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如何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但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會用錯方法,說錯話。為此,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用愛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用愛教育孩子的方法

  1、很多父母會不自覺的拿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孩子比較,你怎麼這樣不好,那樣不好,你看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好,我覺得這句話的殺傷力很大。雖然父母只是希望用激將法想讓孩子改變,讓孩子變得更優秀,但事實有時候卻相反。

  樓上樓下分別有個小孩樂樂和童童,差不多大,家長關係好,孩子也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上小學後,卻很少看到兩個小孩一起玩耍了,有一天,童童在大聲哭泣,家裡也很吵,詢問得知原來是童童考試考差了,媽媽很生氣,在訓斥孩子,忍不住還動了手,不好說什麼就離開了。走遠了還能聽見媽媽在繼續說:“為什麼考這麼差,上課幹什麼去了!你看人家樂樂,每次都考第一名,你什麼時候也考的那麼好,我就......”。時間久了,類似的事情次數更多了,某天一早,童童爸爸在門口拿著書包等她去上學,不管怎麼說,孩子就是不願意去,爸爸很生氣的訓斥了孩子。可見家長的激將法並沒有讓孩子變的更優秀,而讓孩子產生逆反情緒,不願意去上學。

  2、孩子某件事沒做好時,有的父母會說,你怎麼這麼笨呀,這麼簡單的都不會。

  聽一位奶奶當著孫女的面說:“你怎麼這麼笨,蠢死了!”時,大家都很驚訝,也很疑惑。原來是孩子媽媽檢查孩子做的作業時,發現昨天做的數學題錯了好幾道,都是些不難的,媽媽很生氣,罰孩子做了好幾遍,第二天的家庭作業量又增加了。大家都知道她孫女,每天爸爸媽媽會佈置很多家庭作業,加上學校的作業,作業量還是很大的。所以有時候,大家閱讀的時間,她會抓緊時間寫作業,大家玩智力遊戲的時間,她還是得寫作業,不然規定的時間做不完。有時候會聽到聽她無奈的說,回去還要寫什麼什麼作業。所以聽到奶奶說她孫女這句話時,不免有些感慨。

  孩子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中,某件事沒有做好時,都應該鼓勵他,教他,讓孩子不要著急,慢慢來,這樣才不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才能讓孩子把事情做好。

  3、朋友A說,小時候她媽媽經常說她長的難看,胖,也可能在她媽媽心中A長的確實不好看,其實A本身長的並不差,我們經常說她長的漂亮。但是她媽媽說多了,A就認為自己真的又胖又難看,一直不自信,有時會覺得自己一無事處,對自己的學習,工作都有了不好的影響,現在,朋友A成功的瘦了下來,但是她媽媽又說了,現在怎麼這麼瘦,真顯老,越長越醜,你以前胖的時候多好看呀!A表示對她媽媽很無語......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也是很多家庭的教育理念,但有的家長卻很難把握這個度。

  4、現在的父母都很寵孩子,會過分的保護孩子,最常見的就是包辦或代替。

  在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用筷子和湯勺時,父母為了讓孩子快吃飯和吃好飯,或為了避免器具造成的危險而剝奪了孩子自己使用器具吃飯的嘗試。很多孩子五六歲了還讓家長餵飯,不願意鍛鍊自己吃飯和掌握吃飯器具的能力,以至於錯失了使用這些器具帶給大腦發育的鍛鍊。家長認為,每天時間很緊張,沒時間讓孩子磨磨蹭蹭自己做,我們可以給他們穿衣服、穿鞋,整理書包,這樣可以節約很多時間。但從長遠看,對孩子並不利,剝奪了孩子實踐的機會,使孩子身心得不到鍛鍊,即使孩子長大一些有能力完成那些事,也不習慣自己完成,更不願去嘗試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了。

