘭瓜真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聞著還可以,嚐嚐卻不甜。

  ⑤一路西行,哪裡都要款待白蘭瓜。剛開始還心想蘭州的瓜不甜,別處的可能甜,然而總是失望,哪兒的白蘭瓜都不甜。後來就連嘗的興趣也沒有了,除非渴極了,拿它頂水喝。辜負了我的信任與渴望的白蘭瓜啊!

  ⑥“到嘉峪關就有好瓜吃了,那兒正在舉辦瓜節。”嚮導為大家打氣。

  ⑦只知道嘉峪關是長城的一端,不知道它還是瓜的盛市。西北各省市的瓜,像隕石雨似的降落在小城,滿載的瓜車還在源源不斷地湧入。前面一個急轉彎,幾個碩大的甜瓜被車甩了下來,摔碎的瓜的香氣像煙霧塞滿街道。

  ⑧瓜節隆重開幕了。白蘭瓜形狀的氫氣球飄浮在碧藍的天空,遠處是銀箔似的祁連雪峰。孩子們頭上戴著白蘭瓜形的帽子,街上的社火隊打扮成瓜的模樣……真是一個瓜的世界。嚮導拈起一塊嚐嚐,說:“怎麼瓜節上的瓜也不甜?不要緊,到了安西,就能吃到好瓜了。”

  ⑨過安西時,正是午後沙漠上最熱最寂寞的時光。黑藍色的柏油路蛇蛻似的蜿蜒著,天空中瀰漫著看不見卻無處不在的塵埃,彷彿一杯混濁的溶液。太陽在空中發出幽藍色的光,卻絲毫不減其炙烤大地的威力。鐵殼麵包車成了真正的麵包爐。我們關上車窗,是令人窒息的悶熱,開啟車窗,火焰般的漠風旋渦般地捲來。口脣皸裂,眼球粗糙地在眼眶裡轉動,全身像烤魚片似的乾燥無力。

  ⑩突然,在大漠與公路相切的邊緣,出現了一個木乃伊似的老人。地上鋪一塊羊皮,上面孤零零地垛著一小堆瓜。他出現得那樣突兀,完全沒有從小黑點到人形輪廓這樣一個顯示過程,彷彿被一隻巨手眨眼間貼到蒼黃的背景上。

  ⑪ “瓜甜嗎?”我們停下車,習慣地問。老人慢吞吞地回答:“這裡是安西呀!”因為別無選擇,我們買了老漢的瓜。老人樹根一樣的臉上沒有表情。極便宜的價錢。

  ⑫ 安西的白蘭瓜外觀上毫無特色,第一口抿到嘴裡,竟然是鹹的!過了片刻,才分辨出那其實不是鹹,而是一種濃烈的甜。甜到極處便是蜇人的痛,嘴角、舌尖都甜得麻酥酥的,彷彿被膠粘住了。抓過瓜緣的手指間的汁水彷彿青蛙的蹼一樣,撕扯不開。手背上淌過的瓜汁,留下一道透明的痕跡,舔一舔,又是那種蜂蜜般的甜。

  ⑬ 真不知如此苦旱貧瘠的安西怎麼孕育出如此甘甜多汁的白蘭瓜。

  ⑭ 安西地處荒沙,日照極強,自古以來以瓜聞名天下,故稱瓜州。白蘭瓜原籍美洲,移居中國後,由“蜜露”改名“白蘭”,現在已成為甘肅特產。它在安西紮下根來,比在老家長得還要好。也許,白蘭瓜要正名為“安西瓜”才更符合歷史的真實。

  ⑮ 我也想過,是否因為那天的極度乾渴才使這沙漠之中的瓜顯得格外甘甜。後來遇到過幾次同樣的情形,才知道唯有安西的瓜無與倫比。

  ⑯ 想想這瓜,很有感觸。它原本來自大洋彼岸,卻在這塊古老貧瘠的土地上繁衍得如此昌盛。它入鄉隨俗,褪去了嬌滴滴的洋名字,也不計較人們以訛傳訛地稱它白蘭瓜,寂寞然而頑強地在沙漠之中生長著,以自己甘飴如蜜的汁液濡潤著焦渴的旅人。

  ⑰ 啊!瓜州的瓜啊!什麼叫特產,什麼叫真諦,它只限於窄小的區域。好比一個石子丟入湖中,漣漪可以擴散得很遠,但要找到石子,必須潛入那最初的所在。藍色太陽下的沙漠老人,教給我這個道理。

  有刪改

  9.第④到第⑧段寫到嚮導,有哪些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⑨段描繪安西午後沙漠的環境,請分析其用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第12段對白蘭瓜“濃烈的甜”的描寫,給人印象深刻,請加以賞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第17段說“藍色太陽下的沙漠老人,教給我這個道理”,請對這個道理進行評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13—15題。8分

  雜詩 明豐坊

  孤鬆挺穹壁①,下臨萬里波。

  激湍齧其根,驚飈撼其柯。

  紛紛穴赤蟻,嫋嫋纏青蘿。

  群攻未雲已,生意當如何?

  嚴霜一夕墜,高標復嵯峨②。

  君子固窮節,感慨成悲歌。

  〔注〕①穹壁:高高的崖壁。②嵯峨:高聳的樣子。

  13.從題材上看,本詩屬於 。1分

  A.寫景詩。 B.詠物詩。 C.哲理詩。 D.閒適詩

  14.對本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孤鬆”二句使用起興的手法,巧妙引出描寫物件。

  B.“激湍”二句中“齧”“撼”動詞使用精確,有表現力。

  C.“紛紛”二句運用疊詞,描摹事物的形態,鮮明生動。

  D.“群攻”二句巧用問句,語意形成轉折,承轉自然。

  15.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6—21題。18分

  ①何武,字君公,蜀郡郫縣人也。武兄弟五人,皆為郡吏,郡縣敬憚之。武弟顯家有市籍,租常不入,縣數負其課。市嗇夫求商①捕辱顯家,顯怒,欲以吏事中商。武曰:“以吾家租賦繇役不為眾先,奉公吏不亦宜乎!”武卒白太守,召商為卒吏,州里聞之皆服焉。

  ②久之,拜為諫大夫,遷揚州刺史。九江太守戴聖,《禮經》號小戴者也,行治多不法,前刺史以其大儒,優容之。及武為刺史,行部錄囚徒,有所舉以屬郡。聖曰:“後進生何知,乃欲亂人治!”皆無所決。武使從事廉②得其罪,聖懼,自免。後為博士,毀武於朝廷。武聞之,終不揚其惡。而聖子賓客為群盜,得,系廬江。聖自以子必死。武平心決之,卒得不死。自是後,聖慚服。

  ③武為人仁厚,好進士,獎稱人之善。為楚內史厚兩龔,在沛郡厚兩唐。及為公卿,薦之朝廷。此人顯於世者,何侯③力也,世以此多焉。然疾朋黨問文吏必於儒者問儒者必於文吏以相參檢。欲除吏,先為科例以防請託。其所居亦無赫赫名,去後常見思。

  〔注〕①嗇夫求商:嗇夫,官吏名,職掌收取賦稅;求商,人名。②廉:考察,查訪。③何侯:指何武。

  16.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顯怒,欲以吏事中商 ____________。

  2世以此多焉 ____________。

  17.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1聖懼,自免

  A.赦免。 B.逃脫。 C.解職。 D.謝罪。

  2系廬江

  A.擾亂 。 B.拘禁。 C.歸屬。 D.牽連。

  18.第③段畫線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然疾朋黨問/文吏必於儒者問/儒者必於文吏以相參檢。

  B.然疾朋黨/問文吏/必於儒者問儒者/必於文吏以相參檢。

  C.然疾朋黨問文吏/必於儒者問儒者/必於文吏以相參檢。

  D.然疾朋黨/問文吏必於儒者/問儒者必於文吏/以相參檢。

  19.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欲除吏,先為科例以防請託。其所居亦無赫赫名,去後常見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據第①段,州人敬服何武的直接原因是 。2分

  A.何武讓弟弟及時補交了欠稅。 B.何武稟告太守召求商為卒吏。

  C.何武巧妙平息了弟弟的憤怒。 D.何武公開稱讚求商奉公執法。

  21.第②段表現了何武怎樣的品格?請結合內容加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2—26題。13分

  林和靖先生詩集序 宋梅堯臣

  ①天聖中,聞寧海西湖之上有林君,嶄嶄有聲,若高峰瀑泉,望之可愛,即之愈清,挹之甘潔而不厭也。

  ②是時,予因適會稽還,訪於雪中。其談道,孔、孟也;其語近世之文,韓、李也。其順物玩情為之詩,則平澹邃美,讀之令人忘百事也。其辭主乎靜正,不主乎刺譏,然後知趣向博遠,寄適於詩 。

  ③君在鹹平、景德間,已大有聞。會天子修封禪,未及詔聘,故終老而不得施用於時。凡貴人鉅公一來相遇,無不語合慕仰,低迴不忍去。君既老,朝廷不欲強起之,而令長吏歲時勞問。及其歿也,諡曰和靖先生。

  ④先生少時多病,不娶,無子。諸孫大年能掇拾所為詩,請予為序。先生諱逋,字君復,年六十一。其詩時人貴重甚於寶玉,先生未嘗自貴也,就輒棄之,故所存百無一二焉,嗚呼惜哉!

