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進行時間管理

  臨近升學考試,一些考生往往心情非常急躁,不知道怎樣利用時間。有的坐在那裡半天什麼都沒看進去,有的整天在學,卻不見成績提高。因此,最重要的任務是進行有效的時間管理。時間管理就是管理自己,它包括主觀行為上的自我管理和環境的管理。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希望能幫到大家。
  

  1.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心境

  學習時有良好心境,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條件。心理學上曾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讓水平相同的兩班學生解答同樣的問題,不論解答的成績如何,老師對一班學生都說:“這麼難的題目,你們答得這麼好,真難得!”而對另一班的學生則說:“這麼簡單的題目,你們竟然答得這麼差!”過後,再以同樣難度的試題考他們,結果受到讚揚的那一班學生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成績,而另一班的成績還不如前一次。

  可見,良好的情緒狀態對大腦活動有重要的影響。學會控制自己的心境,是提高學習效率、取得學習成功的重要條件。因此,你在學習之前,可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放鬆一下,想一想自己以前學習上取得成功的高興事,展望一下美好的未來,這樣很快就能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2.合理分配時間,注意勞逸結合,善於交替用腦

  時間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而用同樣的時間所產生的學習效果,對不同的人來說卻往往相差很大。這有一個合理安排時間的問題。比如,早晨是記憶的黃金時間,利用這段時間記憶外語單詞、課文及語文中的字詞,背誦一些內容,會有較好的效果;而上午、下午和晚上較長的時間,可用來複習數、理、化等偏重於思維理解的科目。

  經過一段時間的腦力勞動之後,大腦會疲勞,它所引起的最顯著後果,是破壞學習的良好心理狀態,導致學習效率降低。那麼,怎樣才能防止大腦疲勞,使心理狀態維持在最佳水平呢?

  要變換工作方式和學習內容。18世紀法國最傑出的思想家盧梭在他的自傳中寫道:“應當承認,我本不是一個生來適於研究的人,因為我用功時間稍長一點就感到疲倦,甚至我不能一連半小時集中精力於一個問題上,尤其是在順著別人的思路思考時更是這樣——如果我必讀一位作家的著作,剛讀幾頁,我的精神就會渙散,並且立即陷入迷茫狀態。即使我堅持下去,也是白費,結果是頭昏眼花,什麼也看不懂了。但是我連續研究幾個不同的問題,即使毫不間斷,我也能輕鬆愉快地一個一個地尋思下去。這一問題可以消除另一問題所帶來的疲勞,用不著休息一下腦筋。於是我就在我的計劃中充分利用我所發現的這一特點,對一些問題交替進行研究,這樣,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覺得疲倦。”因學習是由大腦的不同部位支配的,變換學習的方式和內容可以使大腦皮層的某個部位由抑制狀態轉為興奮狀態,從而解除神經細胞的疲勞,使大腦得到休息。一般來說,學習一門功課的時間以1~2小時左右為宜,換學另一門功課時,中間最好休息5~15分鐘,這樣可使大腦得到適當的休息,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3.學會根據心境及大腦狀態安排複習內容

  一般來說,人在心境不好或大腦不太興奮時,學習比較複雜或不感興趣的內容,往往難以進入狀態,學習效率較低。這時候可以採取先從比較容易的科目、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學起,經過一段時間,待心境、大腦狀態好轉後,再轉學較難的、不太感興趣的內容。相反,如果開始時,心境及大腦狀態都比較好,則應先複習較難的、不太感興趣的內容,然後,再複習較容易的、有趣的內容,正可謂“因境而學”。

  4.掌握閱讀的技巧

  學生往往不太重視讀書的方法,其實,讀書方法的優劣對學習效率影響很大。尤其是對於即將畢業考試的中學生來說,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可以大大節省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決定讀書效果好壞的關鍵,在於讀的速度及對內容理解的程度。為此,要注意掌握以下閱讀技巧:

  1要作好閱讀前的準備。在閱讀一本書之前,最好先快速瀏覽一下書的目錄及前言,從而猜測性地把握一下書的內容:哪些地方會對自己幫助較大,重點內容是怎樣編輯的,進而形成一種有利於閱讀的狀態。

