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完步後多久可以喝水適合喝什麼

  在經過劇烈的跑步鍛鍊後,多最好不要馬上喝水,要間隔幾分鐘在喝。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跑完步後喝水的時間,分享給大家!

  跑完步後多久可以喝水

  建議在跑步後五分鐘後可以補充100ml左右的水,每兩次之間至少間隔10分鐘。如果是跑步速度比較快的話則不宜立即補充水分,最多隻能漱口或者嚥下不超過50ml的水。

  跑步後的補水,最好選擇富含鈣元素和鎂元素的礦泉水,以補充身體對礦物鹽的需求,因為肌肉運動會增加對礦物鹽的需求,汗液的揮發也會帶走身體中的一部分礦物鹽,也可以補充含碳的汽水、果汁、蔬菜汁、牛奶以便於排除體內毒素。此外,正確的補水方法是少量多次,最好喝溫開水,即使在夏季,水溫也應在5—10攝氏度之間,不可飲用冰水,因為可能引起消化系統方面的問題。

  如果在跑步時間低於一小時,不一定要喝運動飲料。但是長時間高強度的運動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碳水和電解質。這可以在飲料和固體食物中攝取。

  人體對於碳水化合物含量在6%~8%的溶液更容易吸收***此時溶液滲透壓接近人體自然狀況時滲透壓300mOsm/L***,所以跑步過程中喝跑步之後補充含有氯化鈉的運動飲料可以減少跑步中的排尿量,促進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恢復。

  並且食物中也含有大量的水分,因此在運動後可以稍作休息,再選擇喝純水並吃一些固體食物***橘子、香蕉***。

  小貼士:對於運動時間長的人而言,建議在運動的前、中、後少量多次補充運動飲料,水溫控制在10℃~20℃。如果進行體力消耗較大的運動,在運動後2小時內應及時補充含低聚糖、多肽的飲料,利於身體肌糖原的重新合成,有助於疲勞恢復。

  適合跑完步後喝的水

  白開水

  白開水最簡單不過了。在運動過程中,水分散失,因此,補水是運動後的頭等大事,其他散失的成分可以在運動之後的飯食補上。

  鹼性飲料

  劇烈活動時,體內熱量增加,出汗是主要的散熱方式。大量出汗後,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否則不僅導致疲勞和體溫調節障礙,也會引起酸性代謝產物的蓄積,從而導致疲勞和運動能力的下降。因此,運動時的適宜飲品是含糖量在5%以下並含鉀、鈉、鈣、鎂等無機鹽的鹼性飲料。

  蔬菜汁

  蔬菜汁中含有大量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而且蔬菜汁的熱量低,在運動後喝蔬菜汁既能及時為人體補充水分和其他營養,而且有助排毒消化,有利於減肥。

  淡鹽水

  在運動後每15分鐘到半小時,記得要休息一下,並補充水分。一旦嚴重缺水,感到肌肉無力,噁心想嘔吐,可以在飲水中加上半小匙的鹽,以補充流失的鹽分。喝水切忌豪飲猛灌。正確的喝水速度,應該是小口、小口慢慢地喝,身體才能達到良好吸收的效果。

  長期堅持跑步的13個好處

  1、眼睛

  堅持長跑的人每天都有1小時候左右的時間眼睛直視遠方,這對眼睛是很好的放鬆休息,如果你家裡有學齡的孩子,能讓他每天堅持跑步,眼睛近視的機率肯定會降低。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神經生物學家經試驗證實,跑步可能是治療某些眼疾的有效方法。試驗中將老鼠的一隻眼睛矇住。隨後將被試老鼠分為兩組。強迫一組老鼠在輪子裡連續奔跑數小時,並全面刺激其視覺皮層的神經元。另一組老鼠則保持不動。一段時間之後,第一組老鼠的視力完全恢復到被矇住眼睛前的程度,而第二組老鼠的視力恢復速度慢且不徹底。

  2、頸部、肩部、脊椎

  經常坐在電腦前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頸椎、肩部的問題,正確的跑步姿勢要求背部挺直放鬆,長期堅持會對頸椎及肩部的不適有很大改善。

  3、心臟

  堅持跑步會讓你有顆強大的心臟及心血管系統功能。在提高最大攝氧量的同時向身體各個器官輸送的氧量大大增加,各個器官的工作質量自然大大提高。另外中長跑會加速血液迴圈,使冠狀動脈有足夠的血液供給心肌,從而預防各種心臟病。通過下肢的運動,促使靜脈血流回心臟,還預防靜脈內血栓形成。

  4、血液

  有了強大的心臟血管系統,跑者的血液質量也好於常人,身體對長期中長跑發生的適應性改變可改善新陳代謝,減低血脂和膽固醇水平。

  5、肺部及呼吸系統

  長期進行中長跑鍛鍊使肺功能變強,增大肺活量——進行規律性的長期長跑可發達肺部呼吸肌,使每次換氣量變大,肺功能增強。我個人每年秋天都會有一次季節性鼻炎發作很折磨人,但今年開始跑步後沒有復發,不知道有沒有關係?