  22.可填入第②段方框處的虛詞是 。1分

  A.與 B.耶 C.乎 D.爾

  23.對第②段畫線句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林和靖詩歌具有深遠美好的意境。 B.林和靖詩歌平和醇正、寧靜澹遠。

  C.林和靖的詩歌意在鍼砭朝政弊端。 D.林和靖在詩歌中寄託了閒適心情。

  24.分析第④段畫線部分運用對比手法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概括這篇序言的行文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第①段使用了比喻的手法,請賞析其表達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寫作 70分

  27.有人說:“我走過許多地方,有寒冷的,有溫暖的,有崎嶇的,有平坦的……但沒有哪一片土地不值得我關注。”請寫一篇文章,談談這段話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參考答案:

  一 積累應用l0分

  1.1 久作長安旅 ;2在水之湄,秦風;3分野中峰變 , 陰晴眾壑殊 ;

  2.1A;2B

  二 閱讀70分

  一3. “天”和“人”都在創造1分,通常人工不及天工1分;

  4.C;

  5.C;

  6.第⑤段畫線句在結構上的作用是承接上文山水畫就是集自然山水之美於畫幅之中的觀點,引出下文庭園堂室也可以和山水畫一樣“縮地移山”的看法;

  7.B;

  8.“天開圖畫即江山”意思是“山水就是天畫出的圖畫”。用“天開圖畫即江山”作標題,有哪些作用?4分

  用黃庭堅的詩句作為標題,具有文學色彩,增強了文章的美感;標題“天開圖畫即江山”點明本文闡述的物件,“天工”是“天”的創造,“圖畫”是人工的代表;本文認為“人工”是對天工的模仿、發現,而“天工圖畫即江山”一語,是對天工的高度肯定,是文章主旨的基礎。

  二 9.第④到第⑧段寫到嚮導,有哪些作用?3分

  嚮導為家鄉的瓜感到自豪,為後文寫安西瓜的甜做鋪墊,嚮導品嚐白蘭瓜覺得不錯,與後文安西白蘭瓜的香甜形成反差;通過嚮導的話,引出作者從蘭州到嘉峪關的西行之路,推出故事發展,避免平鋪直敘;以不斷進行宣傳的嚮導反襯下文言語不多的沙漠老人。

  10.第⑨段描繪安西午後沙漠的環境,請分析其用意。4分

  這段話描繪出安西的乾燥炎熱,為沙漠老人的出現做鋪墊,凸顯出白蘭瓜和沙漠老人生存環境的惡劣,烘托出白蘭瓜頑強的生命力。

  11.第12段對白蘭瓜“濃烈的甜”的描寫,給人印象深刻,請加以賞析。4分

  通過描繪多種感覺來表現白蘭瓜濃烈的甜,如味覺上,從鹹到甜的變化,“舔一舔,蜂蜜般的甜”等,觸覺上,“蜇人的痛”、“嘴角、舌尖都甜得麻酥酥的”等,寫出了濃烈的甜帶來的多方面感受。

  也可以從比喻的角度賞析。

  12.第17段說“藍色太陽下的沙漠老人,教給我這個道理”,請對這個道理進行評析。4分

  這個道理是,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會在流傳過程中被誤傳,我們要深入事實,才能發現真理。這個道理對認識當下社會現象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有很多事實,在流傳中發生變化,但這些變化如包裝和宣傳並不能改變事物本質。我們在認識社會現象時,應該深入原點,才能抓住事實真相。

  三13.B;

  14.B;

  15.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示例一:本詩託物言志,表達了對君子身處困厄仍然堅守氣節、孤高傲世的讚美,以及對奸佞小人的憤慨和蔑視。

  示例二:作者以孤鬆自比,表達了對奸佞小人的蔑視和對遭受打擊的憤慨,表現了自己孤高傲世的精神和堅守節操的意志。

  四 16.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顯怒,欲以吏事中商 中傷

  2世以此多焉 稱讚

  17.1C;

  2B;

  18.D;

  19.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欲除吏,先為科例以防請託。其所居亦無赫赫名,去後常見思。

  何武想要提拔官吏,先制定條例來防止託關係。他在任時也沒有顯赫的名聲,離開後常常被人們思念。

  20.B;

  21.第②段表現了何武怎樣的品格?請結合內容加以分析。4分

  面對大儒戴聖,何武不懼威勢,揭露其罪行;儘管戴聖曾在朝廷詆譭自己,但何武不揚其惡;判決戴聖兒子時,何武秉公執法。這些事情表現了何武方正、大度的品質。

  五 22.D;

  23.C;

  24.分析第④段畫線部分運用對比手法的作用。2分

  劃線句將當時人珍視林和靖的詩歌與林和靖不以自己詩歌為貴對比,突出林和靖只是寄適於詩,不求虛名。

  25.概括這篇序言的行文思路。4分

  本序先介紹、評論林和靖其人其詩,然後進一步介紹林和靖的重要經歷,最後交代詩集的由來和作序的緣由,表達作者的惋惜之情。

  26.第①段使用了比喻的手法,請賞析其表達效果。4分

  第一段中作者用“高峰瀑泉”比喻林和靖,“望之可愛,即之愈清,挹之甘潔而不厭”一句,由遠及近,對喻體進行鋪陳描繪,寫出給人的美好感受,表現了林和靖品格的高尚明潔,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景仰。

  三 寫作 70分

  新課標II高考語文試卷

  第Ⅰ卷 閱讀題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青花瓷發展的黃金時代是明朝永樂、宣德時期,與鄭和下西洋在時間上重合,這不能不使我們思考:航海與瓷器同時達到鼎盛,僅僅是歷史的偶然嗎?從歷史事實來看,鄭和下西洋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歷史契機。近三十年的航海曆程推動了作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產與外銷,不僅促進技術創新,使青花瓷達到瓷器新工藝的頂峰,而且改變了中國瓷器發展的走向,帶來了人們審美觀念的更新。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沒有鄭和遠航帶來活躍的對外貿易,青花瓷也許會像在元代一樣,只是中國瓷器的諸多品種之一,而不會成為主流,更不會成為中國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見,青花瓷崛起是鄭和航海時代技術創新與文化交融的碩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動文明大交融的同時,也推動了生產技術與文化藝術的創新發展。

  作為中外文明交融的結晶,青花瓷真正成為中國瓷器的主流,則是因為成化年間原料本土化帶來了民窯青花瓷的崛起。民窯遍地開花,進入商業化模式之後,幾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統天下的局面。一種海外流行的時尚由此成為中國本土的時尚,中國傳統的人物、花鳥、山水,與外來的伊斯蘭風格融為一體,青花瓷成為中國瓷器的代表,進而走向世界,最終萬里同風,成為世界時尚。

  一般來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化,而時尚興盛則是社會快速變化的標誌。因此,瓷器的演變之所以引人注目,還在於它與中國傳統社會從單一向多元社會的轉型同步。瓷器的演變與社會變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這使我們對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認識。如果說以往人們所瞭解的明初是一個復興傳統的時代,其文化特徵是迴歸傳統,明初往往被認為是保守的,那麼青花瓷的例子,則可以使人們對明初文化的相容性有一個新的認識。事實上,與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關,明代中國正是通過與海外交流而走向開放和進步的,青花瓷的兩次外銷高峰就反映了這一點。第一次在亞非掀起了中國風,第二次則興起了XX的中國風。

