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散思維的特點包括什麼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屬性和內在聯絡的概括和間接反映,有著多種型別,發散思維就是其中一種。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起來看看吧!

  發散思維的特點

  1、流暢性。個人面對問題情景時,在規定的時間內產生不同觀念的數量的多少。該特徵代表心智靈活、思路通達。對同一問題,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表示思維的流暢性越高。

  2、變通性。即靈活性,指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不墨守成規,不鑽牛角尖,能隨機應變,觸類旁通。對同一問題,想出不同型別答案越多者,變通性越高。

  3、獨創性。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能獨具慧眼,想出不同尋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輩的方法,具有新奇性。對同一問題,提意見越新奇獨特者,其獨創性越高。

  發生思維的一般方法

  材料發散法——以某個物品儘可能多的“材料”,以其為發散點,設想它的多種用途。

  功能發散法——從某事物的功能出發,構想出獲得該功能的各種可能性。

  結構發散法——以某事物的結構為發散點,設想出利用該結構的各種可能性。

  形態發散法——以事物的形態為發散點,設想出利用某種形態的各種可能性。

  組合發散法——以某事物為發散點,儘可能多地把它與別的事物進行組合成新事物。

  方法發散法——以某種方法為發散點,設想出利用方法的各種可能性。

  因果發散法——以某個事物發展的結果為發散點,推測出造成該結果的各種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測出可能產生的各種結果。

  發散思維與邏輯思維的結合

  發散思維與邏輯思維的結合就像一壟竹子一樣,是種局域範圍內的散狀結構。邏輯思維是“主線”,發散思維組成“副線”。在事件開始時,按事件與其它事物的"相通點"類比發散成各種相對此情況比較單一而具有此情況某一相似面的具體物件,這些物件如果比為竹子,每一種物件據邏輯思維發展成其緊後的相對更小但更集中精練的事物,類比竹子時如果前面的情況開始時發散成的各種物件為竹子第一節,那後面就是第一節後緊跟的竹子的第二節,也就是說第二節是第一節縮影;而每一個節與節遞進時的交接點處則可以分別以更小的物件***即第一節和第二節所包容的組成因素影響因素等等***按直接發散成葉子和在邏輯思維後再發散成枝椏,從而對此交接處的兩"節"進行補充闡述.在小範圍內枝椏也是按邏輯思維建立的關係然後一節一節的推,在每一個小節點處再一部分發散成葉子,一部分再邏輯推斷成枝椏的後面一節.竹子主體對應的物件則和前面說的一樣逐步縮小精簡,也在每一節點處生葉子枝椏,這樣反覆重複遞進擴張,由大到小,由主到次,最終此物件發展演變成了一個獨立完整的竹子,而最終事件最初類比牽連出的多種物件都這樣發展便構成了整壟的竹林,也就是說,針對某一事件的具體而完整的思維網路就建設完成。這樣就可以把事件所能牽連的各個領域各種知識儘可能籠絡起來,以便分清楚事件在各種具體情況背後的意義主旨\過程偏重\侷限區域等等,從而椐己所需用之.

  但這兩種思維對思維本身的要求一個偏重於定向一個偏重於無定向,加上其作用不同,註定了它們的影響因素很大不同。所以,能同時靈活應用這兩種思維的人,必定是冷靜的心胸開闊的人,也必定是注意細節閱歷豐富的人.

  以上兩種思維,自然而然,才算是真正擁有。