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龍有哪些用法用量及副作用

  地龍是我國重要的中藥材之一。同時地龍也有一定的使用方法及副作用。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地龍的用法用量,來看看吧。

  地龍的用法用量

  1、治傷寒六、七日熱極,心下煩悶,狂言,欲起走:大蚓一升破去***土***,以人溺煮,令熟,去滓服之。直生餃汁及水煎之,並善。***《補缺肘後方》***

  2、治小兒急慢驚風:白頸蚯蚓,不拘多少,去泥焙乾,為末,加硃砂等分,糊為丸,金箔為衣,如綠豆大。每服一丸,白湯下。***《攝生眾妙方》***

  3、治小兒慢驚風,心神悶亂,煩懊不安,筋脈拘急,胃虛蟲動,反折啼叫:乳香***研***半錢,胡粉一錢。上二味,合研勻細,用白頸蚯蚓生捏去土,爛研和就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丸,煎蔥白湯下,更量兒大小加減。***《聖濟總錄》乳香丸***

  4、治抽筋:地龍一條,胡黃連一錢。水煎,日服三次。***《吉林中草藥》***

  地龍的炮製方法

  1、滑石粉炒法

  將滑石粉置鍋內加熱炒至靈活狀態,投入地龍段,不斷翻動,使其鼓起,篩去滑石粉即得。

  2、酒炙法

  取地龍段與黃酒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幹,取出,放涼***每100kg地龍用黃酒18kg***。

  3、酒悶砂炒法

  取地龍段,與酒拌勻,稍悶,取砂子置熱鍋中,炒至滑利狀態,投入生地龍,不斷翻炒至表面棕黃色微鼓起時,取出,篩去砂子,攤涼。

  4、蜜麩炒製法

  取地龍段用酒***100∶15***噴勻,悶潤1h,另將蜜制麥麩置鍋內炒至略起煙,即投入地龍共炒,不斷翻動,拌炒至地龍表面棕黃色時取出,迅速倒入容器內,上蓋麻袋燜5~10min,篩去麥麩,攤涼。

  地龍的副作用

  常規劑量毒性小,過量使用可出現頭痛、頭昏,血壓先升後降、腹痛、呼吸困難、消化道出血。肌肉注射地龍針劑可出現過敏反應,表現為口脣發麻、皮疹、臉色蒼白,大汗、呼吸困難、血壓下降。

  1、胃呆納少者不宜多用。

  2、畏蔥、鹽。***《藥對》***

  3、傷寒非陽明實熱狂躁者不宜用,溫病無壯熱及脾胃素弱者不宜用,黃疸緣大勞,腹脹屬脾腎虛,陰虛成勞瘵者,成在所忌。***《本草經疏》***

  地龍的主要外形特徵

  體長約60mm-120mm體重約0.7-4克。最大的有1.5kg。生活在潮溼、疏鬆和肥沃的土壤中身體呈長圓筒形褐色稍淡約由100多個體節組成。前段稍尖後端稍圓在前端有一個分節不明顯的環帶。腹面顏色較淺大多數體節中間有剛毛在蚯蚓爬行時起固定支撐作用和輔助運動作用。在11節體節後各節背部背線處有背孔有利於呼吸保持身體溼潤。

  蚯蚓是通過肌肉收縮和剛毛的配合向前移動的具有避強光趨弱光的特點。

  蚯蚓體呈圓柱狀細長各體節相似節與節之間為節間溝intersegmental furrow。

  頭部不明顯由圍口節peristomium及其前的口前葉prostomium組成。口前葉膨脹時可伸縮蠕動有掘土、撮食、觸覺等功能。

  圍口節為第1體節口位其腹側口前葉下方。肛門在體尾端呈直裂縫狀。自第2體節始具剛毛環繞體節排列稱環生Pperichaetine。

  剛毛簡單略呈S形大部分位於體壁內的剛毛囊中。

  性成熟個體第1416體節色暗腫脹無節間溝無剛毛Pheretima hupeiensis腹面有剛毛如戒指狀稱為生殖帶或環帶clitellum***。生殖帶的形態和位置因屬不同而異。生殖帶的上皮為腺質上皮其分泌物在生殖時期可形成卵繭cocoon。生殖帶的第一節即第14體節腹面中央有一雌性生殖孔第18體節腹側兩側為一對雄性生殖孔。納精囊孔seminal receptacle opening2一4對隨種類不同而異

  自11-12節間溝開始於背線處有背孔dorsal pore可排出體腔液溼潤體表有利於蚯蚓的呼吸作用進行和在土壤中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