  可見,明代不僅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時期,也是中國傳統社會的重要轉型時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動了中國瓷器從單色走向多彩的轉型,青花瓷以獨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變過程,成為中國傳統社會從單一走向多元的例證。

  摘編自萬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軌跡》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鄭和下西洋推動了瓷器生產、銷售和技術創新,帶來了青花瓷發展的黃金時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發展進入新階段,此時青花瓷與外來文化已無關係。

  C.明代社會往往被認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風格表明當時社會比較開放和進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動瓷器從單色走向多彩,從而推動了當時的社會向多元轉型。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過元明兩代瓷器的比較,論證了瓷器發展與審美觀念更新的關係。

  B.文章從民窯崛起、商業化和風格變化等方面論述了青花瓷成為世界時尚的過程。

  C.文章論述青花瓷崛起的軌跡,為中外交往推動明代社會轉型的觀點提供了例證。

  D.文章提出問題之後,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並論證了崛起帶來的影響。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為商品大量生產和外銷,青花瓷可能就不會崛起

  B.時尚興盛是社會快速變化的標誌,可見青花瓷興盛的成化年間社會變化很快。

  C.青花瓷外銷掀起世界性的中國風,可見青花瓷對明代的世界影響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領了世界時尚,由此帶來的啟示是,應注重社會的多元和開放。

  二文學類文字閱讀12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4~6題。12分

  窗子以外

  林徽因

  話從哪裡說起?等到你要說話,什麼話都是那樣渺茫地找不到個源頭。

  此刻,就在我眼簾底下坐著,是四個鄉下人的背影:一個頭上包著黯黑的白布,兩個褪色的藍布,又一個光頭。他們支起膝蓋,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牆上休息。每人手裡一件簡單的東西:一個是白木棒,一個籃子,那兩個在樹蔭底下我看不清楚。無疑地他們已經走了許多路,再過一刻,抽完一筒旱菸以後,是還要走許多路的。蘭花煙的香味頻頻隨著微風,襲到我官覺上來,模糊中還有幾段山西梆子的聲調,雖然他們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鐵紗窗以外。

  永遠是窗子以外,不是鐵紗窗就是玻璃窗,總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動的顏色、聲音、生的滋味,全在那裡的,你並不是不能看到,只不過是永遠地在你窗子以外罷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區域的起伏的山巒,昨天由窗子外映進你的眼簾,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動著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麼麥黍,都有人流過汗;每一粒黃的什麼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間還有的是周折,是熱鬧,是緊張!可是你則並不一定能看見,因為那所有的周折,熱鬧,緊張,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著。

  在家裡罷,你坐在書房裡,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裡兩樹馬纓,幾棵丁香;榆葉梅橫出瘋權的一大枝;海棠因為缺乏陽光,每年只開個兩三朵——葉子上滿是蟲蟻吃的創痕,還卷著一點焦黃的邊;廊子幽秀地開著扇子式,六邊形的格子窗,透過外院的日光,外院的雜音。什麼送煤的來了,偶然你看到一個兩個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臉;什麼米送到了,一個人掮著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過屏門;還有自來水,電燈、電話公司來收賬的,胸口斜掛著皮口袋,手裡推著一輛自行車;更有時廚子來個朋友了,滿臉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進門房;什麼趙媽的丈夫來拿錢了,那是每月一號一點都不差的,早來了你就聽到兩個人唧唧噥噥爭吵的聲浪。那裡不是沒有顏色、聲音、生的一切活動,只是他們和你總隔個窗子,——扇子式的,六邊形的,紗的,玻璃的!

  你氣悶了,把筆一擱說,這叫做什麼生活!檢點行裝說,走了,走了,這沉悶沒有生氣的生活,實在受不了,我要換個樣子過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剎的名勝,又可以知道點內地純樸的人情風俗。走了,走了,天氣還不算太壞,就是走他一個月六禮拜也是值得的。

  沒想到不管你走到那裡,你永遠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內的。不錯,許多時髦的學者常常驕傲地帶上“考察”的神氣,架上科學的眼鏡,偶然走到哪裡一個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無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檢查他們的行李,有誰不帶著罐頭食品,帆布床,以及別的證明你還在你窗子以內的種種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們的皮包,那裡短不了有些鈔票;一到一個地方,你有的是一個提樑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裡望,所看到的多半則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層玻璃,或是鐵紗!隱隱約約你看到一些顏色,聽到一些聲音,如果你私下滿足了,那也沒有什麼,只是千萬別高興起說什麼接觸了,認識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過!有刪改

  4. 下列對文字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第二段描寫窗外四個鄉下人的背影,筆觸細緻,表露出觀看者對他們的陌生與好奇,並引發下文關於窗子內外的感嘆。

  B. 既然所有活動的顏色、聲音、生的滋味,永遠都只在窗子之外,那麼通過健康的旅行,領略了名勝古蹟和風土人情,就會獲得深刻的認識。

  C. 本文寫“時髦的學者”架上“科學的眼鏡”,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調侃的方式來譏刺他們的“考察”不過是浮光掠影罷了。

  D. 開頭的“話從哪裡說起”一句看似多餘而突兀,但讀完全文之後,就會明白作者正是從那種渺茫之感開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5. 結合全文,說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6. 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兩個不同的人稱,其中蘊涵著怎樣的態度?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6分

  三實用類文字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材料一:

  隨著我國城鎮化程序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總量也在不斷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對天氣、土壤、水的環境造成汙染。大量餐廚垃圾與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燒,產生有毒物質,威脅著居民健康,這種現象正在向農村地區漫延。

  垃圾分類作為垃圾處理的前端環節,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認,分類收集不僅能大幅度減少垃圾給環境帶來的汙染,節約垃圾無害化處理費用,更能使資源得到重複利用,有人將垃圾稱為“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據保守估計,我國城市每年丟棄的可回收垃圾價值在300億元左右。但我國的垃圾分類工作一直難以有效推進,相關調查顯示,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垃圾分類效果不明顯或完全沒有效果。

  摘編自《垃圾變資源,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類,2017年4月5日新華網》

  材料二:

  筆者所在的小區,居民樓前三個垃圾桶分別表示出應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廚垃圾。可是大多數居民還是把垃圾混雜在一起,一扔了之。問及原因時,有人說:“我辛辛苦苦分了類,環衛車輛卻混在一起運走了,分類還有什麼意義?”

  這種現象可以說是屢見不鮮,垃圾分類處理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包括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各個環節必須配套銜接,才能高效執行。分類投放是居民的責任;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是政府的責任。分類投放的參與率和準確率較低,會影響垃圾分類制度的實施效果;而分類的目標和途徑不十分清晰,後端分類處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響前端居民分類的積極性。

  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給出了我國推進垃圾分類的總體路線圖。但是,這一方案即使再科學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動員、全民參與,也難以由藍圖變為現實。我們應當認識到,生活垃圾雖然有資源屬性,但汙染屬性更不可忽視。不按要求扔垃圾,並不只是“把資源放錯了地方”而已,實際上,那就是隨意丟棄汙染物、危害環境的行為。垃圾分類是我們作為“汙染者”的基本責任,責無旁貸。當然,各地政府同樣不能以“居民沒有分類”“缺乏資金”等理由拖延、觀望,應當落實政府主體責任,堅持政府主導,根據本地特點,做好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設施體系建設,同時制定完善的懲罰和獎勵的政策措施。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推進、國民素質的提升和垃圾處理設施的進步,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的條件已經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門前雪”打掃乾淨吧!各負其責,各盡氣力,形成合力,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垃圾分類前景可期。

  摘編自劉毅《垃圾分類應自掃門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報》

  7.下列關於民眾對垃圾分類認知與實踐相關情況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大多數民眾都知道垃圾分類的概念,而50.9%的民眾“僅瞭解常見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眾對垃圾分類的認知程度與實踐情況大致吻合,基本不瞭解和從未進行分類的都是少數。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類意識,而是後端分類處理不到位、不完善,挫傷了他們分類的積極性。