  5、有時父母因為某些不和而吵架時,不要當著孩子的面來吵,孩子都希望跟父母在一起時都是開開心心的。發生爭吵時儘量避開子,若被孩子發現,最好能當著孩子的面和好,並向孩子解釋父母因為何事有一些不同看法,並非感情不和,且與孩子無關。如果知道是因為自己而吵架的,更會讓孩子有負罪感,會覺得都是自己的錯,會傷心無助,對今後的性格和心理都會造成影響,所以父母要安撫好孩子的情緒。

  對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一切。但是,長期生活在爭吵環境中的孩子,很容易陷入兩個極端:一種是自卑,不願或不善與人交往,有的甚至將自己封閉起來;另一種就是孩子的是非觀念模糊,認為只要自己夠橫、夠強勢,就能讓別人聽自己的。

  若每個家庭都是航行在大海上的小舟,那麼,需要父母步奏一致才能保證小舟安全航行。

  用心用愛去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成長路上充滿歡樂與幸福。

  用愛教育孩子的建議

  01、放下強勢,多反思

  在親子關係中,作為強勢群體的父母親,若能在親子衝突中多反思一下自己的責任,孩子也許就會更加體諒你的難處,更容易依賴你,從而也就更樂於接受你的教誨。相反,如果只是高高在上不分青紅皁白地指責,只會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

  02、學會鼓勵孩子

  家長一定要記住,一個心理長期受到打擊的孩子必然會變成一個毫無作為的人。如果說得不到鼓勵的孩子如同久旱的秧苗,那麼,一些不但沒有得到鼓勵反而時常受到打擊的孩子,只會變成渴死的枯草。因此,除了對孩子的錯誤提出指責,也要給他們相應的鼓勵。

  03、重視孩子的失意

  當一個孩子告訴父母“我感到難受”、“我很失望”時,粗心的父母往往會一笑了之。他們會說:“小孩子嘛,能有什麼失意的感受呢?”“別淘氣了,你沒有什麼可失望的。”然而,既然成年人有失意,那麼,孩子也有。

  因為無論年齡大小,我們都是人,只要是人,就會有不同的感受。成年人在失意的時候需要別人的幫助,難道孩子就不需要嗎?當然也需要!

  04、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一個人是否幸福往往取決於這個人有什麼樣的性格。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要把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始終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在一個孩子漸漸長大的過程中,會出現許許多多的問題。

  他們不僅是在身體方面慢慢長大,心理上也在一天天地變化。為人父母,千萬不要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身體上,而忽略了孩子成長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心理的成長。

  05、引導孩子相信朋友

  引導孩子不要輕易地去懷疑自己的朋友,各種猜測和疑慮都會加大朋友間的裂痕。應該相信,只要是真正的朋友,彼此之間有著真正的友誼,彼此就不會有絕望的時候。

  用愛教育孩子的誤區

  1、有求必應:

  從孩子出生開始,你就給他所有他要的東西,如此一來就算他以後長大,他還是會倔強的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或這個世界欠他的!

  六歲以前的家長都有這種體會,他要了不買就會鬧得很凶,心態、習慣養成,改起來可能需要一輩子!

  2、他出口成"髒"你一笑置之:

  當孩子講出不得體的話甚至口出穢言,你卻只是笑了笑,這將會使他認為自己很可愛,他說的話很討大人喜歡,你的反應不外乎是鼓勵他下次再挑些更討喜歡的話來講。

  3、從不訓練他精神獨立:

  從小一切幫他打點好,一切事情由你來負責,等他應該打點自己的年齡時,再突然告訴他"自己決定吧!" 我們不難想像,孩子的心裡多彆扭,強詞奪理和萎靡不振的精神面貌,做家長的你就慢慢教育吧,甚至糾結你的一生!

