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酋迪拜月收入多少

  迪拜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7個酋長國之一,阿聯酋的第二大城市,地理位置優越並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近30年,迪拜的發展非常迅速,由一個小漁村一躍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當地政府在保護和弘揚自己國家古老文化和歷史的同時,也廣泛地吸收著世界各地的先進文化和技術。那麼這個發展迅速的城市中人們的月收入是多少呢?在以下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內容中尋找答案吧!

  一、阿聯酋迪拜月收入是多少

  首先說明一下,迪拜完全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富裕,也有很多窮人,而且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一平均的花,甚至進不了全球的前十名!

  其實在迪拜談工資這個話題實在沒什麼意義,這個城市薪水的差異性非常大,高的很高,低的很低。不同層面,不同行業乃至不同老闆都可能是促使薪水差異的因素。即使你已經是高薪,但一比較,你會發現別人的或許更高;即使你拿很少的薪水,也會發現有比你更窘迫的人。

  但是,迪拜這個地方在於,無論你拿多高的薪水,只要你追求生活質量,你都能很快地花掉;無論你拿多低的薪水,只要你精打細算的過,都能生存下去而且還能有剩餘;

  一般而言,按在中國公司打工的華人為標準***指的是中國公司,外國公司的收入層次要高的多***,

  包食宿的平均薪水範圍在:1500 ~ 4000 DHS左右;***恭喜你,你省下了最大的一筆開支!】

  不包食宿的平均薪水範圍在:2500 DHS ~ 5000 DHS 左右;***恭喜你,你可以活的更自由!***

  還有一種常見的薪資模式是“底薪+提成”,底薪一般在1000 ~ 3000 左右,但往往有較高比例的提成和獎金。***恭喜你,你很有可能在某個月裡拿到非常高的工資!***

  如果你薪水高於平均值,那麼我可以說你的福利還算不錯了,至少可以讓你過的很舒服;如果你薪水低於平均值,那麼你的老闆可能有點摳門了,不過這不妨礙你在迪拜生存下去;

  ***之前在論壇上時常看到有人說“工資低於XXX就別來迪拜啊”什麼的話,其實我覺得這樣說是不妥當的。我認識許多拿著不高的薪水,但活的依舊很自在的朋友,關鍵在於是否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根據瑞士一家金融服務公司的報告,交通、通訊、金融、房地產、建築業部門的產值在1999—2004年期間,佔迪拜經濟增長的60%。1994—1999年期間迪拜經濟年均增長率接近10%。過去5年迪拜經濟呈快速增長勢頭,2004年增長16.7%。迪拜人均收入9.2萬迪拉姆,約合25000美元,這與歐洲和北美等發達國家基本相同,超過西班牙和韓國的人均收入。

  報告指出,迪拜酋長國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在減少,1994—2004年期間,石油部門是唯一沒有任何增長的部門,1975年石油部門佔國民經濟的45%,此後的10年一直沒有超過19%,2004年更是下降到7%,儘管當年國際市場油價大幅度上漲。

  過去5年,房地產和建築部門對迪拜經濟增長的貢獻很大,但並不是經濟增長的主要來源,經濟增長的主要來源是通訊、交通和製造業。

  二、阿聯酋迪拜人的每月消費

  現在我將從住宿,餐飲,出行和日常開支4方面來說明一個打工者在迪拜正常的消費。【不亂花較節約型】

  【住宿:】

  要說迪拜開支最大的部分是房租,我想沒人會否定。一般像我們這種打工的人,不太會一個人去住一個單間,基本都是住大家租床位,或者湊幾個朋友租個單間一起住。***如果包住宿的朋友可以跳過此節***

  一般來說,一個正常的床位租金,每個月平均範圍是:

  一個標準大家的床位***10~20人群居 【補充:現在基本沒有那麼多人數的大家了,大多一個房間在4~6人左右】***,包水電 = 600-700 DHS 左右; ***補充:目前也有越來越便宜的趨勢***

  還有一些包吃的大家,一般租金在850 DHS 左右;

  一些小家***2~5人群居***,包水電 = 850 DHS 左右;

  還有一些單間,不包水電 = 2000 ~ 4000 DHS左右***不同地區,不同面積價格差異很大***

  另外,一般來說水電費每個人每月大約會攤到 50~80 DHS左右。

  【餐飲:】

  無論你從哪方面計算,自己賣菜做飯都是最划算最節約的一種方式。一般正常標準是每月300~500 DHS 左右。

  迪拜沒有菜場***魚市除外***,基本所有菜都可以在各大中小超市、小賣部買到,價格也不算很高。如果吃不慣老外米,可以到中國超市買到中國大米,同時中國超市也提供中國人常吃的各種蔬菜肉類***豬肉除外***,但價格一般略高於老外超市。