  D.居民分類投放的參與率和準確率較低,是我國以往垃圾分類工作難以有效推進的主要原因。

  8.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正確的兩項是5分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並對民眾的認知與實踐情況作了統計;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類難以有效推進的原因並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對垃圾分類的認知與實踐制約著垃圾分類的實施效果,新聞媒體的宣傳報道,有助於形成輿論氛圍,增強居民分類投放、分類收集的意識。

  C.生活垃圾既有資源屬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汙染屬性,會對環境造成汙染,所謂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這類說法並不準確。

  D.針對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種理由對垃圾分類工作拖延、觀望的情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懲罰和獎勵的政策措施。

  E.《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釋出,明確了我國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總體規劃,具有重要的新聞價值,受到主流媒體的關注。

  9.怎樣才能有效跪進我國的生活垃圾分類?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4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趙憙字伯陽,南陽宛人也。少有節操。從兄為人所殺,無子,憙年十五,常思報之。乃挾兵結客,後遂往復仇。而仇家皆疾病,無相距者。憙以因疾報殺,非仁者心,且釋之而去。顧謂仇曰:“爾曹若健,遠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降之不肯雲聞宛之趙氏有孤孫熹信義著名願得降之更始乃徵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見,即除為郎中,行偏將軍事,使詣舞陰,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尋、邑,憙被創,有戰勞,還拜中郎將,封勇功侯。鄧奉反於南陽,憙素與奉善,數遺書切責之,而讒者因方憙與奉合謀,帝以為疑。及奉敗,帝得憙書,乃驚曰:“趙憙真長者也。”後拜懷令。大姓李子春先為琅邪相,豪猾併兼,為人所患。憙下車,聞其二孫殺人事未發覺,即窮詰其奸,收考子春,二孫自殺。京師為請者數十,終不聽。時趙王良疾病將終,車駕親臨王,問所欲言。王曰:“素與李子春厚,今犯罪,懷令趙憙欲殺之,願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無復言。其年,遷憙平原太守。時平原多盜賊,憙與諸郡討捕,斬其渠帥,餘黨當坐者數千人。憙上言:“惡惡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師近郡。”帝從之,乃悉移置潁川、陳留。於是擢舉義行,誅鋤奸惡。後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輒死,歲屢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賜爵關內侯。時南單于稱臣,烏桓、鮮插並來入朝,帝令憙典邊事,思為久長規。建初五年,憙疾病,帝親倖視。及薨,車駕往臨吊。時年八十四。諡曰正侯。

  節選自《後漢書•趙憙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更始即位/舞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降之/不肯/雲/聞宛之趙氏有孤孫熹/信義著名/願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降之/不肯雲/聞宛之趙氏有孤孫熹/信義著名/願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降之/不肯/雲/聞宛之趙氏有孤/孫熹信義著名/願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降之/不肯/雲/聞宛之趙氏有孤/孫熹信義著名/願得降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下車,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職。後來又常用“下車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將嫌犯拘捕關進監獄,然後再作考察,進行犯罪事實的取證工作。

  C.車駕,原指帝王所乘的車,有時因不能直接稱呼帝王,於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稱。

  D.京師,古代指國家的都城,《三國演義》中就經常提到“京師”,現代泛指首都。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趙熹耿直磊落,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節操,從兄被害,為給從兄報仇,他有備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後,不願乘人之困,因為暫時放過仇家。

  B.趙熹忠於朝廷,除惡得到支援。他雖與鄧奉友善,但屢次譴責鄧謀反,最終受到皇上讚賞。擔任懷令時,堅持誅殺李子春,皇上也拒絕了趙王求情。

  C.趙熹制止禍患,大力推崇義行。他擔任平原太守時,誅殺盜賊首領,但對待餘黨卻能區別處理,只是將他們遷往異地,並教導他們應該棄惡從善。

  D.趙熹忠於職守,身後深享哀榮。他官拜太尉時,南單于稱臣,烏桓等來朝,於是受命對邊事作長久規劃。他患病去世期間,皇上親自前往慰問弔唁。

  1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無復言。

  2後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輒死,歲屢有年,百姓歌之。

  二古代詩歌鑑賞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

  送子由使契丹 蘇軾

  雲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

  不辭驛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應夢武林春②。

  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宮。蘇轍時任翰林學士,常出入宮禁。②武林:杭州的別稱。蘇軾時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譽為“門地、人物、文學皆當世第一”。後來入吐蕃會盟,酋長問他:“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騙他說:“彼李揆,安肯來邪?”

  14.本詩尾聯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對此進行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本聯用李揆的典故準確貼切,因為蘇軾兄弟在當時聲名卓著,與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遼闊,人才濟濟,豪傑輩出,即使卓越如蘇軾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從李揆的典故推斷,如果蘇轍承認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蘇軾告訴蘇轍,作為大國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謙恭的君子風度。

  E.蘇軾與蘇轍兄弟情深,此時更為遠行的弟弟擔心,希望他小心謹慎,平安歸來。

  15.本詩首聯表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性格?請加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5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莊子•逍遙遊》中以八千年為一季的大椿為例,闡述何為“大年”,隨後指出八百歲的長壽老人實在不算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劉禹錫在《陋室銘》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來借指自己的陋室,抒發自己仰慕前賢、安貧樂道的情懷。

  第II卷 表達題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①這是一條經典的旅遊路線,既能讓你飽覽大自然巧奪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讓你領略多姿多彩的異域風情。

  ②近年來農民收入穩步增長,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對商場裡琳琅滿目的高檔電器也不再望塵莫及了。

  ③他在學習上堅持博學審問,對待工作更是兢兢業業,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終於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於過於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斷,不肯認真研究調查,他對於群眾的意見總是充耳不聞,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評。

  ⑤有的同學過去對語文學習不重視,到了高中才發現既要補欠賬,又要學新知識,被弄得左支右絀,狼狽得很。

  ⑥央視《中國詩詞大會》這個溫文爾雅的節目走紅,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節目中一舉奪冠的小姑娘更是成為談論的焦點。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截至12月底,我院已經推出了40多次以聲光電技術打造的主題鮮明的展覽,是建院90年來展覽次數最多的一年。

  B.書法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近年來在教育部門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學書法教育蓬勃發展,學生水平大幅提高。

  C.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使得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D.這家公司雖然待遇一般,發展前景卻非常好,許多同學都投了簡歷,但最後公司只錄取了我們學校推薦的兩個名額。

  19.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3分

  A.我剛在姑姑家坐下來,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無聊地翻翻閒書,看看電視。

  B.這麼珍貴的書您都毫不猶豫地借給我,太感謝了,我會盡快璧還,請您放心。

  C.這種桌布是最近才研製出來的,環保又美觀,貼在您家裡會讓寒舍增色不少。

  D.我們夫婦好不容易才得了這個千金,的確放任了些,以後一定對她嚴格要求。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為了保護自己,變色龍經常換上與環境接近的顏色。人們對此有一種根深蒂固的看法,以為變色龍 ① ,就可以變成什麼顏色。其實,② 。蜥蜴類動物的面板變色 ③ ,溫度和光線是其決定因素,而且每種蜥蜴能變什麼顏色也是固定的。

  21.下面文段有三處推斷存在問題,請參考①的方式,說明另外兩處問題。5分

  雲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縣更名為九寨溝縣後,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經濟有了較快發展,可見,更名必然帶來城市的發展。我市的名字不夠響亮,這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經濟發展。如果更名,就一定會帶來我市的經濟騰飛,因此,更名的事要儘快提到日程上來。

  ① 更名並不一定能帶來城市的發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②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③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於庭戶見一堂,受光於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須敢於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

  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無數名句化育後世。讀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

  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併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語文參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B項“此時青花瓷與外來文化已無關係”說法錯誤。C項“但青花瓷的風格表明當時社會比較開放和進步”無中生有,原文只是說“明初往往被認為是保守的,那麼青花瓷的例子,則可以使人們對明初文化的相容性有一個新的認識”。D項,“從而推動了當時的社會向多元轉型”說法錯誤,原文只是說“青花瓷以獨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變過程,成為中國傳統社會從單一走向多元的例證”。

  2.【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A項“論證了瓷器發展與審美觀念更新的關係”說法錯誤,文章第一段通過元明兩代瓷器的比較,證明青花瓷崛起是鄭和航海時代技術創新與文化交融的碩果。

  3.【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B項“可見青花瓷興盛的成化年間社會變化很快”文中沒有體現這一內容。

  4.【答案】B

  【解析】B項,“通過健康的旅行,學科&網領略了名勝古蹟和風土人情,就會獲得深刻的認識”不對,原文中結尾說“沒想到不管你走到那裡,你永遠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內的。”“所看到的多半則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層玻璃,或是鐵紗……只是千萬別高興起說什麼接觸了,認識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過!”

