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變扁是什麼原因

  大便變扁是指糞便性狀變便,正常大便為圓柱形,長條狀。多見於腫瘤、息肉、內痔等症。那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大便變扁的原因吧!

  

  導致大便變細的原因,排除飲食結構或生活環境的突然改變外,主要有三種情況:痔瘡、直腸癌和直腸息肉。下面我們詳細為大家介紹: 直腸息肉:泛指直腸粘膜表面向腸腔突出的隆起性病變,包括腺瘤、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從病理上來看,其內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腫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後果。便血為鮮血、被蓋於糞便表面而不與其混合。直腸下端的帶蒂息肉排便時可脫出肛門外。息肉合併潰瘍感染時,可有粘液血便和裡急後重感。臨床上,常有把早期直腸癌誤當作痔瘡,從而失去了最佳治療機會的。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大便變細,且持續不能恢復正常,又沒有正常的解釋時,要及時去醫院做檢查。尤其是對於有便血、有物從肛門脫出、痢疾、便祕、拉稀、便細等症狀的中年以上患者及有相關家族史的人群應該及時去醫院診治。肛門指檢是很有效的方法,有利於早期鑑別痔瘡和直腸癌,但必要時還需要做乙狀結腸鏡或全結腸鏡檢查以明確診斷。

  痔瘡:痔瘡是一種大家耳熟能詳的疾病了,發病率也很高,素有“十人九痔”之說。是指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周圍粘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主要症狀為便血、如果伴有血栓會發生疼痛,同樣痔核增大後可導致大便變細。痔瘡出血是因排便時大便擦傷肛門周圍的靜脈團所致,血液隨著大便排出後滴下來的多為鮮血,血液與糞便是不相混合的,大多數沒有粘液粘連。 直腸癌:好發於40歲以上的人群。早期常無明顯症狀。直腸癌患者的大便常伴有血液、粘液,與濃液有粘連,而且大便習慣改變,腹瀉與便祕交替出現。大便的次數增多,便細,肛門常有刺激症狀,常想大便,就是平時所說的裡急後重現象。直腸癌患者還會出現全身症狀的改變,如短期內明顯消瘦、貧血等。

  大便變扁 應該做什麼檢查?

  體檢:

  可捫及腹部包塊或指腸指診時發現包塊,包塊多質硬伴有壓痛,形態不規則。貧血、消瘦、惡病質。伴淋巴轉移者壓迫靜脈迴流可引起腹水,下肢水腫,黃疸等。 .

  體徵 體格檢查所見可因病程不同而異。早期病人可無陽性體徵;病程較長者腹部可觸及腫塊,也可有消瘦、貧血、腸梗阻的體徵。如患者間斷出現腹部“氣串樣”腫塊,同時伴有絞痛和腸鳴音亢進,應考慮到結腸癌引起成人腸套疊的可能性。如發現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肝大、腹水、黃疸或盆腔內腫塊多屬晚期表現。肝、肺、骨的轉移區域性均有壓痛。

  直腸指診為不可忽略的檢查方法,一般能瞭解距肛門8cm範圍內有無息肉、腫塊、潰瘍。低位乙狀結腸癌可經腹部、直腸雙合診觸及。同時應注意盆腔內有無轉移性腫塊。女病人可行腹部、直腸、陰道三合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