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從眾心理研究的論文範文
從眾是指由於受到別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大多數人的行為方式,從眾現象是社會現象中較為普遍的心理現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從眾心理的論文,供大家參考。
從眾心理的論文篇一:《影響從眾心理的因素》
一、 從眾的概念
“從眾”俗稱“隨大流”,表現為個體的意見與行為和群體中多種人相符合。引起從眾的群體壓力可以是真實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個體想象中的群體的優勢傾向也會對個體造成壓力,使其選擇與想象的多數人的傾向相一致的行為。而群體壓力可以在個體意識的情況下發生作用。使個體通過理性抉擇,選擇從眾。也可以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發生影響,使人不自覺地跟隨多數人行動。從眾行為有時雖然不符合個體的本意,但卻是個體的自願行為,自願性是從眾的重要特點。
二、 從眾心理產生的原因
***一***情境特徵
情境特徵作為影響個人遵從群體壓力程度的一個因素,為心理學家所確認。當然,情境本身包含著許多變數。
1、刺激的性質在從眾情境中,個人必須判斷的刺激內容是十分重要的。
刺激是模稜兩可的,還是十分確定的。提供的資訊是人們十分熟悉的,還是完全陌生的。一種模稜兩可的刺激能增加個體從眾的可能性。道理非常清楚,人們發生從眾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從他人處得到幫助,或得到有用的資訊,他雖然得到了某些資訊,但非常含糊不清,無法確定。因此,他總覺得別人比他掌握了更多的資訊,也就很容易發生了從眾行為。相反的情景、情況就不一樣了。如果他面前的刺激本身就十分確定,雖然他有可能在眾人的反對下,最終改變自己的看法。但這種經過內心激烈爭鬥後發生的行為顯然比那種不假思索發生的行為可能性要小得多。雖然我們還沒有證據說明熟悉的刺激不易導致從眾,而陌生的刺激較易導致從眾。但我們不難想象,人們面對他們熟悉的刺激要他判斷,他會信心十足,自然就不易聽從眾人的看法。相反,面對一個自己完全不在行的刺激,他就會顯得缺乏自信心,而容易發生從眾。另外,越是難以理解的資訊,個體越是不敢確定,為了減小這種不確定性,他的從眾傾向也就越大。
2、對權威的崇拜。
對於權威的崇拜,人們就有可能更易發生從眾行為。如果我們面對的是一批某一方面的專業人員或者是有一定社會地位的要人,他們提供的某些資訊,更容易使人相信,他們對某一問題的看法也更容易獲得人們的贊同。因此,當人們的觀點遭到他們的反對時,人們會很容易改變自己的看法。
3、對資訊的需求程度。
對資訊的需求程度。將是影響從眾行為的一個重要變數。我們在這裡提出這樣的假設:個體對某一資訊越是感興趣,他就越有可能從眾。例如,如果你非常想要買一件某家商號出售的羊毛衫。那天你去了,結果未能如願,你十分遺憾。當你剛剛從這家商號走出來,連續碰上好幾個人向你保證,正是你剛去過的那家商號有你喜歡的羊毛衫。這時,你內心就十分矛盾。經過一番內』合衝突,你極有可能會相信那兒個人的話,再一次走進那家商店。但另外一種情形,情況就不同。走在街上,你感到肚子餓了。本來你想買幾塊蘇打餅乾充飢,不巧,營業員回答你說沒貨。你就買了半斤的萬年青餅乾。但當你走出這家食品店的時候,碰上幾個人在吃蘇打餅乾,並一致向你保證,就是你剛走出來的那家店裡買到的,但由於此時你肚子已不餓了,對於是否有蘇打餅乾,已不那麼關心。因此,你也就不太容易聽信他們的話了。
***1*** 群體引數。
群體引數是影響從眾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色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其中包含許多變數。首先我們必須注意群體的規模。正如阿希所指出的:群體規模的大小是迫使個人從眾的一個重要因素。阿希的實驗表明,遵從性的強弱隨多數人一致性規模的增長而增長。他發現,兩個人比一個人尹生的壓力大,三個人又比兩個人大,四個人與三個人差不多。他發現,群體規模的增加超過四個人以後,就不再增加遵從量了。應該說,在一般情況下,群體規模的增長,對個人的遵從施加了越來越大的壓力,因此,從眾的強度會不斷增大。但同時要指出,群體規模的增加導致從眾強度的增長又不是無限制的,從眾強度可能會達到某一極限而趨向穩定。但不是阿希所說的那樣,群體規模超過一定量後,從眾的強度反而減弱。二是群體的一致性。群體意見的一致性,是產生從眾過程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當一個人面臨著自己所不贊同的群體一j女性決定I付,他就要遵從的巨大莊力之下。