  5.【答案】①有形的各種窗子;

  ②無形的窗子,指人的內心與外在世界的隔膜;

  ③理想照進現實的視窗;

  ④人們心中時時約束自己的框框;

  ⑤人人渴望開啟,卻很難敞開的心靈之窗。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需要學生篩選資訊,仔細閱讀原文,找出相關語段,提煉中心意思即可。

  6.【答案】

  ①人稱靈活變換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暢、思維不受阻礙,更顯出“窗”對人們的無所不在的約束;

  ②以拉家常的口吻娓娓道來,更顯親切,拉近與讀者的距離,易與心靈深處的交流;

  ③使讀者體會到作者的真誠態度,增加了內容的可信度。

  每點2分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表達技巧。人稱的使用非常講究。第一人稱:敘述較為親切自然,便於直接、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給讀者以真實感;第二人稱,便於直接對話,利於交流思想情感,增強親切感,同時使抒情更加強烈感人;第三人稱,能夠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空限制,反映現實較為靈活自如。

  7.【答案】D

  【解析】解答此題,應先仔細閱讀各選項表述文字,然後在文字找準相應的的答題區間,再認真加以比較,明辨正誤。題中,根據“材料二”“分類的目標和途徑不十分清晰,後端分類處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響前端居民分類的積極性”的說法可知D項說法的錯誤。

  8.【答案】AC

  9.【答案】1居民平時要強化垃圾分類意識,堅持垃圾分類存放、投送垃圾。2政府要負起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責任。3居民和政府要各負其責,各盡其力,形成合力。

  【解析】解答此題,要抓住題幹中“怎樣才能有效推進我國的生活垃圾分類”這個問題,在文字中篩選相關資訊;同時注意題幹中“結合材料”一語,切忌憑空隨意作答。比如,從材料一所列之表可以看出,雖然知道垃圾應該分類的人很多,但僅瞭解簡單分類的人也不少,由此可知還應加強宣傳;從材料二中“有人說”的話語可知,政府要負起責任;由材料二結尾“各負其責,各盡氣力,形成合力”等語可知要大家都盡力;等等。

  10.A

  【解析】孫憙,信義著名,願得降之。 ” 意思是:更始即位,舞陰地名大戶人家李氏擁城不投降,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去招降他們。李氏不肯,說:“聽說宛人趙氏有孤孫趙憙,以信義聞名,願意向他投降。”

  11.【答案】B

  【解析】收考是指拘捕拷問。“考”是通假字,拷問的意思。

  12.【答案】C

  【解析】原文是“餘黨當坐者數千人”

  13.【答案】1皇帝說:“官吏依法行使,法律才不會被枉曲,你另外說些別的想說的吧。” 趙王再也沒有回答的話。

  2後來青州遭遇嚴重蝗災,這些蝗蟲一侵入到平原郡境內就死了,平原郡每年都有好收成,百姓都歌頌趙憙。

  【解析】1句中的“枉”“更”“它”“復”,加被動句式。2句中的“大”“界”“輒”“屢”“之”,加省略句。

  14.【答案】CE

  【賞析】蘇軾此詩,諄諄囑咐,勸勉有加,壯愛國之行色,見兄弟之親情。

  首聯點題,寫兄弟宦遊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這次也不會因遠別而悲傷落淚。蘇軾兄弟情誼頗深,蘇轍23歲前與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離。23歲進入仕途,從此宦遊四方,會少離多。儘管如此,他們仍息息相關。蘇軾一生屢遭貶謫,蘇轍受累不怨。在“烏臺詩案”中,蘇轍寧肯捨棄官帽以營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蘇轍傳》說:“轍與兄進退出處,無不相同,患難之中,友愛彌篤,無少怨尤,近古罕見。”蘇轍此去,雖為遠別,但暫作分離,一向樂觀曠達的蘇軾自然不作兒女之態。

  頷聯勸勉。上句勉勵蘇轍不辭辛苦,其中的“驛騎”原指驛站快馬.此代使臣;“凌風雪”寫出了路途的艱辛。下句鼓勵兄弟不辱使命,漢朝時匈奴自稱天驕,以後用以代異族。鳳是傳說中的祥瑞之鳥;麟是傳說中的仁德之獸,此以之代轍。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見國家之仁惠。這句是說.要讓遼主認識你這仁德之國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國風範。

  頸聯囑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時時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記故國。下句設想子由夢境,夢中的湖光山色應該是杭州的湖光山色。時蘇軾任職杭州,故有此語。

  尾聯望歸。這裡用李揆指子由,這不僅因為蘇軾兄弟在當時的名位與聲望,舉世皆有所聞,而且以此告誡子由,出使北蕃,決不可追求盛名,要以國家利益為重,實乃警精含蓄之語。

  這首詩以送別為題,寫出蘇軾對子由出使遼國的複雜心理,一再勸勉,諄諄囑咐,殷殷盼歸。語言平實,自然流暢,屬對工穩,用事精警。寫尋常之題材,寄兄弟之親情,明國家之大義,實乃蘇詩中抒寫愛國情懷之佳作。

  15.【答案】①忠於國家,赤誠豪邁。儘管此時他已被排擠出朝廷,但依然關心朝政,他的愛國感情並不因此減少半分。②雖為遠別,依舊曠達。兄弟宦遊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這次也不會因遠別而悲傷落淚。③胸懷博大,顧全大局。無論仕途生涯中遭遇了何等挫折,他始終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全大局,患難之中,勸勉有加,無少怨尤。

  【解析】蘇軾此詩,諄諄囑咐,勸勉有加,壯愛國之行色,見兄弟之親情。

  首聯點題,寫兄弟宦遊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這次也不會因遠別而悲傷落淚。蘇軾兄弟情誼頗深,蘇轍23歲前與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離。23歲進入仕途,從此宦遊四方,會少離多。儘管如此,他們仍息息相關。蘇軾一生屢遭貶謫,蘇轍受累不怨。在“烏臺詩案”中,蘇轍寧肯捨棄官帽以營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蘇轍傳》說:“轍與兄進退出處,無不相同,患難之中,友愛彌篤,無少怨尤,近古罕見。”蘇轍此去,雖為遠別,但暫作分離,一向樂觀曠達的蘇軾自然不作兒女之態。

  頷聯勸勉。上句勉勵蘇轍不辭辛苦,其中的“驛騎”原指驛站快馬.此代使臣;“凌風雪”寫出了路途的艱辛。下句鼓勵兄弟不辱使命,漢朝時匈奴自稱天驕,以後用以代異族。鳳是傳說中的祥瑞之鳥;麟是傳說中的仁德之獸,此以之代轍。學&科&網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見國家之仁惠。這句是說.要讓遼主認識你這仁德之國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國風範。

  頸聯囑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時時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記故國。下句設想子由夢境,夢中的湖光山色應該是杭州的湖光山色。時蘇軾任職杭州,故有此語。

  尾聯望歸。這裡用李揆指子由,這不僅因為蘇軾兄弟在當時的名位與聲望,舉世皆有所聞,而且以此告誡子由,出使北蕃,決不可追求盛名,要以國家利益為重,實乃警精含蓄之語。

  這首詩以送別為題,寫出蘇軾對子由出使遼國的複雜心理,一再勸勉,諄諄囑咐,殷殷盼歸。語言平實,自然流暢,屬對工穩,用事精警。寫尋常之題材,寄兄弟之親情,明國家之大義,實乃蘇詩中抒寫愛國情懷之佳作。

  16.【答案】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眾人匹之 不亦悲乎2南陽諸葛廬 西蜀子云亭

  【解析】試題分析:諸子散文與唐代銘文,一散一韻。注意語境提示和不寫錯字,“匹”“廬”。

  17.【答案】A

  【解析】試題分析:①“巧奪天工”指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十分巧妙。使用錯誤,不能用來形容大自然山水。②“望塵莫及”指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比喻遠遠落在後面。使用錯誤。③“博學審問”指要廣博地學習,要詳細地求教。④“充耳不聞”指塞住耳朵不聽。形容有意不聽別人的意見。⑤“左支右絀”原指彎弓射箭的姿勢,左手支援,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應付了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問題。⑥“溫文爾雅”形容人態度溫和,舉動斯文。現有時也指缺乏鬥爭性,做事不大膽潑辣,沒有闖勁。使用錯誤。故選A。

