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覆蓋栽培洋蔥的技術_洋蔥地膜覆蓋栽培要點

  地膜栽培洋蔥有其相應的技術方法,那地膜覆蓋栽培洋蔥的方法是什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地膜覆蓋栽培洋蔥的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地膜覆蓋栽培洋蔥的技術

  ***1*** 適期播種,培育壯苗:華北各地種植洋蔥,多采用育苗稱霸的方法,佔地少,便於管理和培育壯苗。栽植時也可以選苗,栽植密度均勻,生長整齊,成熟期一致。育苗播種期的確定是洋蔥栽培中的重要環節。在越冬前,使幼苗有3~5片真葉,苗高12~15釐米,莖粗在0。3~0。9釐米範圍內,是確定播種期的依據。各地適播期為白露前後4~5天,過晚,苗子太小,不利於越冬;過早,苗子太大,易於抽薹。為了培育壯苗,苗床地要深翻,施足基肥。

  除優質圈肥外,還有增施磷肥。平畦播種,畦面要摟平。播前畦內澆水,水滲下後撒種,覆土約1。5釐米厚。將覆土用直棍刮平,然後在畦面上噴除草劑,一般每畝用50%撲草淨100克或氟樂靈、拉索150克,對水75公斤噴灑。每畝播種量1~2公斤。苗出齊後澆1水,以後晝不澆水,及時拔草,促進根系發育,後期可視苗情進行肥水管理,使幼苗達到栽植要求。

  ***2*** 施肥、整壟、覆膜:覆蓋地膜後,追肥困難,要求基肥1次施足,提前1個月每畝備優質圈肥3500~4000公斤,拌過磷酸鈣75公斤,經漚制後過篩,撒施,中耕一遍使糞土混勻。覆蓋地膜蔥壟,要求分櫱節幫成南北向凹型高壟,每畦80釐米,壟寬7~8釐米,壟距7~10釐米,以便澆水或降雨時水從中間通過,並從定植孔滲入。壟面拍平後,噴灑除草劑。然後將幅寬90~100釐米的地膜覆蓋在壟上,四周用土壓實。按株行距10~12釐米,每壟5~6行,用直徑2釐米木棍打孔、放苗、培土封口。

  ***3*** 科學定植:

  ① 定植期。洋蔥合適的定植期可保證栽後封凍前幼苗恢復正常生長功能,一般在封凍前15天定植較為合適,一般在霜降到立冬期間定植。

  ② 定植密度。一般畝栽35000株較為適宜。

  ③ 定植方法,選根系發達、假莖較粗、葉片較大、葉色較綠的適齡苗。島國苗按莖粗分極,分畦栽入,並使葉片的平面與行向垂直,便於管理和高產。④ 栽植深度。洋蔥腚淺栽,一般以埋住 莖盤為宜,約2釐米左右。砂土地可稍深些。

  ***4*** 田間管理:栽後澆1次定植水,使根莖與土壤密接,以免根系是空受凍受早。春季返青後澆1次返青水,水量宜小,隨水衝施稀人糞尿1000~15000公斤或尿素8~10公斤稀人糞尿,以達供肥澆水的目的。同時,降低地溫,抑制葉片生長,促使鱗莖膨大。洋蔥頭形成後,葉片由綠變黃,假莖呈軟綿狀,地上部出現倒伏時,停止澆水,以便收穫。

  4月份後,用40%乙磷鋁500倍液或1:1:2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噴灑防治霜黴病;用90%代森鋅600倍液或5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噴霧防治紫斑病。結合澆水,每畝衝入死或20%速滅殺丁2000倍液噴霧防治蔥薊馬。

  洋蔥地膜覆蓋栽培要點

  1、秧苗準備移栽前要求苗齡在50—55天,因為此時苗易生根,移栽後恢復生長快,苗的直徑在6—8毫米,苗高25釐米,單苗重約4—6克。移栽前10—15天,對苗床上的幼苗噴施磷酸二氫鉀葉面肥,可促進秧苗定植後生根早發。

  2、施肥做畦洋蔥是喜大肥的一種蔬菜作物,氮、磷、鉀肥中任一元素缺乏都會導致減產,為了實現高產優質,一定要做到科學施肥,施足底肥。一般每畝地施磷酸二銨30公斤,硫酸鉀15公斤,腐熟的農家肥5000公斤,將肥料撒勻後,翻耕,土壤耕鬆耙細後做成120釐米寬的畦。