  2正確把握閱讀的速度。閱讀的重點應放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闡釋上,讀這些地方時要放慢速度,力爭融會貫通;而對那些與大綱無關的補充內容則可略讀或不讀。閱讀過程中最好不要念出聲,一般來說,看的速度要比說的速度快得多。注意:用眼要靈活,迅速地掃視閱讀材料,不要逐字閱讀,儘可能減少閱讀中眼光的停留次數。

  3注意看每一章後的結論段。供學生用的比較好的參考書,一般每章後面都有小結或結論,它是對整章重要內容的總體概括,有助於學生在大腦中建立起合理的知識結構,尤其在最後的複習階段,應抓好此處的複習。

  有兩種實用的快速閱讀方法,考生可以借鑑:

  一是優勢文字閱讀法。指只閱讀文章重要部分的一種讀書方法。不重要的語句則省略掉,閱讀速度很快。根據書的內容和目的自由地調整閱讀速度,因此是合理的。對已熟悉的內容進行復習時,採用這種方法較有效。

  二是整體語形閱讀法。這是一種在讀的時候不僅省略了重要語句,而且還聯絡到整篇文章的來龍去脈,預想到後面內容的讀書法。整體語形讀書法是最快、最有效的讀書法,是利用文章中的要點線索,抓住整體內容和意思來讀書的方法。

  當然,在快速閱讀時,也要掌握尺度,不要一味求快而降低閱讀的質量,失去快速閱讀的意義。

  5.作好學習的準備

  開始學習前,應把有關的學習用具提前準備好,不要到已進入學習狀態後再停下來去找東西,這樣會很浪費時間。因為在找完東西后,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安定下來重新進入學習狀態。所以,要儘量避免學習過程中斷,排除各種干擾,提高時間利用率。

  6.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管理自己還包括改變自己的學習環境,如果環境改變了,人的心態也就改變了。如記憶枯燥的公式,可以到安靜的公園;複習較難的數學題,可以到圖書館或自習教室,那裡的人都在用功學習,會給自己造成壓力,帶來學習的氛圍。

  什麼時間學習效果最好

  緊張的複習競爭實際上是腦力的競爭,複習的效果主要取決於大腦皮層所處的狀態。因此,考生要學會科學用腦。科學用腦重要的一條,就是充分利用好每天的最佳學習時間段。人在一天的不同時期,大腦活動的效率是不同的,學習時間的最佳選擇應該是一天中大腦最清醒的時候。

  那麼,什麼時候是一天中大腦最清醒的時間呢?

  生理學家研究認為,一天之內有四個學習的高效期,如果使用得當,可以輕鬆自如地掌握、消化和鞏固知識。

  第一個學習高效期:清晨起床後,大腦經過一夜的休息,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勞,腦神經處於活動狀態,沒有新的記憶干擾。此刻無論認還是記印象都會很清晰,學習一些難記憶但必須記憶的東西較為適宜,如外語、定律、歷史事件等。有時即使強記不住,大聲念上幾遍,也會有利於記憶。所以清晨是一個學習記憶高效期。

  第二個學習高效期:上午8點至10點,人的精力充沛,大腦易興奮,嚴謹而周密的思考能力、認知能力和處理能力較強,此刻是攻克難題的大好時機,應充分利用。

  第三個學習高效期:下午6點至8點,也是用腦的最佳時刻,不少人利用這段時間來回顧、複習全天學過的東西,加深印象,分門別類歸納整理,也是整理筆記的黃金時機。

  第四個學習高效期:入睡前一小時。利用這段時間來加深印象,特別對一些難於記憶的東西加以複習,則不易遺忘。

  除以上一般性的學習時間規律外,對於不同的人來說,還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時間規律和習慣。為提高學習效率,要善於發現並充分利用自己獨特的最佳時間段,同時,要養成在固定的時間進行學習的習慣。