然而,如果一個群休不是致的,那麼,遵從量就會明顯下降。三是群體的奴聚力。個人和群體的關係水平,也是影響從眾率的一個重要變數,人們感到與群體關係很密切嗎?他們想作為這個群體成員的要求程度如何?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群體的凝聚力。凝聚力包括使人們感到被群體所強烈吸引,並想要長期作為群體成員的各種力量的總和。群體成負彼此越愛接近,越期望從群體中得到點什麼,越感到應對群體忠實,等等,就說明群體的凝聚力越大。一般認為,群體的凝聚力越大,導致的從眾性也就越大。這是因為:一、由於群體的凝聚力大,成員們對群體寄予的希望也就越大,因此,把群體所要實現的目標和他們自身聯絡在一起,也就不大可能違背群體的意願,二、群體的凝聚力越大,成員對群體偏離的恐懼感也越大,產生意見不一致的可能性就越小。四是群體的專長。群體成員們的專長,是影響從眾的又一個特徵。對於個人來說,一個群體越有專長,他對群體就越信任,也就越把群體的意見當作有價值的資訊。同樣,當一個知識淵博的專家贊同群體的意見時,遵從就會增長。
五是群體的年齡結構。群體的年齡結構作為影響從眾行為的一個因素,在以往的研究中,還未被人們重視。根據社會對比的理論,人們願意和自己相同的人做比較。他們越相同,社會對比的驅動力就越強。這裡,年齡相仿就是重要的一點,事實也正是如此。人們在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同伴組成的群體裡,產生的壓力感遠比和自己年齡不同的同伴組成的群體裡來得大。而且,年齡相仿的同伴的觀點、見解,對自己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因此,產生從眾的可能性就大。例如,你穿了一件實際上很得體的衣服,結果遭到了三個老年人的反對,你問隋琶對此置之不理,但遺憾的是,你的幾個同學也一致說,這件農服不怎麼樣,那麼,你就極有可能相信他們的評價,而變得不那麼喜歡這件衣服了。
***2***群體生活更容易引發從眾。
去個性化面對眾人不一致的看法或者群體的決議,要你在公開場合和私下場合分別作出反應,你產生的從眾的可能性會一致嗎?你是否在集體面前公開作出反應時,從眾的可能性會更大些,而在私下作出反應時是否會減輕了對群體報復的恐懼而更為獨立呢?為了回答這個有趣的問題,心理學家做了許多研究。研究者們做了一個阿希式的知覺測驗,在面對面和匿名這兩種情境中,對被試進行了測驗。結果表明處於匿名情境中的被試計公開作出回答的被試從眾串為百分之二十五,而面對面情境中的從眾率則為百分之三十。這樣,我們就有理由說,去個性化確實是影響從眾行為的一個因素。
***二***社會角色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社會就好比一個廣闊的舞臺,每個人只要生活在這個舞臺上,就必須擔任一定的角色,而由於社會生活和社會需要的多樣性,就決定了角色的多樣性。不同社會地位的人,角色不同,社會對他的要求和期望不同,從而導致了他們的處世原則和行為模式的不同,他們從眾的可能性也就不同。事實告訴我們:社會地位低的人和社會地位高的人相比,在受到同樣的群體壓力時,會表現出更大的從眾性。地位低的人,由於人輕言微,不足以影響別人,他們的觀點很少為人重視而被採納,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一種聽從別人的習慣。另外,地位低的人一般說來自信心不足,很容易改變自己的主意,特別重要的是:地位低的人一般都處於被領導和服從的地位,在多數情況下,社會對他們的要求是服從,他們容易從眾正是由於他們的角色地位決定的。經濟地位的高低,同樣影響著從眾可能性的強弱。經濟地位高的人,從眾的可能性小。人們平時所說的財大氣粗,正好說明了這一點。因為財大,在待人處事中,他們會十分自信,常常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相反,經濟地位低的人,由於有求於別人,而常常仰人鼻息。因此,他們一旦遇到各種壓力,就很容易放棄自己的主張。
***三***性別差異
很久以.來,心理學家注意到了性別差異可能也是影響從眾的一個因素,並且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多年來的研究都發現女性比男性的從眾性強。朱利安發現在各種不同的、廣泛的實驗條件下,女性的從眾率為百分之三十五,而男性的從眾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二。之所以產生這種差異,是由於男女兩性的生理結構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社會分工不同、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中形成的男女兩性迥然相異的性別角色造成的。性別角色是人類行為塑造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的一生的心理結構的形成,對人的心理髮展起著重要的決定性作用。正是在男女兩性的生理差異的基礎上,,伴隨著社會分工的不同,進一步形成了兩性在心理和社會上的諸多差異。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男女之間的這種差異,更重要的是由於不同的社會期望所致,從而導致了男女有著不同的態度、人格特徵和社會行為模式。比如,人們總是希望男性堅毅、剛強、自立,即所謂男子漢的氣概,卻希望女性柔弱、溫順、多情,即所謂具有女性風範。這種角色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男女兩性的角色行為。它可以通過群體壓力、社會風尚和社會規範公認的價值標準對兩性的行為起作用。