  18.【答案】C

  【解析】試題分析:A項結構混亂,應在“是建院90年來”前面加上“這一年”。B項成分殘缺,應去掉“使得”一詞。D項搭配不當,“錄取”“名額”不能搭配。故選C。

  19.【答案】B

  【解析】試題分析:A.“失陪”一詞應是自己不能陪別人時的客套語。C項“寒舍”是稱自己家的謙詞,不能用於別人家。D項“千金”用於稱對方的女兒,不能用於自己的孩子。故選B。

  20.【答案】想變成什麼顏色 事實並非如此 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

  【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語言運用的連貫。解答時要結合具體語境分析。如第一空根據“以為變色龍”“就可以變成什麼顏色”等資訊可知,應填寫“想變成什麼顏色”;第二空根據“其實”及空後等內容可知,應填寫“事實並非如此”;第三空根據“溫度和光線是其決定因素”等內容可知,應填寫“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

  21.【答案】①名字不夠響亮不一定影響經濟發展②更名不一定會帶來本市的經濟騰飛

  高三年級語文高考試題參考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話的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中國古代的儒家經典,莫不是古聖人深思熟慮、 的結晶。如果把經典僅僅當作一場 的說教,那你永遠進不了聖學大門。必得躬親實踐,才能切實要 聖人的心得,如此我們的修為才能日有所進。

  A.特立獨行 耳提面命 頓悟 B.特立獨行 耳濡目染 領悟

  C.身體力行 耳提面命 領悟 D.身體力行 耳濡目染 頓悟

  2.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理性經濟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這是西方經濟學的基本假設一。 , 。 , , , ,更傾向於暫時獲得產品或服務,或與他人分享產品或服務。使用但不佔有,是分享經濟最簡潔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採取一種合作分享的思維方式

  ②不再注重購買、擁有產品或服務

  ③但在分享經濟這一催化劑的作用下

  ④人們不再把所有權看作獲得產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興的網際網路平臺上

  ⑥這個利己主義的假設發生了變化

  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⑥⑤④②① C.⑤⑥③①④② D.⑤⑥③④②①

  3.下列詩句與所描繪的古代體育活動,對應全部正確的一項是3分

  樂手無蹤洞簫吹,精靈盤絲任翻飛。 霧縠雲綃妙剪裁,好風相送上瑤臺。

  浪設機關何所益,僅存邊角未為雄。 來疑神女從雲下,去似姮娥到月邊。

  A.下圍棋 盪鞦韆 抖空竹 放風箏

  B.抖空竹 盪鞦韆 下圍棋 放風箏

  C.下圍棋 放風箏 抖空竹 盪鞦韆

  D.抖空竹 放風箏 下圍棋 盪鞦韆

  4.對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煉,最準確的一項是3分

  偏見可以說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沒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娛樂。假如我們不能懷挾偏見,隨時隨地必須得客觀公正、正經嚴肅,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廳,沒有臥室,又好比在浴室裡照鏡子還得做出攝影機前的姿態。

  A.沒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產生偏見。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會懷挾偏見。

  C.人無法做到隨時隨地保持客觀公正。

  D.對思想而言偏見自有其存在的價值。

  5.下列選項中,對右圖漫畫寓意的理解最貼切的一項是3分

  A.過程特別艱難,可能預示著這一次收穫很大。

  B.在我們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隱藏著巨大的困難。

  C.對努力掙得的東西,人們會牢牢地抱住不放。

  D.懂得知足常樂,會使生活中的困難更少一些。

  二、文言文閱讀18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9題。

  重到沭陽圖記

  袁枚

  古之人往往於舊治之所三致意焉。蓋賢者視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餘宰沭陽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呂嶧亭觀察三札見招,十月五日渡黃河,宿錢君接三家。錢故當時東道主,其父鳴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與談乃父事,轉不甚曉。餘離沭時,渠裁斷乳故也。

  夜闌置酒,聞車聲啍啍,則嶧亭遣使來迎。遲明行六十里,嶧亭延候於十字橋,彼此喜躍,駢轔同驅。食傾,望見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築。衣冠數十輩爭來扶車。大概昔時騎竹馬者,俱龍鍾杖藜矣。

  越翌日,入縣署遊觀,到先人秩膳處,姊妹鬥草處,昔會賓客治文卷處,緩步婆娑,悽然雪涕,雖一庖湢、一井匽,對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張、沈兩吏來,年俱八旬。說當時決某獄,入簾薦某卷,餘全不省記。憬然重提,如理兒時舊書,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廣文工詩,吳中翰精鑑賞,解、陳二生善畫與棋,主人喜論史鑑,每漏盡,口猶瀾翻。餘或飲,或吟,或弈,或寫小影,或評書畫,或上下古今,或招人來,或呼車往,無須臾閒。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學&科網

  居半月,冰霰漸飛,歲將終矣,不得已苦辭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處,代為治筐篋,束韁靷畢,握手問曰:“何時再見先生?”餘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餘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來乎?忍傷君而云不來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來舊邦,世之如餘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閒居,猶能念及五十年前之舊令尹,世之如呂君者更少矣。離而合,合而離,離可以複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別也,餘不能學太上之忘情,故寫兩圖,一以付呂,一以自存,傳示子孫,俾知官可重來,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聞伯夷、柳下惠之風者,奮乎百世之下,而況於親炙之者乎?提筆記之,可以風世,又不徒為區區友朋聚散之感也。

  [注]風世:勸勉世人。

  選自《小倉山房詩文集》,有刪節

  6.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餘宰沭陽二年宰:治理 B.說當時決某獄 決:開啟

  C.代為治筐篋 治:備辦 D.奉母閒居奉:侍奉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四品官員呂嶧亭在家閒居期間,連續寫信邀請老縣令舊地重遊,袁枚因此再到沭陽。

  B.當年袁枚離開沭陽時,錢接三才斷奶,因此談及其父錢鳴和的往事,接三不太清楚。

  C.八十多歲的張、沈兩吏是袁枚的老同事,還能依稀記得些許往事,多數事已忘記了。

  D.呂嶧亭在寒冬時節送客至十字橋,賓主作別時,袁枚覺得自己有生之年很難再來了。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遲明行六十里,嶧亭延候於十字橋,彼此喜躍,駢轔同驅。

  2聞伯夷、柳下惠之風者,奮乎百世之下,而況於親炙之者乎?

  9.文中“可以風世”的內容有哪些?請簡要概括。4分

  三、古詩詞鑑賞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0~11題。

  寄和州劉使君

  張籍

  別離已久猶為郡,閒向春風倒酒瓶。

  送客特過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曉來江氣連城白,雨後山光滿郭青。

  到此詩情應更遠,醉中高詠有誰聽?

  [注]劉使君,指唐代詩人劉禹錫,時任和州刺史。詩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0.根據前兩聯,概括劉禹錫“閒”的表現,並分析他如此表現的原因。5分

  11.尾聯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6分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12.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既見覆關, 。《詩經•衛風•氓》

  2故不積跬步, 。《荀子•勸學》

  3今年歡笑復明年, 。白居易《琵琶行》

  4 ,不知東西。杜牧《阿房宮賦》

  5沙鷗翔集, 。范仲淹《岳陽樓記》

  6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棄疾《破陣子》

  7浴乎沂, ,詠而歸。《論語•先進》

  8 ,辣手著文章。楊繼盛名聯

  五、現代文閱讀一20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題。

  小哥兒倆

  凌叔華

  清明那天,不但大乖二乖上的小學校放一天假,連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學堂也不用上課了。這一天早上的太陽也像特別同小孩子們表同情,不等鬧鐘催過,它就跳進房裡來,暖和和地爬在靠窗掛的小棉袍上。

  前院子一片小孩子的尖脆的嚷聲笑聲,七叔叔帶來了一隻能說話的八哥。籠子放在一張八仙方桌子上,兩個孩子跪在椅上張大著嘴望著那裡頭的鳥,歡喜得爬在桌上亂搖身子笑,他們的眼,一息間都不曾離開鳥籠子。二乖的嘴總沒有閉上,他的小腮顯得更加飽滿,不用圓規,描不出那圓度了。

