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第一學期開學育兒知識大全

  每年的九月份是幼兒園新生入園的時間,由於生活環境的改變,不少孩子會產生入園焦慮、恐懼,怎麼辦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緩解小班新生幼兒入園分離焦慮

  每年的九月份是幼兒園新生入園的時間,由於生活環境的改變,不少孩子會產生入園焦慮、恐懼,每天苦鬧著不願上幼兒園,年輕的家長們也常常覺得束手無策。消除孩子的入園焦慮,使其儘快適用幼兒園的生活,成為家園雙方共同探討解決的問題。父母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入園的恐懼心理呢?首先要多和老師交流,看看你的孩子是否在入園後有以下現象發生:***現象愈多,說明入園恐懼越嚴重***

  1、入園時哭鬧,拉住家裡人不放手

  2、在幼兒園裡特別乖,對老師的話言聽計從

  3、入園後經常生病或有不明原因的肚疼、頭疼等情況

  4、從不在幼兒園大便或經常將大、小便弄在衣服上

  5、在園有尿頻的現象或腹瀉的現象

  6、在園不和小朋友玩耍,不參加集體活動,表情淡漠

  消除孩子的入園焦慮,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幫助幼兒作好入園準備

  家長在孩子入園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多帶孩子接觸家庭以外的世界,在孩子開學前多帶孩子到新幼兒園去參觀、玩耍,使幼兒對陌生的環境不再害怕。多和上幼兒園的孩子接觸,聽孩子說幼兒園的事,家長在家中可以和孩子玩"幼兒園"遊戲。鼓勵孩子出去交往,家長可以採用放出去、請進來的方法,鼓勵孩子與陌生人交往,尤其是和同齡的小夥伴玩,以培養他們的交往能力和樂群性。

  二、積極配合

  孩子入園後,如果哭鬧嚴重,前幾天家長可以多陪孩子一會兒,當他在遊戲中玩得高興時再離去。另外,家長可根據幼兒園的作息制度來安排孩子的生活,使孩子的生物鐘能和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吻合,培養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等,以便更好地適應集體生活。以便孩子更容易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三、以積極的言行影響幼兒

  俗話說“言傳身教”,父母特別是祖父母可能對孩子上幼兒園不放心,並在言行中有意無意地流露出來,孩子是很敏感的,他會從大人的態度中感覺到幼兒園不是個有趣、安全的地方,從而產生害怕幼兒園的心理,拒絕進入幼兒園,所以爸爸媽媽要不讓自己焦躁的心情影響孩子,應當堅信:上幼兒園是孩子社會化的重要一步,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多好處。因此家長應在自己的言行中以積極的態度鼓勵孩子:“幼兒園是一個快樂的地方,有許多小朋友,老師很愛他們”,幫助孩子對教師產生好感和信任感,形成安全感。家長切記不可當著幼兒說:“看你這麼調皮,送你到幼兒園去,叫老師好好收拾你”“你再不聽話,就把你送到幼兒園,讓老師把你關起來”“唉,到幼兒園你就沒這麼開心***自由***了”之類的話。其實孩子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只要我們給予適當的幫助,上幼兒園就會是一個快樂的事情。

  四、按時接、送孩子入園

  在入園初期家長要按時接、送孩子入園,沒有特殊原因,家長不能因一時“心軟”或一些不重要的原因而不送孩子入園,這樣會讓對幼兒園陌生感的時間增長,造成孩子不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另外,家長還要按時接幼兒,不能讓孩子在入園後的前幾天裡感覺離開父母的時間過長,從而產生焦慮的心理,造成對幼兒園的恐懼,拒絕入園。

  開學前帶幼兒熟悉新環境和老師,消除陌生感。請家長將孩子的生活習慣,健康狀況,性格特點如實告訴老師。配合老師有針對性的教育。家長不能因孩子的哭鬧就責備老師或不讓孩子上學,儘量安撫孩子不要責怪孩子,離開時和孩子道別,並溫柔而堅定的和孩子說,你會準時來接他,然後堅定的離開。必需恰當對待孩子開學後的不適應,信任老師能照顧好老師才能儘快解決孩子分離焦慮的問題。

  別讓閱讀障礙影響了孩子的發展

  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很快,它的發展確實給公眾的生活帶來許多娛樂和方便,但是也有一些弊端,最典型的就是我們的生活方式漸趨電子化,好像任何事情都可以用電子裝置解決,其實這種方式並不是盡善盡美,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

  閱讀障礙是一個引起社會熱議的話題,很多孩子的玩電子產品遊刃有餘,但是遇見生人害羞,閱讀紙質書有了困難,他們無法提取閱讀章節的重點,無法注意到重要的關鍵詞句,缺乏詞語和詞語之間界限概念。這樣的孩子在幼兒園不乏少見,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由於沉醉於電子產品而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大多數閱讀障礙的寶寶在學齡前都是比較活潑的,但是由於到了適齡教育的年紀沒有得到完善的語言教育或是父母缺少時間教育使得他們對於電子產品有了過度的依賴。孩子在電子裝置上看書可以自主看,但是換成紙質書速度就會大大減慢,而且還需要手指的協助,而且出現錯讀,停頓的次數太多。

  孩子的閱讀障礙需要引起重視,因為當孩子口語功能發展較差的時候,他們可能會受到他人質疑的眼光使得自己更加不敢開口,從而讓語言學習以及閱讀能力的鍛鍊更加遲緩,家長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能夠多開口聯絡,另外多帶著孩子一起閱讀紙質書,而不是讓電子裝置成為生活的主流。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