  之前來之前聽到的迪拜有菜比肉貴的說法,其實是不正確的。基本上同等級的肉類都要比菜要貴***撇開高階蔬果***。

  如果沒有烹飪的技能,可以去外面吃飯,當然開支會高出很多。

  比如鞋城樓上的小飯館吃飯人均一般在20 DHS左右***補充:目前大部分華人小飯館已經停業***;

  如果吃的慣印巴口味的飯菜,可以吃印巴小飯館的牛肉/雞肉咖哩飯,只要 8 DHS 左右***這應該算是迪拜最便宜的正餐了吧***;

  另外吃麥當勞,肯德基這類一個套餐基本在20DHS左右;

  或者想省錢的朋友也可以只吃這裡的各種大餅和肉捲餅,大餅1DHS一個,肉捲餅為4DHS,就是不太吃得飽。如果你再強一點能靠泡麵過活,那麼每包泡麵的價格在 2.5DHS左右。

  另外當然不定期也是要下下館子的,一般中國餐廳正常的一頓人均消費在40~100 DHS 左右。

  【出行:】

  總的來說迪拜的交通系統並不是特別好,但地鐵的運營還是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但對於很多公交地鐵無法抵達的地方,很多中國人出行主要靠的士和華人黑車。

  迪拜的士:迪拜的的士打表雖起步為 3~3.5 DHS,但不到10DHS的按10DHS算,所以起步價基本就是10DHS。別看起步價才3DHS,跳錶的速度可是很快的,所以也不便宜。基本10分鐘的車程需要10+DHS左右,還是不堵車的情況下;在迪拜做的士結賬時最好給司機剛好的零錢,有時司機會認為你給他的多餘部分是小費而不找你錢。同時請注意,打的跨酋長國和從機場打的,一般會在原有車費上額外增加20DHS費用。

  華人黑車:所謂黑車就是沒有營業執照甚至沒有當地駕駛證的司機載客。很多英文不好的華人出門會直接找黑車司機,收費一般是一口價,可能比的士略高,但也算合理。***堵車的時候就很划算啦!***

  公交系統:現在的公交系統和坐地鐵一樣,也全部響應刷卡,沒有卡的只能去就近的地鐵站或大公交站去購買新卡。費用也同地鐵1.8-4.1的價格區間。遠的跨酋長國的公交是不用刷卡的,直接買票,憑票上車。沙迦阿基曼是7DHS,阿布扎比就要20DHS;在渡口做擺渡船的話一般是1DHS;地鐵費用詳細 請見 之前寫的 地鐵指南;

  【日常開支:】

  日常開支是電話費啊,生活用品啊,朋友交際啊,零食啊等日常雜費。基本可以套用一個原則,就是國內賣1RMB的東西,這裡賣1DHS***但也不是絕對啦,也要看情況,現在國內物價暴漲,相對來說,迪拜的東西就顯得便宜起來了***,我就不再累述了。

  在迪拜打手機是單向收費的,撥打每分鐘0.3DHS,簡訊每條0.3DHS,接聽免費。

  【綜合計算:】

  根據以上消費,大家可以估算一下自己每個月的開支情況;

  基本我的平均開支為:

  房租 700 DHS + 餐飲 450 DHS + 交通 50 DHS + 日常 200DHS = 1400 DHS 左右。

  當然有些朋友可能還有一些額外的購物開支,我就不計算進去了,因人而異。

  【以上所有內容如有不正確處,請各位老迪拜指證。】

  迪拜房價:其實不及北京、上海,人均收入5W美元

  好萊塢一線明星狂熱追捧,英國國家足球隊幾乎人手一套,溫州商人不惜斥資1億元買下一個完全人工堆砌的小島——作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標誌性建築的人造海上別墅群,在 迪拜世界債務***全面爆發之前,它不僅是建築史上的奇蹟,還是一個似乎永不破滅的樓市神話。

  神話破滅之日,佔迪拜華商十分之一的溫州人,資產蒸發就在20億元左右。中國民間資本和全世界的熱錢一起折戟迪拜,慘痛的教訓讓一直在中國樓市遊刃有餘的溫州“炒房團”第一次真正面對“血淋淋”的現實。一向戰無不勝的溫州“炒房團”第一次開始面對難題:迪拜樓市危機是否也在預警中國房地產業?