  3、覆膜地膜栽培能增強洋蔥越冬抗寒能力,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使洋蔥產量大幅度增加。覆膜前要灌足水造墒,待畦內水全部滲完後,土壤溼潤時噴施33%除草通每畝100毫升,均勻地噴灑在畦面上,然後覆膜。

  在洋蔥栽植10天前,對栽培田施肥、翻耕、整地,根據地膜的寬度來做畦,然後洇地,2—3天后覆蓋地膜,準備好地膜、洗衣服用的大鐵盆、鐵鍬等物料和農具,作業時需要3個人,先將地膜展開平放在畦面上,先覆蓋一側,如人員充足,兩側可同時進行。

  前面的人繃緊地膜,使其緊貼畦邊,中間一人掌控鐵盆,使其直立,讓鐵盆邊沿在滾動中將地膜壓入土壤中,在滾動過程中略施壓力,用力要均勻,速度不可過快,最後一人用鐵鍬或腳將滾壓後的地膜壓土覆平。在蓋地膜時要選擇無風的天氣進行,不然會使地膜因風颳破損,同時還不便於田間作業。蓋膜5天左右,就可移栽洋蔥苗。

 

  4、移栽我省中部地區移栽日期一般在11月上中旬,一般在移栽前5天左右蓋上地膜以提高地溫。移栽前在地膜上打孔,行距20釐米,株距15釐米。起苗後,應立即移栽,移栽時不可使根露在地表,但也不宜過深,一般深度掌握在2—3釐米即可。

  黃皮洋蔥地膜覆蓋栽培方法

  採取地膜覆蓋等一系列高產栽培措施,黃皮洋蔥鱗莖橫徑平均達10釐米以上,單球重250克左右,每畝產量可達5000千克,產值超過8000元。

  1 適期播種,培育壯苗

  1.1 黃皮洋蔥應避免播期過早,防止大苗通過低溫春化,造成先期抽薹。適宜播期在8月上中旬。

  1.2 選擇肥沃、疏鬆、易排灌,前茬未種過蔥蒜類蔬菜的地塊作苗床。結合淺耕細耙,畝施腐熟優質廄肥2000千克、複合肥25千克。作成寬1米、高15釐米的育苗畦,畦面整平。播前澆足底水,幹籽播種,每畝苗床用種2--2.50千克。

  1.3 在播後芽前用33%施田補300倍液噴霧處理土壤表面,防除雜草。幼苗出土前,用遮陽網覆蓋降溫,出苗後在傍晚掀起,保持土壤溼潤,切忌大水漫灌。

  2 整地施肥,擇優定植

  2.1 深耕細耙,每畝施腐熟廄肥4000--5000千克、腐熟餅肥100千克,複合肥50千克。作成寬1.80米、高20釐米南北向的高畦。

  2.2 11月上中旬移栽定植為宜。

  2.3 定植前7--10天澆足底水,用33%施田補乳油***每畝150毫升,對水40千克***,噴灑土表,防除雜草。稍後用幅寬2米的地膜覆蓋畦面,兩側用土壓實,防風吹起。

  2.4 定植苗齡為55--60天,定植前要嚴格進行選苗,一般應選用具有三葉一心,株高18--20釐米,假莖粗0.50--0.70釐米的壯苗定植。小苗應分畦移栽。在地膜上按株行距15--20釐米開孔移栽栽植,深度為2--3釐米,以覆土後能埋沒小鱗即可,每畝定植2--2.20萬株。

  3 定植後管理措施

  3.1 翌年春天,在黃皮洋蔥返青期,結合澆返青水,每畝施尿素15千克。4月下旬至5月初,洋蔥鱗莖進入膨大期,結合澆水,每畝施三元複合肥20千克,並注意保持土壤溼潤,以利鱗莖膨大,在收穫前7--8天停止澆水。在洋蔥生長後期,可噴施0.20%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防止早衰。

  3.2 在鱗莖呈現旺盛生長期,用洋蔥膨大素200毫升對水50千克噴布植株,加速營養物質向鱗莖輸送,促進鱗莖膨大。

  3.3 發現有早期抽薹的植株,應及時摘除,促使側芽萌動成新的鱗莖。

  3.4 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每隔7--10天噴藥防治霜黴病。

  4 適時採收 當洋蔥基部2--3片葉開始枯黃,假莖逐漸失水變軟,並自然倒伏後,鱗莖外層鱗片呈草質時,應及時選擇晴天採收。

>>>下一頁更多精彩“洋蔥地膜種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