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居住房拆遷該如何補償

  “拆”,是指將土地上原有的建築物或其他必須拆除物拆除;“遷”,是指對原土地使用者的暫時或永久遷移。房屋拆遷是指取得拆遷許可的單位,根據城市建設規劃要求和政府所批准的用地檔案,依法拆除建設用地範圍內的房屋和附屬物,將該範圍內的單位和居民重新安置,並對其所受損失予以補償的法律行為。下面由小編為你介紹相關法律知識。

  ?

  一、拆遷非居住房屋怎麼補償

  1、拆除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形式與其他單位、個人共同舉辦的企業所有的非居住房屋,貨幣補償金額計算公式為:被拆除房屋的建安重置價+相應的土地使用權取得費用。

  2、被拆除房屋的建安重置價、相應的土地使用權取得費用,由房地產估價機構評估。

  3、其他補償:還應當補償被拆遷人下列費用:

  ***1***按國家和本市規定的貨物運輸價格、裝置安裝價格計算的裝置搬遷和安裝費用。

  ***2***無法恢復使用的裝置按重置價結合成新結算的費用。

  ***3***因拆遷造成停產、停業的適當補償。

  4、其他非居住房屋、居住房屋附屬的棚舍,以及其他地上構築物的補償,按照當地有關地上附著物標準執行。

  二、拆遷協議解除租賃關係的非居住房屋如何補償

  拆遷未出租非居住房屋的,或者拆遷由租賃雙方協商議定租金標準的出租非居住房屋,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協議解除租賃關係的,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

  三、拆遷未協議解除租賃關係的非居住房屋如何補償

  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對解除租賃關係未達成協議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實行價值標準房屋調換。安置房屋由原房屋承租人承租,被拆遷人應當與原房屋承租人重新訂立房屋租賃合同。拆遷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準的公有出租非居住房屋,被拆遷人選擇價值標準房屋調換的,由被拆遷人安置承租人,租賃關係繼續保持;被拆遷人選擇貨幣補償的,拆遷人應當將被拆除房屋的房地產市場價的 20% 補償給被拆遷人,將被拆除房屋的房地產市場價的 80% 補償給房屋承租人,租賃關係終止。

  相關閱讀:

  程式

  被拆遷人除了應得的房屋補償費以外,還可得到:搬家補償費;裝置遷移費;過度期內的臨時安置補助費。

  拆遷當事人雙方協商不成,達不成拆遷協議的,可以經當事人申請,由被拆遷房屋所在地的區***縣***房地局裁決

  舉報、投訴箱、監督電話由區監察委專人負責。舉報投訴範圍:

  1、對動遷基地公示的內容,政策法規執行情況;

  2、對基地“依法動遷、文明動遷、有情動遷”的實施情況;

  3、對基地廉政工作的執行情況;

  4、對基地人員的工作紀律執行情況;

  5、對特殊、突發的動遷矛盾的處理情況不滿的

  區監察委、區政法委、區建設委、區信訪辦、區房地局、街道等部門,負責對拆遷單位實施全過程的監管,以及拆遷過程中重大問題的協調,負責化解拆遷引起的矛盾。

  補償

  拆建單位依照規定標準向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種補償金。一般有:

  ***1***房屋補償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

  ***2***週轉補償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

  ***3***獎勵性補償費,用於鼓勵被拆遷房屋住戶積極協助房屋拆遷或主動放棄一些權利如自願遷往郊區或不要求拆遷單位安置住房,房屋拆遷補償費的各項標準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加以確定,拆建單位必須嚴格執行,不得任意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