***四***丈化背景
對於考察人類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來說,文化始終是一個重要的參考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會具有不同的心態和行為模式。人類學家米德曾對新幾內亞的三種文化進行過比較研究,發現平原文化、山地文化和砌泊文化背景下的人們的活動方式不一樣。而露絲·本尼迪克對新墨西哥州的祖尼印地安人和溫哥華島上的誇庫特耳人的研究後獲為,受日神文化影響的人和覺酒神文化薰陶的人具有不同的心態。
因此,我們認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個體,面對同樣的群體壓力,會表現出不同的遵從性。從這一觀點出發,我們不難發現,中國人的從眾性較之西方民族是強的。中國心理學家對大學生曾做過所羅門阿希同樣的經典性實驗,結果發現從眾率為百分之四十四,而那個經典性實驗資料只是百分之三十五。這是由於中國的封建社會延續了幾千年,長期不變的社會導致了人們長期不變的辦事章法,凡做一件事,都要看看有無先例,祖宗有否講過,書本上有沒有根據。而中國的儒家文化又強調崇奉理性原則以剋制本能慾望。這些都是形成怯懦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那種理性原則和中庸哲學,又成為導致苟且忍讓、逆來順受、隨遇而安的過分內向的性格的重要因素。封建的禮教,要求人們在名分尊卑、品級高下的社會中安分守己、知足常樂,所有這些,都是對個性的健康發展和主體的獨立性、創造性的壓抑和摧殘。
***五***個性特徵
不同的個性特徵,會表現出不同的遵從性,這不僅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誰都知道,世界上沒有兩個長得完全一樣的人。人與人之間也沒有相同的心理面貌。人們的個性是千差萬別的。正如俗話所說的那樣,“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總之,人的個性表現是極端個別化的。這樣,這種個體的心理特徵在反映外界事物上的中介作用,以及在個人行為上的調節作用就不同。因而不同的個體具有不同的行為方式和處世態度。拿氣質來說,據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典型外傾型的人和典型內傾型的人,他們的心理特點和行為方式,就有顯著的區別。有人在依存性和獨立性的認知方式研究中發現,兩種人不僅在知覺上表現出個別差異,在個性品質上也不相同。可以說,這種型別的品質差異具有廣泛性和普遍性。我們認為,典型外傾型的人較傾向於獨立,從眾的可能性比典型內傾型的人小。能力也是一個重要的引數。一般來說,能力強的個體顯然比能力差的個體的從眾性小。智力也必須引起重視。這裡所說的智力,指觀察力,判斷力和思維力等等。智力水平高的個體,顯然比智力水平低的人表現出較低的從眾性。另外,非智力因素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變因。一般說來,自尊心強,意志堅強的人會更具獨立性。當然,有一點必須明確,個性特徵是可變的,我們這裡討論的是指一般情況下,不同的個性特徵,會影響從眾行為的發生。其實,在某些突發情景下,或者一時的生理,心理狀態下,共個性特徵雖然沒有發生什麼變化,但他的從眾的表現可能不同。
***六***歷史性
我們認為,人類在早期社會的從眾性比當今社會的從眾性要強得多。這是可以想象的。在很早以前,人類的文明程度很低,大多處於愚昧無知的狀態,再加上資訊狹窄、單一,人們獲取外界資訊有限而不及時。特別注意的是,當時的人類,人格殘缺不全,迷信盲從,獨立意識弱,因此從眾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歷史發展到今天,不管在哪一方面,人類都大大地前進了。文明的發達,知識的增多,閱歷的豐富,資訊米源的廣泛,特別是人格的完善,人們會顯示出越來越強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人們變得越來越相信真理而不再那麼盲從迷信,所有這些,都在改變著人們的從眾性。因此,我們相信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從眾行為的趨勢會逐漸減弱。
三、 從眾心裡產生的三個階段
1、依從。
依從是態度形成的開始。個體總是按社會規範和社會期待或他人意願在外顯行為方面表現與他人一致,以獲得獎勵,避免懲罰,此時行為受外因控制依從是表面的,暫時的,是權宜之計,這時的從眾是權宜從眾。
