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長頭髮是什麼原因

  小孩的身體健康是父母最關心的,某個方面有所缺乏都會讓他們擔心。那麼小孩不長頭髮是怎麼回事呢?什麼原因會造成小孩不長頭髮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不長頭髮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不長頭髮的原因

  營養不良

  孩子看上去很瘦弱,有偏食的習慣,或胃口比較差,很可能因營養不足,如各種維生素的缺乏、缺鐵、缺鋅均可導致頭髮稀少、發黃。

  生活環境的影響

  如果長時間生活在惡劣環境導致某些化學物質的慢性中毒,如苯、鉛等中毒,或者接受大量電磁輻射,也會導致頭髮稀黃。另外,用不好的洗髮水洗頭亦會損傷頭髮。

  經常生病

  經常感冒發燒或腹瀉的孩子,免疫力低下,貧血,也會影響毛髮生長,使毛髮變得脆弱。

  面板病

  患有溼疹、頭癬,或是細菌性、真菌性面板感染,都可能導致毛囊受損、毛髮脫落。一些非特異性的疾病如斑禿等也可能見於孩子。

  先天遺傳代謝病

  有些遺傳代謝病,如21三體綜合徵、苯丙酮尿症等,這些疾病往往除了影響頭髮的生長,還會出現生長髮育、智力落後的表現。

  特殊的生長規律

  嬰幼兒頭髮出現區域性生長的現象是正常的,這主要和其特殊的生長規律有關。成年以後,每兩根相鄰毛囊的生長週期是不一樣的,即一根在生長,另一根在脫落。而嬰幼兒時期,其毛髮生長規律是波浪形的,即一個區域的毛囊會同時進入生長期或休止期。

  一般,嬰兒出生三個月到半年左右,頭部某一個區域的毛囊會進入休止期,這一塊的頭髮就全掉了,然後再過三個月到半年,才會長出新的來。絕大多數孩子都要經過這麼一個階段,頭髮才會開始正常生長。“很多父母認為孩子不長頭髮就是缺鈣,其實不一定,建議先查一下體內鈣水平。”

  確實有一部分孩子會因為疾病或先天因素導致頭髮長不好。寶寶不長頭髮,如有的人患有先天性少毛症、無毛症;還有一些孩子,頭皮毛囊根部有鼓起的小丘疹,摸著有點硬、有刺手感,可能是毛囊角化性丘疹,這種情況到了一兩歲,某一區域就長不出頭髮了。因此父母若發現孩子頭皮異常,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不長頭髮怎麼辦

  ·勤洗頭

  保持頭髮清潔能使頭皮得到良性刺激,避免引起發癢、起皰,甚至感染,從而促進頭髮的生長。由於寶寶生長髮育速度極快,新陳代謝非常旺盛,因此,6個月前最好每天給寶寶洗1次頭,天氣熱時,多洗1次;6個月後改成2~3天洗1次。注意選用純正、溫和、無刺激、容易起泡沫的嬰兒洗髮液,洗髮時輕輕用手指肚按摩寶寶頭皮,切不可用力揉搓頭髮,以防頭髮糾結在一起難以梳理,使頭髮脫落。

  ·勤梳頭

  經常梳理頭髮能夠刺激頭皮,促進區域性的血液迴圈,有助頭髮生長。

  梳頭技巧:為寶寶準備一把專用梳子,方便時,就拿出來梳幾下。梳子不可過硬,最好選用既有彈性又較柔軟的橡膠梳子,以免損傷寶寶稚嫩的頭皮。此外,應順著頭髮自然生長的方向梳理,動作和用力要保持一致,千萬不可按照自己的意願,強行把寶寶的頭髮梳到相反的方向。如果媽媽喜歡給寶寶頭髮分縫,應每隔幾天換個部位,否則,一直分縫的部位頭髮會很稀少。

  ·營養均衡

  全面而均衡的營養,可以通過血液迴圈供給毛根,使頭髮長得更結實,更秀麗。因此,一定要按月齡給寶寶新增輔食,及時糾正偏食挑食的不良飲食習慣。飲食中要保證牛奶、瘦肉、魚、蛋、蝦、豆製品、水果和胡蘿蔔等各種食物的攝入與搭配,含碘豐富的紫菜、海帶也要經常給寶寶食用。

  ·睡眠充足

  寶寶的大腦尚未發育成熟,很容易疲勞,如果睡眠不足,容易發生生理紊亂,導致食慾不佳、經常哭鬧、容易生病,從而間接導致頭髮生長不良。通常,新生兒每天要保證20小時的睡眠時間;1~3個月時每天保證睡眠16~18個小時;4~6個月時每天保證睡眠15~16個小時;7~9個月時每天保證睡眠14~15個小時;10個月以上每天保證睡眠10~13個小時。

  ·多晒太陽

  適當的陽光照射和新鮮空氣,對寶寶頭髮的生長非常有益。紫外線照射不僅能夠殺菌,而且還可以促進頭皮的血液迴圈。不要隔著玻璃晒太陽,這樣陽光中的紫外線不能透過玻璃;也不可讓寶寶的頭部暴露在較強的陽光下,以免晒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