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設專案的管理和承包方式是怎樣的

  你聽說過工程建設嗎? 工程建設是指為了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進行的有組織、有目的的投資興建固定資產的經濟活動,即建造、購置和安裝固定資產的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絡的其他工作。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工程建設的相關法律知識。

  工程建設專案的管理和承包方式

  工程建設專案管理方式按組織管理方式分為:傳統自主專案管理方式、各類委託專業專案管理方式以及各類特許經營和融資專案的管理方式,後二者符合現代專案管理專業化、社會化以及多元化融資的要求,將在服務招標專案中介紹。

  工程承包方式主要有以下兩類:

  1***施工承包方式。工程設計和施工分離,分別由不同主體負責實施,工程承包人按照招標人提供的設計圖紙和技術規範施工,典型地表現為傳統的“設計―招標―施工”建設管理模式。

  該承包方式由各承包人分別向招標人負責,適用招標人願意較深入地介入設計控制及對設計和施工的相互協調管理,並希望分散承擔風險的情況。缺點:該承包模式的建設週期一般較長,責任較難界定,設計與施工間的管理協調工作比較複雜,容易發生糾紛,工程質量、進度、造價控制較難。

  優點:但這種工程承包模式的運用簡單、成熟,對承發包雙方的素質要求不高,且招標人對工程設計和施工各階段實施的控制影響力較大,風險亦較分散。

  2***設計―施工一體化承包方式。這類承包方式的典型模式有:“設計+施工”***D+B***、“設計採購建造”***EPC***及“工廠裝置與設計+施工”***P&D+B***等。一般適用於工程建設專案規模大、專業技術性強、管理協調工作複雜、招標人對設計施工的管理力量薄弱,且願意將大部分風險轉移給一個承包人的情況。

  其與施工承包方式的最大區別是前者的招標人不再提供工程設計圖紙,只提供基本的工程方案設計/工藝設計作為招標條件,而將此後的工程設計與施工責任及相應風險轉移給一個總承包人。

  優點:有利於工程設計與施工之間的銜接配合,可以避免相互脫節而引起的差錯、遺漏、變更、返工及糾紛;可以合理組織分段設計與施工,縮短建設工期。

  缺點:招標人對工程設計細節和施工的調控影響力較小,所以通過招標選擇設計施工專業素質以及綜合協調管理水平較高的總承包人,併合理清晰界定相關責任、風險顯得至關重要。

  3***各類特許經營和融資專案管理與承包方式。

  相關閱讀:

  工程的定義

  工程是將自然科學原理應用到工農業生產部門中去而形成各學科的總稱。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們可以建造出比單一產品更大、更復雜的產品,這些產品不再是結構或功能單一的東西,而是各種各樣的所謂“人造系統”***比如建築物、輪船、鐵路工程,海上工程,飛機等等***,於是工程的概念便產生了,並且逐漸發展成為了一門獨立學科和技藝。

  在現代社會中,“工程”一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就狹義而言,工程定義為“以某組設想的目標為依據,應用有關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手段,通過一群人的有組織活動將某個***或某些***現有實體***自然的或人造的***轉化為具有預期使用價值的人造產品過程”。就廣義而言,工程則定義為由一群人為達到某種目的,在一個較長時間週期內進行協作活動的過程。

  ——參閱《工程系統論》,王連成著,中國宇航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將自然科學的理論應用到具體工農業生產部門中形成的各學科的總稱。如:水利工程、化學工程、土木建築工程、遺傳工程、系統工程、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環境微生物工程。

  較多的人力、物力來進行較大而複雜的工作,需要一個較長時間週期內來完成。如:城市改建工程、京九鐵路工程、菜藍子工程。

  關於工程的研究——稱為“工程學”

  關於工程的立項——稱為“工程專案”

  一個全面的、大型的、複雜的包含各子專案的工程——稱為“系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