2、認同。
認同是個體自願接受他人觀點、資訊或群體規範,使自己和他人一致。在認同階段,個體受到態度物件的吸引,但已超越了外部控制的獎懲,而主動趨同與物件。這一階段的情感因素起明顯作用。認同依賴於物件對個體的吸引力。
3、內化。
內化是態度形成的最後階段。個體真正從內心相信並接受他人觀點並使之納入自己的態度體系。成為自己態度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這時為真從眾。
四、 從眾的影響
***一*** 積極影響
1、利於社會的正常運轉
任何一個社會,無論從社會功能的執行.還是從社會文化的延續角度說.多數人的觀念與行為保持一致都是必要的。一個社會需要有共同語言、共同價值觀與行為方式、也只有這樣,人與人之間才能順利地進行交往,也有利於社會秩序的維護和社會的正常運轉。
2、使個體達到心理平衡
在群體中,當個人意識到自己與大多數人不一致時.往往會產生焦慮緊張的情緒,難以適應外部的環境,而從眾行為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或消除這種不安的情緒,使個人得到群體中大多數人的接納,滿足個人的安全和交往的需要。一個人也只有在更多的方面與社會的主導傾向取得一致,他才能適應其賴以生存的社會,否則他將困難重重。從某種意義上講。從眾就是個人適應生活的必要方式。
***二*** 消極影響
1、盲目從眾使群體喪失活力。
群體內多數成員的從眾容易使決策和決定出現偏差,在作決策和決定時人們往往由於受到某種壓力而不願發表個人的不同意見,是是非非都唯唯諾諾,不作出頭的椽子,以致出現一致的強行通過或倉促作出不正確的結論。於是在團體中無法聽到不同的意見,尤其是反對意見,則無法激起大家的思考。不利於督促群體防止不良的傾向。如果群體內各成員沒有各抒己見,沒有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而是看法完全一致,毫無分歧.這樣的群體則會缺乏生命力和戰鬥力。
2、盲目的從眾助長社會上的不正之風。
現在社會上很流行互相攀比,葬禮講排場。為了與大家保持“步調一致”,他們不惜打腫臉去效法他人,結果弄得勞神傷財,負債累累。講排場實是為了與別人一致,體現自我價值感,名則為哀悼死者,這表裡不一難道不是極大的諷刺?另外,盲目的從眾對不規範行為及陳規陋習予以寬容和維護。如今,假冒偽劣產品氾濫,“重複建設”屢禁不止.這些都是從眾帶來的不良後果。
從眾心理的論文篇二:《論大學生從眾心理》
摘要:從眾心理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社會心理現象。“所謂從眾,就是在群體的影響和壓力下,個體放棄自己的意見而採取與大多數人相一致的行為,即通常所說的‘隨大流’”。在大學校園中,從眾現象也很普遍。處於青春期的大學生一方面自我意識急劇發展,充滿熱情,勇於創新,常常以標新立異的裝束和獨特的言談舉止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另一方面,他們的獨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是很強,往往會陷入焦慮、困惑和迷茫之中,導致行動上隨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本組隨機調查了100名山東中醫藥大學長清校區在校學生。 關鍵詞:大學生 從眾行為 從眾心理
前言:從眾心理即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是大部分個體普遍所有的心理現象。
本組使用自編量表調查大學生從眾行為的總體狀況,量表內容包括大學生四種主要從眾行為的比例和表現形式。結果顯示,這四種主要從眾行為包括:學習從眾、消費從眾、戀愛從眾、上網從眾。從分佈的總體情況看, 大學生消費從眾的比率最高佔67.5%; 其次是學習從眾, 佔51.8%; 最後是戀愛從眾和上網從眾,分別佔24.6%和18.2%。
一.大學生從眾行為的表現
學習從眾。新生入學後都在探索大學環境新的學習方法,尋求新的學習動力。班級、宿舍每個成員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成績以及平時學習時間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員最直接的“參照物”。他們在形成自己的學習特點的同時,在某些方面也程度不同地與班級、宿舍大多數人保持一致。高校常有這樣一種現象,入校時實力相當並且隨意安排的學生班級之間、宿舍之間在一年左右時間,便在各個方面顯示出不同層次,出現明顯的“不同步”現象。
消費從眾。進入高等學府,對於剛剛脫離高中苦海的大一新生來說可謂是大開眼界,校園裡有些大學生追求檔次、崇尚名牌、名目繁多,五花八門;經常光顧高消費文體娛樂場所;配備高檔通訊裝置;聚會交友大講排場等。在一些學生中,盲目消費、攀比消費、“面子”消費、超前消費等高消費甚至浪費現象非常普遍。其所佔比例雖然不大,但其絕對數不小,而且對他人的負面影響也非常大。
