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有哪些治療便祕的方法

  由於生活、飲食的不規律,如今有不少朋友備受便祕的困擾,那麼如果是用中醫方法的話是怎麼樣來治療的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中醫治療便祕的方法

  1、方藥治療便祕

  取黃芪、蜂蜜、黨蔘、白朮、當歸、甘草、枳殼、升麻、陳皮、柴胡適量,水煎服即可。這一劑方藥具有很好的潤腸作用,如果你屬於大便乾結的人群,那麼可以一天飲用一劑,堅持服用一段時間可以改善便祕的症狀。

  2、按摩治療便祕

  當出現排便不暢的時候,可用雙手輪流從胸部往下腹部緩慢揉擦;也可以把雙手握拳,順時針方向在肚臍上方搓揉3-5分鐘。

  以上就是有關中醫治療便祕的一些相關資料了,便祕容易影響到人體的健康也會對生活造成不便,生活中我們也要避開一些辛辣、上火的飲食,這樣可以很好的防治便祕。

  中醫食療配方

  芝麻桃仁粥:取熟黑芝麻10克,桃仁10克,大米100克。先將桃仁、大米淘洗乾淨,然後放入鍋中,加水600毫升,置火上煮沸,再用小火熬煮八成熟時,放入熟黑芝麻攪勻,繼續煮一直到粥熟即可。每天吃1次。

  作用:這款粥補肝腎、潤腸胃,如果長期便祕可以經常吃芝麻粥,每日2次,作早、晚餐服用,有很好的潤腸通便作用。

  無花果粥:無花果30克、粳米100克。先將米加水煮沸,然後放入無花果煮成粥。吃時加適量蜂蜜即可。

  作用:無花果含有蘋果酸、檸檬酸、脂肪酶、蛋白酶、水解酶等,能幫助人體對食物的消化,促進食慾,又因其含有多種脂類,故具有潤腸通便的效果,此款粥對有痔瘡、便祕的都可試試。

  紅薯粥:紅薯50克,小米50克。先將紅薯洗淨、切小塊,小米淘淨乾淨,一起放入加300毫升清水的鍋中煮沸,然後用小火煮至米爛成粥。每天吃2次即可,最好是在早、晚餐服用。

  作用:小米健脾養胃,紅薯的膳食纖維豐富,能刺激腸道蠕動,是通便的特效食物。

  預防便祕的方法

  1、避免進食過少或食品過於精細、缺乏殘渣、對結腸運動的刺激減少。

  2、避免排便習慣受到干擾:由於精神因素、生活規律的改變、長途旅行過度疲勞等未能及時排便的情況下,易引起便祕。

  3、避免濫用瀉藥:濫用瀉藥會使腸道的敏感性減弱,形成對某些瀉藥的依賴性,造成便祕。

  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做到勞逸結合。適當的文體活動,特別是腹肌的鍛鍊有利於胃腸功能的改善,對於久坐少動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腦力勞動者更為重要。

  5、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日定時排便,形成條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規律。有便意時不要忽視,及時排便。排便的環境和姿勢儘量方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壞排便習慣。

  由於便祕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症狀,症狀輕重不一,大部分人常常不去特殊理會,認為便祕不是病,不用治療,但實際上便祕的危害很大。所以,疾病防治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