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講話才能迎合他人的心理

  平時與別人交流是怎樣才能做到迎合他人的心裡呢?以下是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有一家電器公司想拓展農村業務,就派了一位代表到鄉下去考察,以便藉機推銷。那位代表到了鄉下後,先去詢問當地經銷處的經理。經理說:

  “鄉下農民之所以不願使用電器,原因無非是他們生活儉樸,不願花錢購買昂貴的電器使用。同時,他們對於我們公司的產品,也很不滿意。我試過了,一點希望也沒有。’這位代表聽後,覺得在此情形下,推銷電器的確是一件很棘手的事,但是,他知道如何迎合人們心理,於是,決定親自去嘗試一下。

  有一天,他來到一戶農家門前,上前敲了敲門,門開啟一條縫,一位農婦探出頭來。那農婦聽說他是推銷電器的,便露出十分厭惡的神情,並把門緊緊關上。他又敲了敲門,那位農婦不得已又打開了一條縫,把她對他們公司的不滿一股腦地說了出來。

  他一看情形不對,就心生一計,裝著很客氣的樣子,對那位農婦說:

  “對不起,我打擾了你。我今天來不是推銷電器的,我只是想買你家一些雞蛋。’婦女聽他這麼說,就半信半疑地把門開了一半。他接著說:.我看你家養的多明尼克雞又肥又大,我想它生出來的蛋一定很好吃。’‘你怎麼知道我家的雞是多明尼克雞?”那位農婦被這句話所吸引,同時又把門打開了一些。“我自己也養雞,但是不如你們家養得好。’那農婦一聽心花怒放,開啟門問他:.那你為什麼要買我們家的雞蛋呢?”他便裝出內行的樣子說:“白雞生白蛋,黃雞生黃蛋,做蛋糕用黃蛋做得好吃。我妻子很喜歡做蛋糕,自己又沒有黃蛋,所以要買你家的雞蛋。”農婦聽得津津有味,便熱情地將他讓進院子。

  他看見牛欄裡養著幾頭奶牛,便稱讚道:‘我想你養的雞下這麼多的蛋,一定比你丈夫賣牛奶掙的錢多吧?”這時,那位農婦已完全改變了原來的態度,很熱情地告訴他許多養雞的方法,並領他去參觀自己的雞棚。他們交談了很長時間,那位農婦越說越起勁。臨走時,農婦忽然主動告訴他:

  ‘我們的鄰居也養雞,他們的生意比我們的好,聽說他們家雞棚中裝了電燈,這大概和他們的生意好有關。現在我們也想裝,應該怎麼裝?’他知道時機已經十分成熟了,不用自己渴力勸說,她就主動要求裝了。

  隔了兩個星期,這筆電燈生意便由這家電器公司具體承辦。本來是一件毫無希望的事,但經他略施小計,居然馬到成功。其實,他並沒有替公司宣傳推銷,也沒有和客戶爭長論短,只是在農婦不高興的時候,設法使她高興,使她自己想到要用電器而已。

  正如俗語所說的:‘話不投機半句多!’說話也是如此,不在說得多少,而在能說得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