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經常腳底痛是怎麼回事

  老人足跟痛屬中醫“骨痺”的範疇,發病原因多與中老年腎虧勞損、外傷和感受寒溼有關,腳底痛通過中醫的鍼灸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老人經常腳底痛的原因,資料僅供參考。

  老人經常腳底痛的原因

  1、腳底痛怎麼回事

  絕大多數的腳後跟疼痛都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覆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

  體重也和後跟疼痛有一定關係,一般來說,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後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後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援足弓,使腳掌受力均勻,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鬆。

  腳過度疲勞。有的人由於工作需要,例如售貨員,每天站立的時間較長,則可以採用改變站姿的方法,前傾和後傾站立相交替或者時而扶著櫃檯放鬆一下腳關節。

  真正瞭解原因之後,我們才會在生活當中,時刻提醒自己,避免那些會導致腳底出現疼痛的事情,保護我們的腳底健康。

  2、什麼是腳底痛

  足掌痛就是腳底板疼痛,走路或久站後加劇,常見於強直性脊柱炎,強直性脊柱炎常見症狀包括足跟痛、足掌痛、肋間肌痛等。AS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闡明,大多認為遺傳、感染、免疫環境因素等有關。強直性脊柱炎是以脊柱為主要病變部位的慢性病,累及骶髂關節,引起脊柱強直和纖維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變,屬自身免疫性疾病。

  3、腳底痛與足跟痛鑑別

  足跟痛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雖然從表面上看既不紅也不腫,但當站立或行走時都會感到疼痛,給行走帶來了極大不便,其疼痛的原因大部分是因腱膜受傷後,區域性創傷性炎症所致,少數因跟骨骨刺引起足跟骨刺症狀是足根壓痛,走路時腳跟不敢用力,有石硌,針刺的感覺,活動開後,症狀減輕。

  怎樣緩解腳後跟的疼痛

  1、是每天睡前洗腳後以點揉整個足跟底部10分鐘。

  2、是腳趾後扳,腳底出現一條筋,從下往上按壓這根筋,一隻手用力按壓隆起的腳筋,一隻手同時向後扳腳趾,骨刺部位如果感覺疼痛是正常的。

  3、是平日選擇厚底、鞋墊軟一些的鞋子,最好後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

  腳底前掌疼怎麼辦

  本病多發於30—50歲中老年婦女,和足部狹瘦鬆弛者;大多為單側。鬆弛性跖痛症經非手術療法,常可奏效,極少數才需手術治療,壓迫性跖痛症則需行手術治療,療效滿意,對本病治療的關鍵是分清是屬於何種病因所致。

  穿矯形鞋和應用橫弓墊恢復和維持足弓。

  加強足內在肌鍛鍊,原地彈跳等。

  理療熱敷或按摩。

  對症治療:如服消炎止痛類藥物或區域性封閉。

  長期非手術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以上為鬆弛跖痛症的治療原則。

  壓迫性跖痛症:去除病因,不穿窄頭鞋,高跟鞋等;對症治療;多數需手術切除趾神經瘤,術後不穿高跟鞋或窄頭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