戀愛從眾。大學時一個戀愛的季節,成雙入對的男女們形影不離。校園戀愛極富感染性,有的班級一階段沒有幾人談,而另一階段則出現了一群談戀愛的。大學校園內也不乏舍友或者同學慫恿某人追求某人的現象,尤其是在宿舍熄燈之後的臥聊,舍友之間交流各自心得,未戀愛的羨慕戀愛的,戀愛的鼓動未戀愛的,如此相互地“激勵”便會出現戀愛從眾現象。
上網從眾。大學生活空暇比較多,課餘時間多數用來上網,沉迷於網路,迷戀網路遊戲和網路色情。宿舍同學之間相互慫恿,結伴長時間網上游戲,花費大量財力和精力,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一落千丈。一些原本不喜歡網路遊戲的學生在其他人的慫恿之下也走上網遊的道路,為的只是能和大家玩在一起。
二、大學生從眾心理產生的原因
首先是主觀因素。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按需要的強弱其先後出現的次序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作為低階需要,是一種匱乏性需要,在一般情況下都能得到滿足。於是人們產生了高階需要。跨入中學之後的青少年隨著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他們需要朋友,需要在團體中與同學建立深厚的友誼,這便是歸屬與愛的需要。在青少年中往往就是由於“相似”而成為朋友,而這裡的“相似”可以是年齡、家庭的相似,也可以是共同的興趣愛好。
其次是客觀因素。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特別是青少年十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一***社會文化的影響。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由物質文化、社會文化的精神文化等構成。瀟灑是社會主體的一種行為方式和心理體驗,是社會經濟、文化等發展的表徵。但是不少人對於瀟灑的理解就是穿著名牌,拿著手機,出手闊綽,沒有理解瀟灑的深層含義。於是一種“瀟灑”的風氣和現象很快滲透在空氣中,然後青少年也就接受了這種薰陶,接受並模仿著這種“瀟灑”的行為。
***二***社會流行的影響。社會流行是在社會上傳播一時的事物,它能在短期內爆發、擴充套件、蔓延、也可能在短期內消失,它最容易被青年人接受。一方面,消費品不斷地更新換代是流行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求新、自我表現和從眾是流行的心理基礎。確實,社會流行向人們傳遞了一種訊息,當人們都去追隨它時就會形成一種群體壓力。
三、大學生從眾行為的利與弊
從眾行為對大學生的影響有積極意義也有消極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眾是個體適應社會生活的必要手段。
一個社會需要共同語言、共同的價值與道德觀、共同的行為方式,作為擔有預期社會化責任的大學校園更是如此。對於大學生個體而言,如果不能在很多方面與班級體裡同學保持一致,那他就會被群體視作異類。反之為了融入到群體中去,採取從眾行為便可以減少心理衝突,獲取心理上的平衡。有很多大一新生就存在這樣的情況,由於剛踏入大學校園,離開家庭貼身的照顧,時感孤獨寂寞,於是為了和同學打成一片便採取從眾行為。而同時這也為後期的大學四年生活是積極還是消極埋下了伏筆。
***二*** 理性的從眾行為有利於大學生道德社會化
群體是社會道德向個體道德內化的重要載體,是影響個人的具體形式。個體往往對照周圍人來決定自己的行為,來感覺自己的價值,通過反饋整體的價值取向,來調整自己的價值取向。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為:獨立意識增強,但仍有較大的依賴性;社交需要強烈;求知慾望盛;自我期望值高等。這些心理特點,決定了大學生對所屬群體具有較強的歸屬需要,而要獲得歸屬感,從眾就是一個必然選擇。大學生對其群體的從眾,有益於具有開創性的大學生群體亞文化的形成及發展,促進社會主流道德的發展變化和完善,併產生德育的群體效應。
***三***盲目地從眾使個體失去個性和創造性
從眾行為是在群體壓力下發生的,因此盲目從眾會使自己失去個性,限制自己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從而失去接受挑戰的機會。大學時代是追求個性、完善人格的時期,盲目的從眾會使思維形成依賴性,遇事不動腦筋就隨從於別人。尤其對於那些在班級、宿舍中處於劣勢,容易放棄己見而從眾的學生就更不可能在大學期間完成真正鍛鍊自我的任務。久而久之形成強烈的依賴性,自我意識弱化,獨立性較差,毫無主見。即便是從眾“錯了”也會因為比自己強的人也錯了而獲得自我解脫的平衡感,這就相當令人悲哀了。