  跑步能使肺的容量平均從5.8升上升到6.2升,同時,血液中氧氣的攜帶量也會大大增加。

  6、肝臟

  對患脂肪肝的人來說,最好的藥物就是“跑步”。《印度時報》5月4日報道,一項新的研究顯示,跑步等有氧運動可以使糖尿病前期肥胖患者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發展放緩。

  美國克利夫蘭州立大學研?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鋇韃榱?5名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患者,讓他們每天在跑步機上跑1小時,運動時心率達到他們最高心率的85%。連續7天后,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增強,肝臟多重不飽和脂肪指數***PUI***上升84%。研究人員豪斯說,這些改善與荷爾蒙脂聯素增加有關,脂聯素能增強人對胰島素的反應,並有助於抗炎,減少心臟病風險。此外,跑步等有氧運動可以有效燃燒脂肪,也能夠降低脂肪肝的危害。

  7、腹部

  平坦或者腹肌溝明顯的腹部是很多人的夢想,很多健身教練的建議以及網路瘋傳的腹肌撕裂者等練習能夠幫你把腹肌練的更強大,但你還需要跑步這樣的有氧運動去掉腹肌外面厚厚的脂肪外包裝。當然,還要堅持,因為腹部的脂肪是最狡猾的,你稍有鬆懈它就會反撲。

  研究表明,30分鐘的勻速慢跑可以燃燒掉超過390卡的熱量,相比同樣時間,單車和網球分別只能燃燒277卡和272卡熱量。所以說,如果你愛對了運動,你就能更快收穫一副滿意的身材。

  8、腰部、臀部

  跑步對身材的改變最先體現在這個位置,很多跑友都有過這樣的體驗,開始跑一段時間後,體重沒有明顯減輕,但是身材明顯改善了,尤其是腰線變的更漂亮。

  跑步相比其他運動的優勢在於,它除了能夠達到一般運動對於肌肉和關節的鍛鍊效果之外,在你運動之後的四個小時內,身體還能處於高新陳代謝的狀態,這樣就會燃燒更多的熱量。

  9、膝蓋

  有人說跑步百利唯傷一膝,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多數堅持跑步的人都或多或少受到過膝傷的困擾。但同多位堅持跑步十年以上的跑友交流中瞭解到:他們剛開始跑步時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有的人即使快走也會膝蓋疼,但隨著循序漸進慢跑量的累積和力量的練習,膝蓋都變得越來越結實。

  在忽略年齡影響的情況下,許多長期實驗都表明,跑步愛好者膝蓋患關節炎的風險反而更低。最近,美國一研究機構在進行了18年的跟蹤研究後發現,常常跑步的人中膝蓋出現關節炎症狀的只有20%,而沒有跑步習慣的人患病比例則要高1倍。更令人意外的是,跑量越高的跑者,膝蓋卻更為健康。

  10、腿部肌肉

  經常跑步的人肌肉組織也會發生變化,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後,你會發現腿部的肌肉會變得非常的結實、健美。跑步可增強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的功能,促進肌肉、神經的健康,提高肌體的抗病能力。冬季氣溫較低,持續性小步伐的跑步可刺激肌體保護性反應,促進血液迴圈加快,加速腦部血液流量,調節大腦體溫中樞的功能。

  11、腸胃

  中長跑使人情緒飽滿樂觀,有助於增進食慾,加強消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當然,更讓人羨慕的是怎麼吃也不胖,哈哈。

  12、全身肌肉

  長期中長跑可增強肺部呼吸肌、心臟肌肉、頸部肌肉、胸腔肌肉、手臂肌及腰部、臀部、大腿、小腿、足部等處的肌肉,使各處肌肉不易堆積乳酸或二氧化碳等代謝物。跑步可以說是所有運動的基礎,會對你參加其它體育運動產生積極的影響。

  13、骨骼

  長期中長跑可提高各關節的強度,韌帶的柔軟度;並增加骨骼的強度、密度,避免人到老年患退化性骨質疏鬆,看看每個馬拉松賽事中的耄耋老人就知道長跑者的骨骼有多健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