  迪拜房價:其實不及北京、上海

  奢華之都迪拜,是阿拉伯世界第一個允許外國人購置房產的地方。地產向外界解禁的那一天,才是迪拜樓市起步之日。短短十年間,當地樓價漲了三到四倍,其飆升速度可以用瘋狂來形容。

  據總部設在迪拜的亞洲商務電視臺董事長王偉勝介紹,2001年當地一幢獨立別墅每平方米只要8000元,到金融危機之前,房價漲至最高峰,每平方米漲到4萬多元。普通公寓的價格在最高時也達到了每平方米二三萬元人民幣。

  而在北京,四環以內的公寓價格都在2萬元以上,即使是杭州這樣的城市,主城區商品房平均價格也達到了每平方米19000元,不論是北京、上海,還是廣州、杭州,核心區域的公寓房價早已超過3萬元。

  迪拜溫州商會會長陳志遠說,在當地經商、務工的華人大約有10萬人,經商兩三年的商人,都不同程度地在當地購入了物業,溫州人在當地買房的,保守估計有五六千人。在採訪中,不少在當地購入物業的溫州人認為,當時大家都在當地買房,這是再正常不過的投資。“迪拜的樓市跟中國差不多時間起步,漲得還沒有國內快,以迪拜自由港的地位,石油國的資金和當時全世界熱錢的追捧程度,誰也想不到房價才到每平方米二三萬元就垮臺了。”

  “炒樓花”埋下巨大風險

  迪拜原來只是一個14萬人口的沙漠小城,現有總人口140萬,95%是外來人口。除了自由港吸引轉口貿易以外,迪拜幾乎沒有實業,這樣一個地方是怎樣把精明無比的歐洲銀行吸引過來的?

  事實上,迪拜是一個“免稅天堂”,炒樓的回報率非常高。王偉勝說,當地的售樓方式就像“賣樓花”,業主可以分期付款。樓還在打地基,交10%,過三五個月再交10%。買下一層樓的物業,總價是1000萬元,但首期只要付100萬元,三個月後房價升了10%,這時投資者轉手賣掉,就能賺100萬元,投資回報率是100%,而且除了一點點戶名轉讓手續費以外,沒有任何稅收。

  “很多人看到暴利,轉行做這個的非常多。包括華商在內,這個來錢比傳統貿易快很多。剛開始一套兩套,最後是大家一起整層買,整幢買。”王偉勝說,“全世界的炒房團都來,印度人最多,一個印度人買了五十幢別墅。溫州人裡面,只要在那邊經商幾年的,沒有不買房子的。”

  “溫州人買房是這樣的,大家一起吃飯,談什麼專案好,大家都出股份,按投資額多少,每個人分攤。”王偉勝說,“一頓飯吃下來,當地的一幢樓可能就被溫州人買下了。”

  溫州商人認為,從迪拜的樓市來反思國內的房地產,國內早就杜絕了炒樓花,房地產企業也要結頂才能拿到預售證,炒樓的稅收成本也比較高,與迪拜相比,國內的房地產管理還是十分嚴謹,相對安全的。

  “迪拜樓市危機是血淋淋的一課”

  樓價推升地價,地價又推升樓價,源源不斷的國際遊資不停注入,如果沒有金融危機,誰都認為迪拜的樓市奇蹟還會走得更遠。

  “如果沒有金融危機,我的‘上海島’現在已經有幾十億元的銷售了。”上海中州國際控股集團董事長鬍賓說。

  欠下800億美元外債的迪拜世界房產專案,現在已經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爛尾工程。這個吸引了全世界各大銀行、國際熱錢競相投資的“世界地球島”,規劃中是世界最大的人造海島群,由300多個人工島排列組成,2007年胡賓以2800萬美元買下其中一個小島,並命名為“上海島”,計劃在島上投資12億元人民幣建造世界“海上皇宮”,2010年完工,目前這一專案已經停工擱淺,這是中國人在當地最大的投資專案之一。

  親歷了這一事件的溫州商人們表示,這次事件帶來的最大教訓就是,投資不能頭腦發熱。損失最慘重的,都是炒樓賺到錢以後,再到處拆借投入巨資的人。現在絕大部分溫州人慶幸的是沒有傾家蕩產在當地炒樓,大部分人都是在原來的主業之外,拿出一部分資金作房產投資,都還“撐得住”。

  一些浙江企業家認為,迪拜樓市的崩盤對國內瘋漲的房地產也敲響了警鐘。現在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家不願意做實業,覺得搞房地產來錢快,都去做“投資家”,但社會的發展還是要靠實業一步一個腳印做出來,不論是地方政府,還是企業家的心態,都應避免浮躁,“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誘惑”,經濟才能健康平穩地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