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炎形成的原因

  腸炎是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胃腸炎、小腸炎和結腸炎。腸炎按病程長短不同,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腸炎的相關知識。

  

  1、遺傳:本病的血緣家庭發病率較高,據歐美文獻統計,潰瘍性結腸炎病人的直系血緣親屬中,約15-30%的人發病。

  2、免疫力低下:多數學者認為本病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為本病併發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者較多,所以提高免疫力也是防治腸炎重中之重。

  3、濫用抗生素:很多人遇到疾病會濫用氨苄、頭孢等抗生素,這些抗生素會直接刺激腸道,還可以引起腸道菌群失調,使腸道內正常的大腸桿菌減少有害菌大量繁殖引起腸炎。

  4、飲食不注意:包括飲食因素如飲食不當引起的腹瀉,食物過期如牛奶過期、及不清潔的環境、氣候的突變、生活規律的突然改變均可以引起腹瀉。

  5、口服避孕藥女性患者腸炎的危險性增加:來自美國和英國佇列研究指出,口服避孕藥婦女患炎症性腸病的危險性增加40%以上。長期口服避孕藥或大劑量服用雌激素婦女腸炎發生的危險性高。


  腸炎的臨床表現

  急性腸炎患者的臨床表現

  急性腸炎是由於食進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飲食不當,如過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胃腸道粘膜的急性炎症性改變。其病理表現為胃腸道粘膜的充血、水腫、粘液分泌增多,有時伴有出血及糜爛。在我國以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無性別差異,一般潛伏期為12―36小時。

  噁心、嘔吐、腹瀉是急性胃腸炎的主要症狀。為什麼急性胃腸炎會引起嘔吐和腹瀉呢?這是通過神經反射作用而產生的。急性胃腸炎時,由於細菌、毒素或胃腸粘膜的炎症,刺激了消化道的感受器,衝動傳入延髓的嘔吐中樞,引起嘔吐中樞興奮,通過傳出神經分別到達胃、膈肌、呼吸肌、腹肌及咽、顎、會厭等處,引起一系列協調運動,而組成了嘔吐動作。同時由於腸粘膜的炎症刺激,使腸內容物增多,直接或反射地引起腸蠕動增強,吸收功能減低,而出現腹瀉。

  由於嘔吐和腹瀉在某種情況下對人體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所以臨床上應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措施,如食物中毒或誤服毒物,不僅不應給予止瀉藥,相反,應給予催吐和瀉下藥,以促進毒物的排出。如果因消化道炎症而引起的嘔吐和腹瀉,為了減少水鹽代謝及電解質平衡失調給機體帶來的不良影響,應在積極治療病因的同時,給予止吐及止瀉治療。

  慢性腸炎患者的臨床表現

  慢性腸炎泛指腸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為細菌、黴菌、病毒、原蟲等微生物感染,亦可為過敏、變態反應等原因所致。臨床表現為長期慢性、或反覆發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樣便。

  相關閱讀:

  腸炎的併發症

  1、腸息肉、結腸癌:直腸炎超過五年,腸道潰瘍面在炎症的長期刺激下容易異常增生,引發腸息肉,一釐米以上腸息肉癌變率極高;

  2、腸狹窄:多發生在病變廣泛、病程持續長達5-25年以上的病例,其部位直腸,臨床上一般無症狀,嚴重時可引起腸阻塞,在本病出現腸狹窄時,要警惕腫瘤,鑑別良性惡性。

  3、肛竇炎:直腸炎不及時治療,可併發肛竇炎等肛腸病,並有繼發肛周膿腫的危險。

  4、肛管炎:這是本病的一個併發症,經常與直腸炎並稱為肛管直腸炎,肛管炎久拖不治亦有癌變危險。   5、便血:便血是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便血的多少也是衡量病情輕重的指標。長期慢性出血可引起缺鐵性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