  吃飯的時候,大乖的眼總是望著窗外,他最愛吃的春捲也忘了怎樣放餡,怎樣捲起來吃。二乖因為還小,都是媽媽替他卷好的,不過他到底不耐煩坐在揹著鳥籠子的地方,一吃了兩包,他就跑開不吃了。

  飯後爸爸同叔叔要去聽戲,因為昨天已經答應帶孩子們一塊去的,於是就僱了三輛人力車上戲園去了。兩個孩子坐在車上還不斷地談起八哥。到了戲園,他們雖然零零碎碎地想起八哥的事來,但臺上的鑼鼓同花花袍子的戲子把他們的精神佔住了。

  快天黑的時候散了戲,隨著爸爸叔叔回到家裡,大乖二乖正是很高興地跳著跑,忽然想到心愛的八哥,趕緊跑到廊下掛鳥籠的地方,一望,只有個空籠子擲在地上,八哥不見了。

  “媽——八哥呢?”兩個孩子一同高聲急叫起來。

  “給野貓吃了!媽的聲非常沉重遲緩。

  “給什麼野貓吃的呀?大乖圓睜了眼,氣呼呼的卻有些不相信。二乖愣眼望著哥哥。

  大乖哭出聲來,二乖跟著哭得很傷心。他們也不聽媽的話,也不聽七叔叔的勸慰,爸爸早躲進書房去了。忽然大乖收了聲,跳起來四面找棍子,口裡嚷道:“打死那野貓,我要打死那野貓!”二乖爬在媽的膝頭上,嗚嗚地抽咽。大乖忽然找到一根攔門的長棍子,提在手裡,拉起二乖就跑。媽叫住他,他嚷道:“報仇去,不報仇不算好漢!”二乖也學著哥哥喊道:“不報仇不算好看!”媽聽了二乖的話倒有些好笑了。王廚子此時正走過,他說:“少爺們,那野貓黑夜不出來的,明兒早上它來了,我替你們狠狠地打它一頓吧。”

  “那野貓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嚇嚇它就算了。”媽低聲吩咐廚子。學*科網

  大乖聽見了媽的話,還是氣呼呼地說:“誰叫它吃了我們的八哥,打死它,要它償命。”“打死它才……”二乖想照哥哥的話亦喊一下,無奈不清楚底下說什麼了。他也挽起袖子,露出肥短的胳臂,圓睜著淚還未乾的小眼。

  第二天太陽還沒出,大乖就醒了,想起了打貓的事,就喊弟弟:“快起,快起,二乖,起來打貓去。”二乖給哥哥著急聲調驚醒,急忙坐起來,拿手揉開眼。然後兩個人都提了毛撣子,拉了袍子,嘴裡喊著報仇,跳著出去。

  這是剛剛天亮了不久,後院地上的草還帶著露珠兒,沾溼了這小英雄的鞋襪了。樹枝上小麻雀三三五五地吵鬧著飛上飛下地玩,近窗戶的一棵丁香滿滿開了花,香得透鼻子,溫和的日光鋪在西邊的白粉牆上。

  二乖蹺高腳摘了一枝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見地上的小麻雀吱喳叫喚,跳躍著走,很是好玩的樣子,他就學它們,嘴裡也哼哼著歌唱,毛撣子也擲掉了。二乖一會兒就忘掉為什麼事來後院的了。他蹓達到有太陽的牆邊,忽然看見裝碎紙的破木箱裡,有兩個白色的小腦袋一高一低動著,接著咪噢咪噢地嬌聲叫喚,他就趕緊跑近前看去。

  原來箱裡藏著一堆小貓兒,小得同過年時候媽媽捏的面老鼠一樣,小腦袋也是麵糰一樣滾圓得可愛,小紅鼻子同叫喚時一張一閉的小扁嘴,太好玩了。二乖高興得要叫起來。

  “哥哥,你快來看看,這小東西多好玩!”二乖忽然想起來叫道,一回頭哥哥正跑進後院來了。

  哥哥趕緊過去同弟弟在木箱子前面看,同二乖一樣用手摸那小貓,學它們叫喚,看大貓喂小貓奶吃,眼睛轉也不轉一下。

  “它們多麼可憐,連褥子都沒有,躺在破紙的上面,一定很冷吧。”大乖說,接著出主意道,“我們一會兒跟媽媽要些棉花同它們墊一個窩兒,把飯廳的盛酒箱子弄出來,同它做兩間房子,讓大貓住一間,小貓在一間,像媽媽同我們一樣。”

  “哥哥,你瞧它跟它媽一個樣子。這小腦袋多好玩!”弟弟說著,又伸出方才收了的手抱起那隻小黑貓。

  有刪改

  13.小哥兒倆是在什麼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請簡要分析。6分

  14.分析小說畫線部分的景物描寫對情節發展的作用。4分

  15.二乖的天真可愛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4分

  16.小說敘述了小哥兒倆的日常故事,請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態度。6分

  六、現代文閱讀二18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題。

  中國建築的希望

  樑思成

  建築之始,本無所謂一定形式,更無所謂派別。所謂某系或某派建築,其先蓋完全由於當時彼地的人情風俗、政治情況之情形,氣候及物產材料之供給,和匠人對於力學知識、技術巧拙之瞭解等複雜情況總影響所產生。一系建築之個性,猶如一個人格,莫不是同時受父母先天的遠傳和朋友師長的教益而形成的。中國的建築,在中國整個環境總影響之下,雖各個時代各有其特徵,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則,卻始終一貫。數千年來的匠師們,在他們自已的潮流內順流而下,如同歐洲中世紀的匠師們一樣,對於他們自己及他們的作品都沒有一種自覺。

  19世紀末葉及20世紀初年,中國文化屢次屈辱於西方堅船利炮之下以後,中國卻忽然到了“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的段落,又因其先已有帝王驕奢好奇的遊戲,如郎世寧輩在圓明園建造西洋樓等事為先驅,於是“洋式樓房”“洋式門面”,如雨後春筍,醞釀出光宣以來建築界的大混亂。正在這個時期,有少數真正或略受過建築訓練的外國建築家,在香港、上海、天津……乃至許多內地都邑里,將他們的希臘羅馬哥特等式樣,似是而非地移植過來,同時還有早期的留學生,敬佩西洋城市間的高樓霄漢,幫助他們移植這種藝術。這可說是中國建築術由匠人手中升到“士大夫”手中之始;但是這幾位先輩留學建築師,多數卻對於中國式建築根本鄙視。近來雖然有人對於中國建築有相當興趣,但也不過取一種神祕態度,或含糊地驕傲地用些抽象字句來對外人頌揚它;至於其結構上的美德及真正的藝術上的成功,則仍非常缺乏瞭解。現在中國各處“洋化”過的舊房子,竟有許多將洋式的短處,來替代中國式的長處,成了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兒”,這些亦正可表示出他們對於中國建築的不瞭解態度了。

  歐洲大戰以後,藝潮洶湧,近來風行歐美的“國際式”新建築,承認機械及新材料在我們生活中已佔據了主要地位。這些“國際式”建築,名目雖然籠統,其精神觀念,卻是極誠實的。這種建築現在已傳至中國各通商口岸,許多建築師又全在抄襲或模仿那種形式。但是對於新建築有真正認識的人,都應知道現代最新的構架法,與中國固有建築的構架法,所用材料不同,基本原則卻一樣——都是先立骨架,次加牆牆壁的。這並不是他們故意抄襲我們的形式,乃因結構使然。我們若是回顧到我們古代遠物,它們的每個部分莫不是內部結構坦率的表現,正合乎今日建築設計人所崇尚的途徑。這樣兩種不同時代不同文化的藝術,竟融洽相類似,在文化史中確是有趣的現象。學科#網

  我們這個時期,正該是中國建築因新科學、材料、結構而又強旺更生的時期,也是中國新建築師產生的時期。他們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們自己所知道的;他們對於他們的工作是依其意向而設計的;他們並不像古代的匠師,盲目地在海中漂泊,他們自己把定了舵,向著一定的目標走。我認為,他們是最有希望的。

