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生戀愛的心理論文

  當今社會大學生戀愛非常普遍,在大學生戀愛中我們發現了諸多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找出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得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進而促使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得到根本解決。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大學生戀愛心理問題》

  摘 要: 當今社會大學生戀愛非常普遍,在大學生戀愛中我們發現了諸多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找出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得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進而促使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得到根本解決。

  關鍵詞: 大學生 戀愛觀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應有的內涵之一,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身心全面發展的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艱苦奮鬥的精神,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一、大學生戀愛現

  男女大學生常表現出以下特徵:

  1.戀人之間常有眉目傳情和語言溝通;2.常有美化對方、“情人服裡出西施”的傾向點力圖完善自己、表現得更好;3.渴望與戀人在一起;4.看見頹人與別的異性在一起會有嫉妒心理;5.期望在身心上與對方融為一體;6.希望能為戀人多作奉獻戀愛著的大學生常常表現出羞怯性、興奮性、衝動性、幻想性等心理特徵。同時在行動上表現出焦灼不安、記日記、讀愛情小說、欣賞音樂等個人獨自進行、獨立體驗的內隱行為,以及寫情書、修飾自己、去舞場、看電影、郊遊、傾心交談乃至擁抱接吻等外顯行為。

  大學生的戀愛現象比較普遍,發展的趨勢是有增無減,這反映出大學生在戀愛態度上的變化,而大學生戀愛的現狀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戀愛低年級化,人數呈上升趨勢。以前,高年級大學生戀愛的人較多,而現在年級下移,一年級就開始談戀愛的已不是個別現象。長沙地區一些高校調查,低年級學生中,戀愛的男生佔男生總數的30%,戀愛的女生佔女生總數的40%,有的學校高年級學生中談戀愛者近半數。

  ***二***戀愛方式從隱蔽化向公開化轉變,結交異性朋友大方,戀人相處不遮隱,出入成雙成對,形影不離,對別人的議論毫不在乎。

  ***三***在愛情問題上追求一種現實的快樂觀、愛情浪漫化。以前的大學生把談戀愛看得嚴肅,選擇戀愛物件也很慎重,沒有一定把握不會馬上投入實踐。而現在大學生中一部分人的異性交往更加註重情感上尋求快樂,把戀愛成功與否看得不那麼重,甚至有的學生認為戀愛與婚姻無關,“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瀋陽地區某高校對500名大學生調查,戀愛目的擺在第一位的是豐富生活,佔60,4%;慰藉解悶的佔14.6%,為建立家庭的佔25%。由此可以看出,許多人只想戀愛而沒有考慮到將來的結婚,他們選擇戀人不是清楚地、自覺地意識到應選擇一個終身伴侶。

  二、大學生戀愛中常見的問題

  ***一***擇偶標準不實際。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一生幸福,期望自己有一個稱心如意的愛人。但由於大學生年紀輕,經歷單純,受文藝作品等的影響,往往把選擇的物件理想化。有些人根據心中的偶像按圖索驥,發現現實中的人很難吻合,不免失望懊喪,有些人希望對方十全十美。

  ***二***戀愛動機不端正。有些大學生的戀愛動機不是出於愛情本身,而是為了彌補內心的空虛、孤獨或隨大流的從眾心理等。戀愛動機的純潔和健康是保證戀愛順利進行的重要基礎。沒有真摯感情基礎的戀愛往往先天不足,容易夭折或發育不良,甚至後果嚴重。

  ***三***愛情表達方式上缺乏修養。愛情的表達方式既反映民族特點又反映個人修養和道德水準。中華民族的特點是感情表達含蓄、深沉。大學生的表現應符合大學生的身份,舉止文雅,注意分寸都場合。戀人間的忠誠不一定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擁抱親吻才能表達。

  ***四***受西方觀念影響,性行為輕率。受西方性解放觀念的影響,有些學生在戀愛中對性行為抱不嚴肅的態度,認為這是“個人的自由”,可以不受干涉、隨心所欲。也有些同學是在戀愛過程中,隨著感情的發展引起性衝動,一時缺乏理智而越軌。對此,戀愛中的大學生應增強責任感,把戀愛行為嚴格限制在社會規範之內。

  ***五***不能正確對待戀愛挫折。挫折是指個人從事有目的的活動時,遇到干擾或障礙,致使動機不能獲得滿足時的情感狀態。戀愛中的挫折,常見的有失戀、單相思,陷入感情糾紛中不能自拔也是一種挫折。但大學生很多都經不起失敗的戀愛,進而甚至影響學習和生活。

  三、全面看待大學生戀愛問題

  有些觀點認為,大學生是同齡青年中的佼佼者,肩負著國家的重任,是國家未來的建設棟樑。他們在大學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這就對大學生的全面素質和知識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生在大學良好的育人環境中要全面發展智力、提高能力、掌握更全面的知識,不斷拓寬知識面,這些都需要時間和精力。而大學生活只有4—5年的時間,如果談戀愛勢必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就影響學習和發展。同時,大學生的生理雖然已成熟,但心理上還不夠成熟,缺乏生活經驗,還不能客觀地、全面地瞭解自己和他人。大學談戀愛盲目性較大。再者,是一種微妙、複雜的心理活動,需要有冷靜的頭腦和較強的自我抑制能力,是男女之間比較成熟、相對穩定的感情聯絡,要求產生它的條件也相對穩定和成熟。而大學生由於心理不夠成熟,不能自由地駕馭自己的感情,時常表現出幻想、衝動、動搖等不穩定的情緒,容易出現愛情易於變遷,目標不夠專一,往往造成不良後果。大學生談戀愛,特別是低年級同學談戀愛成功率低,因此大學階段還是不談戀愛為好。

  另一種觀點以為,大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成熟、對異性敏感、關注的時期。大學生活中男女同學朝夕相處,共同語言較多,容易尋覓知音。同時,愛的感情可以陶冶人,可以豐富精神生活,戀人之間可以相互幫助,共同促進,成為“核”動力,激發人的潛能。現實生活中確有一些大學牛戀愛成功的事例。他***她***們基於對未來事業和婚姻家庭的嚴肅考慮,同中意的異性戀愛。他們認識到戀愛和德智體全面發展之間雖然不無矛盾,但是能夠認真對待、正確處理。他***她***們把愛情和學業統一起來,使幸福的愛情轉化為積極的力量,促進學業,淨化自己的人格。因此大學階段還是可以談戀愛的。

  大學生是否可以談戀愛,以及弊多利多的問題,實際上反映出一個什麼樣的大學生具有談戀愛的資格問題。

  應該看到,大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正在形成時期,思想還不夠成熟,看問題還不夠全面,感情不穩定,性格愛好也未完全定型。特別是對選擇終身伴侶,還沒有確定的看法,加上不能正確處理戀愛中的矛盾衝突,因而容易失敗。

  四、結語

  總之,戀愛是青年人的心理要求和合法權利,但正確行使這個權利還需要有高度的修養,並且付山大量的時間和心血。而大學幾年時間短暫、極其寶貴,是為今後事業打基礎的關鍵時期,面對自己的感情問題一定要慎重。為此,廣大的教育工作者肩負著引導學生心理的重任,我們需要努力地為大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各種服務,保障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1]吳彬.大學生婚姻戀愛觀的變遷及原因[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04***.

  [2]渠東玲.當代大學生的戀愛心理表徵與教育對策[J].繼續教育研究,2008***10***.

  [3]張義泉.大學生婚戀心理輔導[J].中國校醫,2007***01***.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