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冰涼的原因

  秋冬季節,很多人都會出現手腳冰涼情況,這是什麼原因呢?手腳冰涼怎麼調理?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冬天一些人總感覺手腳冰涼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自然界的溫度降低,陽氣不足,而人體自身的陽氣也會不足,身體出現陽虛的表現。另外,因為天氣寒冷,人體血管收縮、血液迴流能力就會減弱,使得手腳,特別是指尖部分血液迴圈不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神經末梢迴圈不良”,而導致手腳總感覺冰涼。這樣的情況一般多發生於女性,特別是中年以上的女性較為常見,腦力勞動者要比體力勞動者更易出現手腳冰涼,在身體健康的年輕男性身上則很少出現。

  寒冷會使人的全身或者區域性血液迴圈不良,或者肢體末梢兒血液迴圈障礙,這會導致手腳冰涼。經常長期的手腳冰涼,可以稱為“冷寒症”。中醫理論認為這是氣虛、氣滯、陽氣不足的反應。女性在經期、孕期和產期等特殊生理時期,由於體虛,更容易引起手足冰冷。如果不及時加以預防,會導致精神不佳、身體畏寒的反應,嚴重的還可引起下肢的靜脈曲張。

  手腳冰涼的調理

  在午睡時將電暖寶放於關元穴,晚上睡覺時將電暖寶置於湧泉穴。可以有效的緩解手腳冰涼。

  四肢不溫、手腳冰冷,在中醫裡稱為厥證。當人體陽氣不足的時候,血就不能很好地被氣推動到四肢末端,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如果你平時就很怕冷,穿衣服總比別人多,老想離溫熱的東西近一些,那麼你可在午睡時將電暖寶放於關元穴***腹中線上、臍下3寸處***部位,晚上睡覺時將電暖寶置於湧泉穴***腳底中線前三分之一交點處,即當腳屈腳趾時,腳底前凹陷處***部位。

  在用電暖寶熱敷穴位的同時,可配合吃中藥附子理中丸,若感覺身體不冷了,就可停藥。

  很多四肢不溫的患者按我說的方法調理了整整一個冬天,第二年,大都症狀消失。

  對於怕冷的朋友來說,平時要適量吃一些牛肉、羊肉、雞肉、大蒜、辣椒、生薑、桂圓、核桃、大棗等溫性食品,炒菜時可在菜里加一些花椒、乾薑、蔥、蒜等溫性佐料,少吃生冷食物。

  手腳冰涼的治療方法

  陽氣虛衰“早穿衣”

  “如果陽氣虛衰,不能溫煦身體,這樣的人會比常人更怕冷一些,處於四肢末端的手腳就更容易時常冰涼了。”王主任說,對於陽氣不足體質差的人群及老年人,想要手腳保暖,建議比旁人的著裝早上一個節氣,比如眼下還處於霜降節氣中,但此類人群的衣著,最好已是入冬後的狀態。同時,還應特別做好腿、腳的保暖,因為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會容易暖和一些。

  除了衣著外,還應在飲食方面有所注意,比如多吃一些性屬溫熱的食品,如牛肉、羊肉、大蒜、辣椒、生薑、桂圓等,以提高機體耐寒力。

  氣血不足偏重食療

  傳統醫學認為,氣血不足的人容易手腳冰涼,現代醫學也有類似觀點—因為研究發現貧血的人體溫比正常人會略低一些,血液中缺鐵會更易怕冷。對於此類人群,王主任提醒,手腳保暖最好的方法是飲食滋補,具體而言,可多吃些阿膠、烏雞、紅棗、枸杞、桂圓等,動物肝臟和精瘦肉也是不錯的選擇。

  氣血不暢運動熱敷

  還有一種情況的手足冰涼,卻不是因為陽氣虛衰或氣血不足,而是氣血執行不暢,這種情況的最佳應對方式是運動與熱敷。王主任說,這類人群一般只是手腳發涼,身體軀幹部分則不怕冷,甚至怕熱,日常加強運動即可改善,如果不能經常運動,區域性熱敷也能加強血液迴圈。“還要注意平時不應穿太緊的衣服,飲食上可多食用一些行氣、活血的食物,如山楂、金橘等。”

  腸胃偏弱補血健脾

  最後一類手腳冰涼的人,則與脾胃不和有關,此類手腳冰涼在兒童與少年中較為多見。這種情況,王主任建議最好減少日常零食的進食量甚至戒除零食,平日飲食以健脾養胃為主,“可以多吃一些麵食、山藥等,於健脾養胃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