  有刪改

  17.分析文中“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兒’”出現的原因。6分

  18.文中“‘國際式’新建築”的內涵是什麼?6分

  19.中國建築的希望體現在哪些方面?請聯絡全文,簡要概述。6分

  七、作文70分

  20.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花解語,鳥自鳴,生活中處處有語言。

  不同的語言開啟不同的世界,音樂、雕塑、程式、基因……莫不如此。

  語言豐富生活,語言演繹生命,語言傳承文明。

  語文附加題

  一、閱讀材料,完成21~23題。10分

  書《湯海秋詩集》後

  龔自珍

  人以詩名,詩尤以人名。唐大家若李、杜、韓及昌谷、玉溪;及宋、元,眉山、涪陵、遺山,當代吳婁東,皆詩與人為一。人外無詩,詩外無人,其面目也完。益陽湯鵬,海秋其宇,有詩三千餘篇,芟而存之二千餘篇,評者無慮數十家,最後屬龔現祚作一言,鞏祚亦一言而已,曰:完。何以謂之完也?海秋心 跡 盡 在 是 所 欲 言 者 在 是 所 不 欲 言 而 卒 不 能 不 言 在 是 所 不 欲言 而 竟 不 言 於 所不 言求 其 言 亦 在 是。要不肯撏撦他人之言以為已言,任舉一篇,無論識與不識,曰:此湯益陽之詩。

  [注]撏撦:摘取。

  21.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4處4分

  22.文中昌谷、玉溪的本名分別是 、 。2分

  23.根據材料,用自己的話概括湯鵬詩作的特點。4分

  二、名著閱讀題。15分

  24.下列對有關名著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選擇兩項且全答對得5分,選擇兩項只答對一項得2分,其餘情況得0分

  A.《三國演義》中,曹操攻陷徐州後,派遣張遼勸降陷入困境中的關羽,關羽提出了“卸甲”的三個條件,這一情節突出了關羽的忠義形象

  B.《茶館》中,秦仲義說:“只有那麼辦,國家才能富強!”他說的“那麼辦”是指通過收回房子、賣掉土地等途徑,籌集資金來開辦工廠。

  C.《》中,七斤曾經在喝醉後罵有些遺老臭味的趙七爺是“賤胎”,並在革命後很快剪掉了辮子,這體現了他是一個具有新思想的農民。

  D.《老人與海》中,老漁夫聖地亞哥奮力捕到的大馬林魚被鯊魚給毀了,回到港口後,男孩遺憾地對他說,以後他們倆不能一起捕魚了。

  E.《歐也妮•葛朗臺》中,葛朗臺太太的性情極好,從不向丈夫要錢,她有著天使般的溫柔,她的善良和忍讓反襯了葛朗臺的冷漠和貪婪。

  25.簡答題10分

  1《紅樓夢》“散餘資賈母明大義,復世職政老沐天恩”一回中,賈母得知府中庫藏已空、入不敷出的實情後,將自己多年的積蓄拿出來,以渡難關。請結合這一情節,分析賈母的形象特點。6分

  2巴金的《家》中,梅表姐因躲避炮火再次來到高家,她在花園裡看見覺新站在樹下,她“嘴脣微微動一下,像要說話”,最終還是“轉過身默默地走了”。請說明梅表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舉動。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題15分

  閱讀材料,完成26~28題。

  1982年,一位美國教授在校園BBS上建議用宇符“:-”來表示笑話,這個由ASCII美國標準資訊交換程式碼元素組成的笑臉大大激發了人們的想象力和生產力,此後各種各樣的表情符號被源源不斷地創造出來,因此它被稱為“改變歷史的一張笑臉”。頗文字是它的升級版,其顯著特點是用鍵碟符、標點或者兩者的結合體模擬出人的面部和某種身體姿態,用來方便快捷地表達和傳遞情緒。以QQ表情中的基礎預設表情“小黃臉”為代表的表情符號,被稱作繪文字,呲牙“”、偷笑“”、笑哭“”等惟妙惟肖的符號簡潔而又形象,極大豐富了聊天時的選擇和樂趣。以90後、00後為代表的年輕群體成為網路主力軍後,一些真人表情在網路上競相出彩,GIF動畫表情的傳播也如火如茶,標誌著網路表情符號進入自定義創作發展階段。學科@網

  在網路社交中,網路表情符號比文字有著先天的優勢。從接受者方面說,解讀文宇容易對資訊傳送者的語氣、態度產生理解偏差,而圖文搭配的表情影象,會讓資訊的準確度和可接受度更加凸顯,使傳播效果事半功倍。表情符還使人們在交流時打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建立歡快輕鬆的“在場”語境,可以加強交流的互動性。其實人的社會互動也是一場關於“自我呈現”的表演。長期處於表情符號豐富的交流語境中,通過獨特的表情符號進行自我表達,展現個性,會不知不覺地將“我”塑造為社交所需要的形象。

  節選自胡遠珍《網路社交中表情符號的表達與象徵意義分析》,有刪改

  26.網路表情符號經歷了哪幾個發展階段?4分

  27.請簡要概括網路表情符號的特點。5分

  28.根據材料,概括網路表情符號流行的原因。6分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C 2.B 3.D 4.D 5.A

  二、文言文閱讀18分

  6.B 7.C

  8.1天快亮的時候,行駛了六十里,呂峰亭在十字橋迎接,兩人見面十分欣喜,便驅車一同前往。

  2伯夷、柳下惠那樣的高風,百代之後的人聽到,也能奮發,更何況親受薰陶的人呢?

  9.為官當勤政愛民,百姓會懷念他;為人當感恩重義,後代會仿效他。

  三、古詩詞鑑賞11分

  10.表現:把酒當春,繞道送客,常去賞花。原因:長期得不到升遷,懷才不遇;喜歡自然山水。

  11.對劉禹錫詩歌藝術的欽佩之情;對劉禹錫目前境況的同情之感;對自己能感知對方心意的知音之許。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12.1載笑載育2無以至千里 3秋月春風等閒度 4高低冥迷 5錦鱗游泳 6五十弦翻塞外聲7風乎舞零8鐵肩擔道義

  五、現代文閱讀一20分

  13.經濟狀況良好:家有廚子和花園等;文化氛圍濃厚:家有書房,經常看戲,注重教育等;人際關係和諧:尊重孩子,兄弟友愛,主僕融治等。

  14.鳥語花香與溫暖的陽光,營造了充滿生機的氛圍,為人物的興趣轉移和情緒變化作鋪墊;“日光”“西邊的白粉牆”等描寫,為二乖在牆邊發現小貓埋下伏筆。

  15.外貌憨態可掬;言行稚拙,愛模仿;情感表達率真;注意力易轉移;喜愛小動物,好奇心強。

  16.對童真童趣的欣賞;對兒童成長的關注;對母愛的頌揚;對和諧家庭氛圍的讚許;對善良人性的禮讚。

  六、現代文閱讀二18分

  17.社會上有崇洋媚外的風氣;一部分建築師對中國建築存在鄙視;一部分建築師雖對中國建築感興趣,但缺乏真正的瞭解。

  18.承認機械及新材料的主要地位;有極誠實的精神觀念;其構架法的基本原則是先立骨架、次加牆壁。

  19.數千年來中國建築取得了真正的藝術成就,有其一貫的基本方法及原則;中國建築因新科學、材料、結構正趕上強旺更生的時期;擁有文化自信和自覺藝術追求的新建築師群體正在產生。

  七、作文70分

  20.略

  語文附加題參考答案

  一、閱讀材料,完成21~23題。10分

  21.海秋心跡盡在是/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不言在是/所不欲言而競不言/於所不育求其言亦在是。

  22.李賀、李商隱

  23.言為心聲,詩如其人;不沿襲他人之言。

  二、名著閱讀題15分

  24.CD

  25.1處變不驚,性格堅強;處置果斷,能力出眾;分配得當,處事公平;輕財重義,顧全大局。

  2心中仍有舊情,想跟心上人說話;婚嫻現狀和禮教束縛,不便單獨與覺新見面。

  三、材料概括分析題15分

  26.ASCII元素組成的表情符號;顏文字;繪文字;自定義表情符號。

  27.直觀形象;方便快捷;簡潔;時尚;娛樂性強。

  28.資訊傳播具有更高的準確度和可接受度;建立“在場”語境,加強交流的互動性;有助於個體的自我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