***四***被動從眾誘發大學生心理障礙
一味從眾也容易導致大學生心理障礙的發生。從眾的直接表現便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競爭過程的挫折、失落,很容易引發大學生精神壓力過大,心理狀況失衡。從眾心理人皆有之,但以被動為前提的從眾只會是退化自我真實性格與實力,使其獨特失去價值。被動的從眾帶來只有迷茫和無措。
四.研究大學生從眾行為、心理的意義
從眾行為的過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學生自我意識弱化,獨立性較差,缺乏個體傾向性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從眾行為中消極現象抬頭的主要原因,即使從眾行為出現積極效應,但一旦失卻這種從眾氛圍,又很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走向社會後的迷憫、失落,實際上這是從眾現象最直接的後遺症。
對大學生從眾現象的研究可以促進大學校園整體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風尚,抵制不良的社會風氣和消除消極的、錯誤的思想觀念。當代部分大學生存在著迷茫的情緒,研究從眾行為可以更好地去接觸瞭解他們,幫助他們走出陰影。理性從眾而減少盲從應該成為我們行為的指導。從眾行為的有效調控更有益於創新精神的培養,濃重大學校園內的學術氛圍,高校能真正做到為社會輸送大批優秀、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從眾心理人皆有之。
但以被動為前提的從眾,勢必使你的獨特失去價值。一味從眾便意味著自己失去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拋卻了一片屬於自己的領地。盲目從眾意味著部分大學生丟失了以個體色彩的思維和行動編織的草帽,在喧譁與騷動中麻木自己,“創新意識”在頭腦中只成了四個機械的漢字,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也鏽蝕成了斑駁的條條框框,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只成了人生程序中的標誌,卻難以成為昇華人生的動力。大學生,擺脫從眾的盲目色彩,用獨立的思想和明晰的腳印使自己主動融入集體的行列,這樣,你將擁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
從眾心理的論文篇三:《淺談從眾心理對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影響》
一、什麼是從眾心理
從眾,指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由於群體的引導或壓力,而趨向與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1]從眾心理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阿施提出,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和行為,從眾心理通常是由於個人受到集體的隱形或者顯形的壓力,而改變自己的目標,最終選擇了和多數人一致的意見和行為。[2]
在大學生群體中,從眾心理表現得很普遍,並且已經給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二、從眾心理在大學生群體中的表現
大學生群體是個特殊的社會群體,生活學習環境相對封閉,生活圈小,接觸的人較少,易受周圍老師同學的影響,在很多方面表現出從眾的行為。
在校園中的從眾行為首先表現出消極的一面,例如考研從眾、擇業從眾、選課從眾、戀愛從眾、消費從眾、逃課從眾,有的男生甚至為了和同宿舍的打成一片學打遊戲,出現“打遊戲從眾”現象。從眾的行為使他們失去了理性的思考,一味地跟風。大學校園的這種普遍從眾現象,反映了大學生的自我意識淡薄,沒有主見,缺乏獨立性,還沒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久而久之,大學生的獨創性和個性思維就會受到影響,阻礙了大學生個性的發展,從而抑制了創新思維的形成。長久下去不利於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進而阻礙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程序。然而創新思維的培養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的,需要在長期的訓練和潛移默化中形成。
校園裡的從眾行為除了有消極的一面還有積極的一面,例如自習從眾,可以從同學中學到積極的一面,可以起到相互監督,相互學習的作用,並對自己的學習產生正確的引導。另外,大學生社團在校園的積極從眾作用也不容忽視,社團組織人員應善於利用從眾的積極作用使整個社團得到更好的發展,更加具有影響力。
