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未成年人犯罪心理論文

  未成年人犯罪是影響社會安定的重要問題,也是世界重點關注的熱點問題。在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中,其心理往往成為左右案件發展的關鍵。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與預防》

  【摘 要】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社會問題也逐漸暴露,犯罪作為每個國家每個歷史時期都存在的社會現象,在我國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也一直存在。而近年來,我國的未成年人犯罪總量在持續增長,型別也出現多樣化,未成年人犯罪的形勢相當嚴峻。可以說,青少年是一個國家的明天,未成年人的文化素養關係著一個國家的未來,也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的標誌。因此,筆者認為研究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筆者欲從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出發,為他們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形成做好預防措施,從而希望可以減少犯罪心理的概率,使我國的社會秩序得以穩定,社會文明得以提高。

  【關鍵詞】理形成;心理預防

  縱觀我國如今的社會形勢,未成年人犯罪率一直在以一種驚人的速度上升,據有關調查顯示,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總數已經佔到全國犯罪總數的65%以上,嚴重影響了我國的社會的和諧以及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也逐漸成為了社會大眾非常關注的問題。因此在這樣的一個社會形勢下分析未成年人形成犯罪心理的形成,有針對性的給予指導和防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未成年人犯罪,顧名思義就是指未成年人實施的犯罪行為。但是每一種犯罪行為都是和他自己的意識和意志具有密切關係的,而且這種意識方面的內容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是不同的。比如青春期,也就是十一二歲~十七八歲,就被大家稱為“心理危險期”,因為這個時期是一般未成年人生理髮育和心理髮育充滿矛盾的階段,引導不當,就極易讓他們產生犯罪心理,從而實施了犯罪行為。因此,筆者就欲從各個方面、角度來探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一***個人原因

  處在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因為生理上的逐漸成熟而產生了自身的一種成人感,希望被尊重和信任,但由於他們的心理髮展相對發展比較緩慢,所以在其向社會人轉化的過程中,會因為自己認識能力的不全面以及思想方式的偏激等,不能夠很好處理周圍的是非。另外,由於自身身心發展的矛盾,他們不再輕信家長和老師的見解,表現出一種非常叛逆和抗上的心理。但是這種心理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不健康心理,在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當中往往存在著片面性,同時也缺乏合理調節和支配自己活動的能力,這時候如果受到不良環境的影響,或是一些不友好朋友的誘惑,就極容易產生一種犯罪心理,從而走上犯罪的心理。

  ***二***家庭原因

  家庭是人們生存的基本環境,也是一個人接受教育啟蒙的重要場所,可見它對未成年人的重要性,而家庭的各種環境問題也給未成年人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首先,是家庭結構的不完整。這主要是指家庭裡的父母離異,或是父母一方的死亡給未成年人帶來的心理陰影。完整的家庭結構被破壞,未成年子女由於缺乏情感的支援而對家庭產生一種冷漠的態度,從而性格孤僻,心理扭曲。其次,就是家庭教育的不當。這主要包括嚴厲性以及溺愛型和放任不管型,不管是其中哪一種,都會對未成年人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後果。嚴厲性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的焦慮情緒嚴重化,從而會逼迫他們走向逆反的心理;而溺愛型則會讓他們無惡不作,一些不正當的行為和舉止甚至是心理都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久而久之則也容易去做一些嚴重的刑事案件;而最後的放任不管型則更加重了孩子的任意妄為,對任何人都缺乏一種關愛,並把自己心中缺愛的心理通過傷害朋友、同學或是其他人來得以發洩,最終造成嚴重的悲劇。

  ***三***社會原因

  未成年人進入的最重要的一個社會環境就是學校,學校對於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一直都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應試教育仍然佔據主體地位,學校和教師也都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多少,而忽視了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因此,在很多學校裡,教師們都只拿成績說話,對於學習成績優異的同學特別照顧,而對於那些成績差的學生就採取一種冷嘲熱諷的態度,從而讓這些學習差的未成年人在心理上形成了對教師的厭惡以及一種消極的學習態度,最終在行為上就表現為逃學曠課、與同學交往存在難處,過早走向社會,並沾染各種社會惡習,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步入了犯罪的道路。

  二、對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預防

  從上文可知,影響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個人的、有家庭的也有社會環境的,筆者就欲從以上所提到的一些影響因素,來對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提供一些建議,從而希望得到預防的效果。首先就是家長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氣氛。不管是家庭結構完整的還是殘缺的,家長都應該盡最大的努力給孩子塑造一個充滿愛的家,讓他們有情感支撐。因此,家長在提供孩子高質量的生活水平的同時,還應該加強對孩子心理健康的關注,與他們多交流,及時發現問題,排解他們的困惑,讓他們健康成長。其次就是學校要發揮它的心理引導和教育作用。不管是成績優異的學生還是成績落後的學生,教師都應該要一視同仁,避免不同對待情況的出現。同時,教師還要重視品德與法制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讓他們的不健康心理及時得到緩解,避免嚴重後果的發生。

  三、結語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又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因此,我們一定要結合社會各種政治、教育等有效手段,完善未成年人的人格,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減少犯罪發生的可能性,從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燕.淺議如何有效抑制未成年人犯罪率的上升[J].法制與社會,2010,36***33***:157-165.

  [2] 萬明之.論大眾傳媒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影響[J].山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2,25***04***:98-105.

  [3] 張強.試論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成因及預防對策[J].湖南第一師範學報,2012,28***03***:85-9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