  4、從不告訴他:你錯了

  如此將造成他日後嚴重的心智畸形,若我們一直避免把“你錯了”,正面迴應給孩子的不良行為,一直不告訴他孰是孰非,總是用賞識性的說教在孩子心靈上蜻蜓點水,儘管他點頭認錯,但內心並沒有服輸,自然就會埋下僥倖的種子,下次還會等你賞識性的教育!待某日他牴觸了法律,犯下了父母再也無法替他掩飾的罪行,他還以為整個社會都與他作對,是他自己受到迫害

  5、替他收拾所有髒亂的東西:

  家長像個名符其實的老媽子,跟在他後面,撿起他丟地上的書、鞋子、髒襪子,髒衣服,幫他整理房間做東做西打理一切,自然就會養成他日後推卸責任的惡習,別人伺候他當成是理所當然,如果是家長,你就等著當祥林嫂吧!如果結了婚,就等著小兩口為家務爭吵拌嘴吧。

  6、常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為教育孩子夫妻拌嘴估計很多家長並不陌生,當著孩子的面爭執得情緒激動,面紅耳赤,即便孩子服從了一方的教育方式,孩子的內心只有一半面對,另一半是逃避,畢竟另一位反方的家長就是孩子避風的港灣,為孩子埋下了僥倖的伏筆,這樣的孩子總是左右逢源,不斷挑起夫妻內戰。眾多矛盾一旦升級,日後父母離婚了,家庭破碎了,你也不用為孩子麻木不仁、無關痛癢的反應感到震驚與不解。

  7、把父母當成搖錢樹:

  若金錢對孩子而言太容易到手,想買東西,想花錢時只要他們搖一搖、吵一吵、鬧一鬧,錢就掉下來了,不讓孩子明白金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賺取的,他的內心世界就會步入心智的誤區:父母的一切財富就是自己未來的財富,孩子沒有負重的人生就會變得百無聊懶,無慾無求,遊手好閒的日子孩子並不會感受到幸福,只能不斷侵蝕他感恩父母的心靈,慾望的膨脹最終讓他把父母變成最大的敵人,人性都是貪婪的,慾望得到滿足,他會得寸進尺、變本加厲;一旦得不到滿足,就會翻臉不認人,逆反、暴躁、甚至偷拿家長的錢,離家出走,或結夥偷竊搶奪,危害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這種不良的家庭教育才是少年犯罪的最大溫床。

  8、永遠站在他這邊

  當你自始至終永遠滿足他的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時,你會發現一次的拒絕,就足以對他造成傷害,他感受到的是極大的挫折感。家長站在孩子這邊固然是好的,如果出於自私、無知的袒護,總覺得別人對自己的孩子有偏見,會造成他日後一生多少問題嗎?那家長就等著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幫他解決吧,他就成了問題的製造者而不是解決者,家長一旦感覺到力不從心,他的心智和心胸已經被家長塑造成型,說不定哪一天你的幾句逆耳忠言或老師的幾句批評,他就會出走,嚴重的會自殘、自殺,目前我國青少年自殺現象已經出奇的嚴重,數目驚人,而且年齡已經滲透到了十來歲的孩子。

  9、我就是拿他沒辦法

  上面八個字家長不要輕易說出口,一旦說出口後果就會很嚴重,那就說明你缺失了教育能力,家庭教育臨近了失控的邊緣。13歲以前的孩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通過耐心疏導和說服教育,孩子還能領會家長的良苦用心,要想徹底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家長以往的“教養”方式和教育心態。不要把你拿他沒有辦法當成口頭禪,說得多了自然會小看你,孩子覺得家長沒有了實力,而自己實力強大,孩子更不會尊重你的教育,既然你沒有辦法,那就乾脆讓你一輩子沒有辦法好了,欺負的就是你,因為家長之外的任何人他欺負不起,人家不吃他那一套。孩子再大一些,就像長大了的小樹,支支叉叉的也隨之長粗,就像十指連心,動他哪一根他都會痛,想抓抓不住,撒手又不敢,最糾結的其實就是教育風險問題,若你一次又一次拿沒辦法這句話為自己找臺階,當孩子還沒有闖大禍犯大錯,連警察也不會有辦法的,等孩子終於長大了,翅膀更強硬了,一旦觸犯了法律,辦法就全部掌控在了警察手裡,你最怕看到的結果,也是你的沒辦法提早讓孩子走上了不歸路罷了!

1.如何教育孩子有哪些十大方法

2.用最好的方法教育孩子

3.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4.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好的方法

5.家庭教育孩子十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