學校應善於利用從眾行為的積極作用對學生進行引導,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對從眾行為的消極作用要分析其原因,根據原因制定相關的方法策略,但是要克服從眾的心理不僅學生本身要努力解決,學校和老師也要積極面對,為學校和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做出貢獻。
三、造成大學生從眾心理的主要原因
從眾並不是盲目從眾,從眾者要根據自己的認知和判斷做出選擇並付諸行動。從眾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來自自身和外界兩方面。
1、自身因素
自身因素首先表現在缺乏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種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它是一種積極、有效地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徵和心理狀態。自信心的個體差異對他們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心理和行為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自信心強的人在做出選擇時能夠堅定自己的抉擇,做事比較果斷。反之,自信心較弱的人,遇事多猶豫不決,優柔寡斷,不確定自己的抉擇,易受其他人的影響,這樣往往會出現從眾行為。研究表明,通常情況下,人們發現自己的觀點與別人的不同時,首先會懷疑自己觀點的正確性,而不去質疑別人的觀點,大多數人都會有這種表現,缺失自信的人會表現得更明顯,而最終放棄了自己的想法隨從大家的意見。
自身因素其次表現在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形成自己的認知和判斷。當今世界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其中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獨立思考可以免受他人思維上的打擾,更容易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創新思維反映在大學生的身上主要是自己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由於大學生年齡和心智還不夠成熟,沒有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並且自身缺乏獨立思考的意識和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故容易出現人云亦云的現象。如此下去,不但不利於大學生自身的成長,對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2、外部因素
首先,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儒家文化提倡“中庸之道”,保持不偏不倚的態度。其實“中庸之道”不僅僅是這層意思,但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把其理解為保守、中立、不冒尖。大學生從小就受這種文化的影響,認為凡事要隨從多數人的意見才是最合適的選擇,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大學生更願意保持和大多數同學一致的想法或行為。
其次,人的“社會性”屬性。人是群居動物,個體往往依賴群體而存在,在做出決定或選擇時,往往會受到群體的壓力,為了避免被孤立,從而會採取從眾的行為,這其實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方法。
最後,社會形勢發展變化莫測。當今社會各方面發展迅速,形勢變化比較快,如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新的技術層出不窮,大學生缺乏對當前社會形勢的正確把握,不能做出有價值的判斷。
對於大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正處於青春期,世界觀、價值觀還沒有成熟,還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價值判斷標準,在提出新觀點時容易人云亦云。此外,大學生在學校會比較在乎周圍老師同學對自己的看法,即使自己有新穎的想法,也不說出來,擔心自己的想法會被同學笑話,為了保持和周圍同學一致,最終選擇和大多數人一致的觀點。並且大學生的社交範圍小,周圍除了同學就是老師,相對外界來說比較封閉並且很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內外因素相互作用導致從眾行為在大學生中普遍存在,需要大學生自身有意識的克服從眾心理,培養創新思維。