  另外,臨近考試正值天熱時節,應儘量利用好早晨兩個小時和晚上兩個小時,此段時間空氣涼爽,學習效率肯定不錯。

  整天坐在那裡學習,為什麼成績總提不高

  小剛是班裡最勤奮的學生,同學老師都這麼評價。課外活動時間。別人都到外邊打球、跑步等做一些活動,而小剛從不離開教室,仍坐在那裡埋頭看書。回到家裡,也是放下碗筷就到自己的書房裡去看書。他的父母為有這樣自覺學習的孩子而感到高興,但他們更為小剛的學習成績而擔憂。看著自己的孩子這麼用功而成績總不提高,當母親的著了急。是自己的孩子有智力問題嗎?領著他到心理諮詢中心一測,智商120,比一般人還要高。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知子莫如母,一次偶然的機會,小剛的媽媽發•現,他坐在那裡半天沒翻一頁書,一連觀察了幾天都是這樣,終於看清“廬山真面目”。小剛看著很勤奮,其實他並沒有真正投入到學習中去。

  像小剛這樣的學生,在中學中有相當一部分,尤其是那些性格較內向的學生,整天看著好像很勤奮,其實,心早已“飛”走了。人的學習成績與其所用的學習時間並不完全成正比關係。為了更清楚地認識學習時間與成績的關係,我們不妨把學習時間分為三種層次。

  計劃安排的時間:它是由學校安排的學習時間按課程表和自己課外安排的學習時間兩部分組成。

  用於學習的時間:它是指在教師完成常規課堂管理一如點名、處理紀律問題等和自身學習準備管理老師也準備學習用品等之後所剩的用於教學的時間。

  學習投入時間也稱專注於學習的時間:指學習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任務中所用的時間。

  研究表明,學習成績與計劃安排時間和用於學習的時間關係都不大,而與學習的投入時間成正比,可以說投入時間決定學習成績。我們常見到有一些學生,用於學習的時間並不怎麼多,而學習成績卻很好,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學習時投入地學,休息時盡情地玩。

  既然學習成績由投入時間決定,那麼學習時就應做到:

  1無論是上課或是自學都應提前做好準備,查詢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必要時在書桌上寫上醒目的“務必集中精力”、“不可自己騙自己”、“離考試還有30無”等警示語,以督促自己集中精力學習。

  2制定短時間內的學習目標。每次開始學習之前,都要給自己規定一個在這段時間內應完成的任務量,以其來約束自己。

  3加強自我監控。學會在學習過程中加強自我監控,排除雜念,放鬆人靜,專注於當前具體的學習內容,不胡思亂想,不在本上亂寫亂畫,不因別人說話等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在學習過程中整理自己的頭髮衣物等。

  如果患有嚴重的注意力障礙,則可以去有關的醫院進行診斷與治療。

  如果你焦慮,現在就開始學習吧

  小強還有3個月就要參加高考了,他非常擔心自己不能考上理想的學校。這時他真後悔自己以前光貪玩沒有好好學,“如果再有6個月的複習時間該多好啊!我一定會好好學。”就這樣,阿強整天生活在後悔和恐慌之中,時間一天天流失過去,而複習的效果好像逐日下降。

  像小強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學習焦慮。學習上的焦慮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對昨天的某些學習感到遺憾,一是對明天可能出現的情況感到恐慌。其實,今天之所以遺憾,是因為當昨天是今天時,你沒有好好把握住;而今天是明日的昨天,今天你把握得不好,又將會成為明日的遺憾。所以,如果你今天聽課時,仍在為昨天的一次考試失敗而焦慮,那麼,今天的課你也沒有聽好,它又將成為明天的遺憾;你在做今天的作業時,卻焦慮著明天的競賽,那麼,明天令人擔憂的局面可能真的會出現。居里夫人一生中遇到很多不幸,受到不少挫折,可她一如既往地繼續向著自己的目標攀登,並沒有因焦慮而精神崩潰;楊振寧教授一進實驗室就是一星期,靠啃乾麵包、喝白開水充飢止渴,他也沒有被焦慮困擾。為什麼?因為他們沒有時間去享受這一份“奢侈”,他們更珍惜手中掌握的今天,更看重正在做的這一切。因此,為了避免明天出現更多的遺憾和焦慮,那就放下包袱,從現在開始行動,讓自己忙碌起來吧!你要把學習生活安排得儘量充實、嚴謹,享受緊張,體驗充實,欣喜於收穫;唯獨不給焦慮留出時間。

  不過,以上所說的並不是要你封閉和狹隘。對於明天,對於未來,應該仔細考慮、計劃和準備,而不是為此整天焦慮。處於焦慮中的考生只有緊緊把握住今天,才是最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