四、如何克服從眾心理,培養創新思維
1、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要培養創新思維,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培養創新思維的前提條件。如果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只能是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想法,更不要提創新。然而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自己要有意識地去獨立思考,從小事做起,比如,每次的作業要獨立完成,不管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遇到難題時不要急於徵求別人的意見,應該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對症下藥。
2、學會理智、自信地面對問題
面對各種問題或困難時要求大學生要理智、自信地去面對,不要被面前的問題和困難所嚇倒,冷靜地思考和分析問題和困難的原因所在、不盲目地做決定。這樣可以增加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和判斷能力,避免被其他人的思想和行為所幹擾,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觀點,逐步培養創新能力。
3、教師發揮主導作用,鼓勵學生進行創新
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首先教師自身要有創新的意識和能力,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影響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採用啟發式教學而不是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或填鴨式的教學,啟發式教學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思考問題,避免從眾行為的發生,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課堂活動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在全班形成一種無所顧忌,自由發言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潛力。
4、發揮學生社團的主體作用
大學生社團在激發大學生創新潛力、提高大學生創新實踐和動手能力,形成創新氛圍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社團中吸納了不同專業領域的大學生,不同專業知識相互交叉、融合,碰撞出新穎的思想火花。
大學生社團可以通過舉辦各類講座競賽、辯論賽以及其它培養創新思維的活動,積極帶動大學生參與,在校園形成有創新意識的氛圍,逐步培養大學生自身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五、結束語
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學生喜歡“扎堆”,喜歡“跟風”,不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比較循規蹈矩,缺乏獨創性的精神。我國一直在強調素質教育,尤其是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改變大學生的墨守成規和從眾的心理,發掘潛在的創新能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鼓勵大學生培養創新思維,克服從眾心理,不僅關係到自身的發展,更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繁榮富強,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於不敗之地。針對大學生的特點,採取措施克服從眾的心理,同時也要發揮從眾的積極作用,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努力使我國成為創新型國家。
【注 釋】
[1] 王小章.社會心理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1982.243-245.
[2] 殷明,朱昌平.從眾心理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